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海南建省的結果 展開

海南建省

地區

從張之洞督粵時代(1884—1889年)海南舉人潘存首倡海南建省,到1988年海南省正式誕生,經歷了風風雨雨的百餘年,最終還是靠中國共產黨圓了海南人民的百年建省夢。

歷史沿革


晚清之世,那是積弱積貧、民生凋敝的年代,面對中法戰爭“中國不敗而敗”的局面,海南難以建省。孫中山是歷史上倡議和推動海南建省的重要人物,他富有遠見地指出:“今為邊防起見,宜將瓊州另立一省。”但這不被袁世凱為首的北洋政府所看重,加以軍閥割據,戰爭不斷,海南不能建省。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以後,海南改制(建省或改特別行政區)如“兒戲”般輪番上演,終是建不成省。1929年9月,廣東省政府擬具“瓊崖特別區行政委員會條例,呈請中央核准施行”,並獲蔣介石指示審查,但未獲通過。1931年12月,國務會議決議划廣東瓊崖全屬為特別行政區,直隸國民政府,並任命伍朝樞為行政長官。伍氏於次年3月在廣州宣誓就職,但煮熟的鴨子居然“飛”了——伍朝樞於8月辭去行政長官職,瓊崖特區也隨之裁撤。1937年,國民黨要員提出瓊崖關係兩廣及國防甚巨,有設特區必要,但因內政、軍政、財政等部門意見不一致,第三次“瓊崖改特”又遭擱置。抗戰勝利后,1945年10月,國民政府中央設計局擬就“海南建省”方案(分為甲、乙兩案),而由蔣介石裁定:“查海南島可照所擬先設一特別行政區,希即籌辦。”但隨後未見“籌辦”。1947年3月,國民黨三中全會通過“請迅將瓊崖改設海南省”案,但隨後又改為計劃設立海南特別行政區,到當年10月則傳出消息:“瓊崖暫不改省,擬設綏靖區。”1949年初,“千呼萬喚”20年的海南特別行政區終於成立,並同時成立海南建省籌備委員會。但這個在國民黨政權風雨飄搖之際產生的“海南特區”,在解放海南島的轟轟炮聲中,迅速走入了歷史。
簡略回顧這些過往,人們不禁要問:海南建省在國民黨手中為什麼屢次“流產”?答案無他:派系爭鬥、各為私利。1932年瓊崖特區的設立與裁撤,就緣於孫科、胡漢民、陳濟棠等人的派系、私利之爭。1947年“暫不改省”的原因,也是類此。此中屢次被“耍”的張發奎,曾經無不痛恨地說:“他真是把中華民國當作他的私有財產”,“國家大事不可以這樣當兒戲的”!即使好不容易成立了“海南特區”,但“行政長官”的產生也經過幾番勾心鬥角的利益掂量,經張發奎、李漢魂、鄧龍光而後才坐實到陳濟棠。當時已是“政治殭屍”的陳濟棠,當上“長官”后對人這樣說:“我去瓊崖未必有辦法挽回瓊崖的頹勢,未必就能夠弄得好,而我的漁業公司卻獲得了發展的空間了。”都說國民黨敗在私心太重,這無疑是最好的註腳。
在海南建省問題上,從清廷、北洋政府、國民黨的為什麼“不能”,正好回答了中國共產黨的為什麼“能”。
海南建省問題是1986年進入中央決策視野的。當年5月,習仲勛在寫給中央領導同志《關於海南島行政體制的意見》的信中,提出“從長遠考慮,海南島遲早要從廣東省分出來獨立建省”的重要觀點,廣東省委收到中央領導的批示后,當即進行了認真的討論,絕大多數同志同意海南建省,認為遲建不如早建,宜早不宜遲。因為從地理位置看,海南島自成一體,便於統一管理;海南設省,可以解決自治州有“兩個婆婆”的問題和現行體制存在的一些矛盾,便於實行全島的一體化領導;海南設省后,國家可以調動全國的財力、人力、物力給予支持;中央還可以對海南實行更特殊、靈活的政策。對比國民黨30多年中在海南改制問題上出爾反爾、朝令夕改,屢屢失信於民,這更加凸顯了中國共產黨的“能”,能在具有民主集中制的政治優勢。
為海南建省,黨中央深入、廣泛地聽取廣東省和海南地區各族人民的意見。他們聽到一致的呼聲是:海南要加速開發,就應當解決體制上的問題,把海南從廣東省劃出來。這說明了黨中央關於海南建省的決策是順應民心和歷史潮流的,這更加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能”,能在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987年8月,出席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的委員一致認為,建立海南省對於加速海南的開發建設,改善海南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加強民族團結,鞏固國防,促進祖國統一,都具有重大意義;因而一致同意設立海南省,表示可以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決定,並同意授權國務院成立海南建省籌備組。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海南省及其籌建工作的通知》印發。到次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關於設立海南省的提案》,海南省正式誕生。在海南建省問題上,中國共產黨只用8個月的時間,做成了國民黨20年都做不成的事,這更加反襯出中國共產黨的“能”,能在具有人民代表大會的制度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