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曹永生的結果 展開
-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所長
- 國家稅務總局東明縣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
- 甘肅蘭州市人民檢察院公訴一處副處長
曹永生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所長
曹永生,男,1967年6月出生於浙江杭州蕭山,畢業於浙江大學計算機系,農業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所長。
歷任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科研處處長、副所長、西藏農牧科學院副院長,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所長,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平台管理中心主任,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野外觀測研究圃網)站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兼職教授。
2016年5月3日:任命曹永生為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所長。
2019年5月22日,任命曹永生為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所長,免去其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所長職務。
中國農科院學術委員會學部委員,中國農學會計算機農業應用分會副理事長、遺傳資源分會常務理事,國際科技數據委員會(CODATA)中委會委員,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委員,全國科技平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植物遺傳資源學報》、《中國種業》、《作物雜誌》和《農業網路信息》期刊編委。
長期從事作物資源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統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監測規範和數據標準、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統、統計分析和數據挖掘、GIS/WebGIS、圖象識別和分析、信息監測和預警、信息網路和信息共享研究等。
其中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重大項目3個,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重大項目2個,“十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課題2個,“八五”“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專題3個,973子課題3個,農業部項目11個,國際合作項目7個。
主持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重大項目“國家植物種質資源平台建設”、“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野外觀測研究圃網建設”、“國家作物科學數據共享中心建設”等。
“中國作物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評價與利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中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本底多樣性和技術指標體系及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資料庫系統”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中國主要農作物種質資源地理分布圖集及其電子地圖系統”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中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技術規範研製與應用”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雲南稻種資源生態地理分佈研究”獲雲南省自然科學三等獎
科技部等四部委聯合頒發的國家科技攻關優秀成果獎兩項
榮獲中國農學會第三屆青年科技獎,中國農科院首屆十佳青年,中央第七批優秀援藏幹部
負責的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野外觀測研究圃網榮獲全國野外科技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平台作為重大成果參加了建國60年成就展,並獲“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執行優秀團隊獎。
主編《中國主要農作物種質資源地理分布圖集》(中英文)
《植物染色體和同工酶圖象分析》
《農業資料庫系統程序設計》
《農作物種質資源基本描述規範和術語》
《雲南稻種資源生態地理分佈研究》
《自然科技資源共性描述規範》
《自然科技資源共享平台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農業科學方法概論》
《作物科學方法》等九部專著共600多萬字。
出版《遺傳資源信息彙編指南》譯著一部,參編著作18部。
獲中國計算機軟體著作權12項。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40多篇。
組織編寫了《農作物種質資源技術規範》叢書120冊。
培養博士研究生7名,碩士研究生6名。
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利用作物種質資源質量控制規範保證描述規範和數據規範可靠性、可比性和有效性的創新技術思路,組織制定了120種作物、360個技術規範,創建了作物種質資源科學分類、統一編目、統一描述的技術規範體系,統一了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度量。
提出了以規範化和數字化帶動種質資源共享和利用的思路、方法和途徑,實現了47萬份作物種質資源的標準化整理、規範化評價、數字化表達、網路化共享和專業化服務。
創建了由國家種質庫、國家復份庫、11個國家中期庫、43個國家種質圃、16個省級中期庫和國家種質信息中心組成的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平台,構建了完善的平台制度機制體系、組織管理體系、技術標準體系、安全保存體系、資源匯交體系、質量控制體系、人才隊伍和評價體系以及共享服務體系。
研製成功了中國作物種質資源電子地圖系統、特性分佈信息系統和WebGIS,在國際上首次明確了我國110種農作物種質資源的分佈規律和富集程度,提出了中國農作物種質資源分佈與作物起源地、熱量資源、農業種植歷史和地形條件密切相關,黃河中下流地區是農作物種質資源富集區,山西是雜糧作物富集區等一系列新結論,繪製了512幅地理分布圖,系統、全面、定量地反映了我國主要農作物種質資源的地理分佈,闡明了我國主要農作物種質資源地理分佈的特點和形成原因。
建成了擁有340種作物、47萬份種質信息的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資料庫和中國作物種質信息網,研製了中國作物種質資源多介質存貯系統和基於Internet的種質資源查詢、獲取和評價系統,使我國的種質信息管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建成了種子儲藏習性資料庫管理系統(SSB),為各國科學家隨時查詢和了解各物種的分佈、種子貯藏特性等提供了極大便利。建成了種質庫種子繁殖更新專家系統(RES),為種質庫的安全保存提供重要依據。設計了國際植物遺傳資源信息交換軟體DIPVIEW,可用於植物遺傳資源數據的交換,國際、地區和國家級植物遺傳資源數據的管理、電子目錄的出版、植物信息網的建立等。DIPVIEW、SSB、RES已在許多國家推廣使用。
研製成功了指紋圖譜自動識別系統(GEL),可供種子質量檢測、品種認定、親本分類及遺傳多樣性研究應用。研製了農作物種質資源分類管理信息系統,為種質資源的對外交換和確保我國資源安全提供了技術支撐。
研製了農業野生植物GIS/GPS,為我國農業野生植物的管理、保護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手段。
研製了中國農作物審定品種信息系統(CVIS),使我國審定品種信息管理開始走上標準化和規範化的軌道。研製了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審查管理系統,為植物新品種的審查和保護奠定了基礎。
建立了國家作物科學數據中心和中國可持續發展信息網農業分中心,研製了國家作物科學數據共享網路系統,為農業科技創新、政府決策等提供了數據支撐。
研製了國家植物種質資源平台門戶、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野外觀測研究網路、雲南農業生物資源調查資料庫系統、西藏作物種質信息共享服務系統、國家科學數據共享工程門戶網站用戶管理系統等一系列系統。
制定了國家自然科技資源共享平台標準體系框架模型、自然科技資源分級歸類與編碼標準、植物種質資源共性描述規範、農作物種質資源基本描述規範、雲南農業生物資源調查數據標準、國家科學數據共享工程質量管理規範、國家野外試驗站數據分級分類和編碼標準、國家野外試驗站觀測數據標準等一系列技術規範和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