蓄血
蓄血
蓄血是病證名,定義為瘀血內蓄的病證,出處為《素問·繆刺論》
● 英文名稱:Blood Amassment(Disease)
● 又稱:畜血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分科—內科
●
● 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當湯下之。(《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 風寒表邪不解,入里化熱,與瘀血結於少腹,以少腹急結或硬滿,小便自利,煩躁如狂或發狂,善忘,大便色黑,脈沉澀或沉結等為常見症的證候。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 蓄血,為瘀血內蓄於臟腑經絡的病證,屬血證中的一種。
● 少腹急結或硬滿。
● 便血,大便色黑。
● 有煩躁、發狂、善忘等情志癥狀。
● 常伴有發熱,甚至高熱癥狀。
● 風寒表邪未解,入里化熱,邪熱與血相搏,致使瘀熱蓄結於內。
● 瘀血結於少腹,則拘急硬滿。
● 鬱熱擾動心神,見煩躁、發狂、善忘。
● 熱邪迫瘀血進入腸道,則見便血色黑。
● 蓄血在現代醫學中可見於流行性出血熱等疾病之中。流行性出血熱是一種傳染性疾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熱病毒引起的,以鼠類為主要傳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 另外,有學者認為老年性痴獃與蓄血病也有一定的聯繫,可參考蓄血病進行辨證論治。
● 便血:便血見大便下血,與蓄血癥狀相似。但便血一般無少腹拘急和情志癥狀,二證以此作為鑒別要點。
● 本病的治療應遵循清熱涼血、逐瘀活血、寧心安神的原則。
● 多食清淡之物,少食辛辣肥甘之品。
● 保持心情愉快,做到勞逸結合。
● 若發現該病具有傳染性,患者應主動做好隔離防護工作,並及時就診。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張伯禮。中醫內科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