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普濟庵的結果 展開

普濟庵

江蘇省靖江市生祠鎮廟宇

位於江蘇省靖江市生祠鎮北界河邊,建於清乾隆年間,當時的廟宇是兩進加廂屋,有數十間,中間大天井,宮燈串串,大殿雄偉、佛像金身,香火不斷。廟后河邊銀杏樹三四人圍抱,樹冠直徑十餘米;廟前東南角土地廟旁銀杏樹高達30多米,是靖泰界河一帶繁華之地。

目錄

正文


普濟庵,為靖江抗日根據地
解放前,普濟庵就有一定規模的完小和蘇北中學,原江蘇省政府的副秘書長倪浩堂1940年任小學校長,由縣委書記吳志敏、縣長劉萬里介紹入黨,普濟庵小學的教員葉凡、史佑庭都是地下黨組員、區政府的組成骨幹,老黨員、校工周銀奎是地下交通員。1940年4月,靖江縣工作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就是在普濟庵小學召開的。確定由劉萬里在靖中以普濟庵小學為基點開展工作,吳志敏則常駐普濟庵小學內。1941年春,縣委在該校召開了農民代表大會。當時普濟庵這一地方屬五區普正鄉,縣委稱:普正鄉是靖江秘密工作時期我黨唯一能控制的鄉,縣委首先選擇該鄉成立抗日民主政府,辦公地點就在普濟庵小學內。黃橋決戰勝利后,縣委機關公開掛牌辦公,縣委、縣政府遷到該鄉蔣家埭。普濟庵既是靖江徠抗日革命根據地,黨組織和蘇北中學培育了大批的優秀幹部與抗日骨幹,又稱靖江革命的紅色搖籃。新四軍東進后,普濟庵小學改名為東進小學,該村名即為東進村,直至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