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蟲病
繞蟲病
繞蟲也叫蟯蟲,蟯蟲屬尖尾科、蟯蟲屬,成蟲細小,乳白色線狀。體前端兩側的角皮膨大形成頭翼,角皮上有橫紋。口囊不明顯,口孔周圍有三唇瓣,咽管末端呈球形。雄蟲長約2~5mm,尾部向腹而捲曲,生殖器官管形,雌蟲長8~13mm,尾端長而尖細,生殖器官為雙管型。
繞蟲的異位損害侵襲部位非常廣泛,最常見的是女性生殖系統、盆腔、腹腔臟器等。肺及前列腺的損害亦有報道。由於異位損害的器官不同,患者可表現出多種多樣的臨床癥狀及不同的體征,常常造成誤診。繞蟲肉芽腫的形成肉眼所見為白色中心微黃色的小結節。組織切片顯示外層為膠原纖維的被膜,內層為一肉芽組織包燒著的中心壞死區,壞死區內有蟲體或蟲卵。
繞蟲病病理圖片
蟲卵無色透明,橢圓形,長50~60μm寬20~30μm,兩側不對稱,一側扁平,一側稍凸。卵殼厚而透明,由最內層的脂層及兩層殼質層組成,殼質層有一光滑的蛋白質膜。蟲卵自蟲體排出時,卵內已有一個蝌蚪形的幼蟲。
繞蟲
繞蟲成蟲
蟲體在腸內不同的發育階段,可刺激激腸壁及神經末梢,造成胃腸神經功能失調。成蟲附著於腸粘膜可引起局部炎症,雌蟲穿入深層腸粘膜寄生后可引起潰瘍、出血、粘膜下膿腫。在少數情況下蟯蟲亦可侵入腸壁及腸外組織,引起以蟲體(或蟲卵)為中心的肉芽腫。
成蟲寄生於腸道可造成腸粘膜損傷,輕度感染可無明顯癥狀,重度感染可引起營養不良和代謝紊亂。繞蟲經常在肛門邊活動,夜間更厲害;雌蟲偶爾穿入腸壁深層寄生,造成出血,潰瘍,甚至小膿腫。
繞蟲病
繞蟲病
可使用驅蟲藥物進行治療。本類藥物多具毒性,入脾、胃、大腸經,對人體內的寄生蟲,特別是腸道內寄生蟲,有毒殺、麻痹作用,促使其排出體外。故驅蟲葯主要用於治療腸道寄生蟲病,如蛔蟲病、繞蟲病、絛蟲病、鉤蟲病、薑片蟲病等。此類寄生蟲病患每見繞臍腹痛、不思飲食或善飢多食、嗜食異物,久則出現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腹大青筋暴露、浮腫等癥狀。也有部分病人癥狀較輕,無明顯證候,只在查驗大便時才被發現。凡此,均當服用驅蟲藥物,以求根治。對機體其它部位的寄生蟲,如血吸蟲、陰道滴蟲等,某些驅蟲藥物亦有驅殺作用。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服用。以及每天用白醋塗抹肛門幾次,可殺死出來產卵的撓蟲,盡量不要用手撓,內褲用肥皂洗乾淨再爆曬殺菌,最好用水煮開殺菌,防止反覆感染。堅持一星期左右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