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麗

郭秀麗

郭秀麗,女,山東菏澤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工藝美術家,非遺剪紙傳承人,剪紙藝術家。

個人簡介


郭秀麗,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民間工藝美術家,自幼喜愛剪紙,多年來堅持不懈,形成獨具特色的風格。特點是不畫稿,直接剪,擅長“即興發揮、自由走剪”,作品傳神隨意、樸實天然,剪紙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剪紙大展中獲獎, 2007年被評為河南省知名文化產品,2008年被命名為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發揚中華剪紙藝術,郭秀麗潛心鑽研剪紙理論和技法,並培養了眾多的國內外剪紙學員,為傳統剪紙的繼承發展和創新做出貢獻。

作品及榮譽


郭秀麗剪紙
郭秀麗剪紙
2004年河南省第四屆民間工藝美術博覽會“金鼎獎”;
2004年中華世紀壇舉辦的“第二屆華夏風韻剪紙藝術展”中榮獲金獎;
2004年剪紙作品《未來不是夢》榮獲“鄭州市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
2005年剪紙作品入編《中國民間藝術·民間藝術家卷》。
2006年應邀赴俄羅斯、立陶宛、愛沙尼亞表演剪紙受到好評。
2007年榮獲中國剪紙藝術精品博覽會銅獎
2007年剪紙作品榮獲第三屆國際剪紙藝術展優秀獎
2007年被評為河南省知名文化產品。
2008年被命名為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8年剪紙吉祥富貴榮獲鄭州市第九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
2008年在首屆中國炎黃文化周“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藝術精品展演”中榮獲金獎
2010年榮獲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10年授予“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榮譽稱號
2012年多幅作品報送市群眾藝術館收藏展覽。
2012年曾多次進入學校、社區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和教育,還在網路上宣傳剪紙藝術,並開通了博客,淘寶網店,服務於更多的剪紙愛好者,為中小學剪紙特色教育服務。

藝術特色


1、郭秀麗脫稿剪紙(無稿剪紙)最大特點是運用傳統的“隨心剪”的技法,不用畫稿,直接用剪刀剪紙。一把剪刀,一張紙,即興創作,有感而發,快速準確地剪出心中的美麗圖畫,線條圓潤,構圖飽滿、形象生動。擅長即興發揮,自由走剪,作品傳神寫意,樸實天然,表現出人與自然相互和諧的“天趣”,保持了中國傳統的“造型觀念”,摒棄了工藝剪紙中過多的繁複和細膩,承傳了漢唐時代的造型特點:淳樸奔放,粗獷明朗,隨意詼諧,營造出一種“似與不似之間”的境界。這樣的剪紙更傳統,更具有剪紙的正味。
2、郭秀麗的剪紙,根植黃河流域尤其是河南民間,從被譽為中國民族藝術的“母體藝術”剪紙淵源中吸取大量精華,繼承和借鑒了其它民間藝術的優點,如皮影泥泥狗等的造型和色彩特徵,加上自己的創新,創作出獨特的郭秀麗繪彩剪紙,既具有鮮明的個性特色,又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3、郭秀麗剪紙藝術,多源於中原地區民間傳統剪紙的造型特點。運用寓意、象徵、誇張變形的手法,表現人們對生活的熱愛。特別是無稿剪紙,保持一種本能的感覺,心中自有圖形,不用畫稿,即興下剪,自由發揮,古樸生動,傳神隨意,個性鮮活,摒棄了工藝剪紙中過多的繁複和細膩,承傳了漢唐時代的造型特點:淳樸奔放,粗獷明朗,隨意奔放。
5、郭秀麗剪紙的題材多表現人與自然相互和諧中的“天趣”,動物、花鳥、人物自然有機的組合,傳神隨意、樸實天然,自由浪漫。特別中國娃娃(秀麗中娃)系列作品,無拘無束、可愛稚拙,表現出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蓬勃的生命活力。
6、郭秀麗彩繪剪紙採用傳統宣紙,以國畫顏料繪色,解決了剪紙歷年來單一的色彩及不易保存等問題,在色彩上改傳統的平塗為多彩渲染,使色彩更加豐富,並借鑒民間皮影和彩塑的色彩元素,增加了作品的鄉土氣息和原始的,神秘的色彩。彩繪剪紙,因為它獨特的製作工藝,使它較其它剪紙作品具有唯一性和不可仿製性,這是區別其它規模化工藝剪紙的最顯著的特點和優勢。
7、在現在的剪紙規模化、現代化、重工藝、輕藝術,追求極細、極精緻、極酷似,因襲守舊、缺乏創新的不正常狀態下,更顯現手工隨意剪所表現出來的獨特藝術品味,這種剪紙更貼近傳統,更具藝術性,更具有發展前景,是民間藝術的“正味”,更符合中國民族藝術的造型觀念。保護併發揚這種藝術形式,就是保護了廣大民眾創造中國藝術的源頭。如今,脫稿剪紙(無稿剪紙)對我們現代人,具有積極的時代意義,如對學生的智力開發,右腦開發,成人的愛好休閑,老年人健腦健身都是一項有益的活動,很值得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