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熱系統
城市供熱系統
城市供熱系統,主要特點為有可替代性低、非排他性、公用性和公益性
由於城市供熱服務具有可替代性低、非排他性、公用性和公益性的特點,因此具有了准公共物品的特性。准公共物品的特性決定了該類產品和服務的提供必須是介於政府和私營部門之間,由市場和政府通過一定的機制結合來解決該行業產品的供給問題。
沿襲計劃經濟的思維習慣,人們常把供熱取暖看作是政府的一項福利事業,沒有把供熱取暖關係看作是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的一種買賣合同關係。然而,事實上我國《合同法》早就將"供用熱力合同"與用電、水、氣合同規定一起放在同一章節里,並把這種合同稱作“供用熱力合同”。此法律關係的主體是作為經營者的出賣人,即供熱方,和作為消費者的買受人,即取暖方,客體是熱能;內容是供熱方享有收取取暖費的權力,承擔著提供符合標準的熱能的義務和作為經營者應承擔的其他義務,供熱方與取暖方所交易的是熱能這一特殊的商品。
網路發展有季節性水和蒸汽的輸送必須通過固定管網進行,因而城市供熱行業是典型的"網路性"公用事業,隨著服務網路的發展,提供服務的平均成本有降低的趨勢,服務的有效性有增加的趨勢。熱電行業屬於公用基礎設施行業,為避免重複建設,一個熱區往往只設一個主要熱源,具有較強的區域壟斷性,再加上熱電項目屬於大型基礎設施項目,項目投資大回收期長。
與水、電、氣等其他公用行業不同,供熱行業具有季節性。且不同地區供熱長短有所差別。
熱力供應屬於供熱地區冬季生活必需品,需求較強,是國家在基礎建設領域中重點支持的行業。隨著我國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該行業作為公共事業的一個重要方面存著巨大的市場潛力,特別在脊柱供熱和熱電聯產等國家鼓勵並支持發展的範疇將有較為理想的發展前景。而作為一大耗煤產業,降低供熱成本、減少污染排放將成為該行業的發展方向。
環保,節能,適宜,有利於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供熱方式將成為未來供熱行業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