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縣中學

容縣中學

容縣中學創建於1907年,原是桂東南歷史悠久,蜚聲海內外的“廣西省立容州中學”,現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創新教育研究實驗學校”和“綠色學校”,被譽為“八桂名校”,縣直屬完全中學。

校史


學校建於1907年,其前身還可追溯到1904年(清朝光緒30年)開辦的師範學堂。當時正值清末“廢科舉,興學堂”之時,陸寵廷與楊峻南聯絡本縣鄉紳賢士封濯吾、黃希陶、黃愛全、龐棟岩、黃玉中等人倡辦新學,議決首先開辦師範學堂。1907年(清朝光緒33年),“容縣師範學堂”改為“容縣縣立中學”。
1939年2月,為了避免日寇空襲,全體師生遷往城東約八華里的十里藜讀村(一年半之後才遷回原校),借用前清的一間大館書房、劉徐二姓的三間大祠堂以及一些民房作臨時校舍,師生以苦為榮:挑燈處,燃藜而讀;小河邊,傍籬而炊。
1940年6月,廣西省政府轉發教育部指示,將“容縣縣立中學”改為“廣西省立容州中學”。
1946年春,私立都嶠中學的高中部撥給容中,容中停止招收初中學生。當年,全校有學生920人。1947年,學校改名為“廣西省立容州高級中學”。
1958年,容縣成立容縣高級中學。根據上級指示,把容中高中部58級的兩個班、59級的四個班撥到容縣高級中學。
容縣中學
容縣中學
1974年,學校恢復為縣直屬中學,校名仍為“容縣中學”。

歷屆英才


容縣中學
容縣中學
容縣中學,人們簡稱之為容中,近百年來,為國家培育了一批批學子,造就了代代英才。如桂東南抗日武裝起義的主要領導之一、廣西著名烈士吳家宜,抗日殉國將領夏國璋,美國依阿華大學博士、教授、製藥管制實驗室主任覃廷芳,中國科學院院落士黨鴻辛,香港名流李大江、世界乒壇名將黃統生等一大批黨政軍要員、名人、專家學者和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均曾就讀該校,可謂“八桂名校”。辛勤勞動的奉獻者,可謂桃李遍天下。

師資力量


容縣中學
容縣中學
古老的容中,今天依然充滿活力、越顯年輕。校園佔地160畝,校舍面積35945平方米。現有高中22個教學班,學生近2200人:初中5個教學班,學生300多人,在崗教職員近187人(其中有特級教師2人,中學高級教師29人,中級教師58人),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較為齊全。有較為先進的計算機室、多媒體教室;圖書館藏書13萬冊;有標準的400米8環道田徑運動場、足球場、乒乓球室;有設備先進,頗具規模的校辦印刷廠。學校有良好的育人環境,不但綠樹掩映,古榕參天,綠草如茵,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環境優雅,是一所花園式學校,而且校風正、教風嚴、學風好,校園文化活躍,教育教學質量較高。

教學成就


現在,“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向管理要質量,憑質量創品牌,靠品牌謀發展”是學校的辦學理念,從嚴治校、科學化、民主化、規範化的管理,是學校的管理特點。學校領導和全體師生員工,團結拼搏,開拓進取,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教育質量逐年穩步上升,各方面成績顯著。同考、中考成績在縣內同類學校名列前茅。歷年來,一大批學生和教師在各類競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學校先後評為縣文明單位,城區文明庭院,縣道德建設年活動行進單位、縣教育教學研究年活動先進集體,玉林市電化教學先進集體、全國青少年讀書教育活動先進單位,自治區貫徹體育衛生“兩個條例”優秀學校,廣西“愛國衛生”先進單位,“全區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廣西首批“綠色學校”,廣西第三批“文明庭院”,學校黨總支部獲評為縣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進黨總支部等。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容縣中學計劃努力創造條件,作大做強高中,為容縣的父老鄉親培養輸送更多的學生上大學,為容縣的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學校校歌


校園風景
校園風景
嶠山巍巍
綉江悠悠,
山川壯麗,
美我容中!
啊,容中,
你歷史悠久人才輩出,
桃李芳菲遍五洲;
光榮傳統,
發揚光大,
開拓創新奮發圖強,
向前!
向前!
放眼神州萬里,
展翅騰飛行神州。
嶠山巍巍
綉江悠悠,
山川壯麗,
美我容中!
啊,容中,
你無私奉獻為國育才,
千紫萬紅展風騷;
大操場
大操場
團結友愛,
礪志博學,
繼往開來乘風破浪,
向前!
向前!
遨遊五洲四海,
乘風破浪
乘風波浪
宿舍樓
宿舍樓
志氣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