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禁慾的結果 展開

禁慾

漢語詞語

禁慾(abstinence)是一種生活型態,一種以剝奪某些基本需求和慾望,特別是禁止性方面的慾望,來達成某些特定目的的手段,這個詞特別指和宗教相關的此類行為。

禁慾禁的不止是肉體上的慾望,也可以是生存的慾望,以求達到一種寧靜安逸快樂的境界。可以說,像達到了極樂世界般快樂。

在某些宗教里,神職人員或其他的人,為了更接近神祇或悟得宇宙真理,而採取此類的措施。基督教(特別是修道運動)及印度宗教(包括瑜伽)的教導指救贈與解放涉及到“意志—身體”轉化的過程,此過程乃透過對身、言、意方面的控制。

現象


嚴格制止對性的慾望並且不使發生性行為。禁慾的含意,因對禁慾概念的不同理解和闡述而有差別。最嚴格的宗教禁慾概念是不僅不準許接觸異性身體和有性交,而且也不容許出現手淫(自慰)。一般的禁慾概念則是指沒有性交,而不包括偶爾的自慰行為。不論是因為個人身心健康、宗教習俗,或是出於家庭和社會的原因,也不論是東方、西方,還是古代、現代,都存在禁慾的理論和實踐。禁慾可以是主動的、自覺自願的,也可以是被動的、強制實行的。禁慾可以是終身的,也可以是暫時的。禁慾是人類社會的一種特有現象,但壓制性慾並非始於人類,在動物的生存競爭過程中,雄性弱者因角逐雌性失敗而喪失性交機會是普遍存在的。人類社會的禁慾有其多方面的原因,不能不加分析地認為凡是禁慾就是對人性的壓制,就是有害的。事實上人類性行為在形成社會規範的情況下,必然要求每個個體在某種情況下接受禁慾,因此對於文明人來說,沒有一個人是不曾禁慾的。按照常見的禁慾現象,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幾類:

宗教

嚴格的戒律,在佛教中,在家信佛的居士在結婚後是可以和伴侶發生性行 為的,只有出家的僧侶不可以行房事。宗教中如天主教的主教、神甫、修女,佛教的僧、尼都必須終身禁慾。宗教中禁慾有不同的要求和境界,真正有克制能力的人甚至不會出現慾念。到了近代,某些宗教禁慾已逐漸出現寬鬆趨勢,例如分裂自天主教的新教(俗稱基督教),允許牧師結婚。宗教禁慾除了對神職人員的要求外,對教徒也有要求,如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都不準信徒有婚前和婚外性行為,對於未婚者而言,也就成為禁慾。此外,有些宗教在齋戒期間要求信徒禁慾。
基督教:以聖奧古斯丁的學說最為出名,他尊崇理性,貶低情慾;又認為性慾會使人的理性失去自主權;更認為性衝動反應代表著人類犯罪,所以當有慾望時會感到羞愧。所以有性慾是可恥的,是犯罪的。
佛教:佛教認為,未出家的佛教徒應該恪守的最基本原則有五條,即“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欲”,世間說財、色、名、食、睡為五欲,佛法里講色、聲、香、味、觸為五欲。世間所講的五欲:財──金銀財帛,色──男女情愛,名──位高名揚,食──珍饈美味,睡──懈怠昏沉。佛法所講的五欲:色──美麗的色相,聲──宛轉的聲音,香──芬芳的香氣,味──可口的味覺,觸──適意的觸樂。佛教講:”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
伊斯蘭教:不能接觸有關豬的產品,不可以賭博、酗酒、嫖妓淫蕩。

民俗

不同的民族都有一些禁慾的習俗。同一種禁慾習俗,有的似與宗教影響有關,有的則沒有關係。例如多數文明民族對保持童貞的婚前禁慾要求就屬這種情況。民俗禁慾對女性的要求比對男性要嚴厲得多。如處女的貞潔;丈夫長期外出時妻子的獨處禁慾,歐洲古代甚至強迫遠征軍人的妻子帶上金屬的貞潔帶,以防止失貞。中國明清時代寡婦不準改嫁,更不得失貞。

道德

凡是違背禁慾要求的,通常都被認為是不道德的。由於道德的成因非常複雜,往往與宗教、習俗、哲學、健康等多種因素相關,因此對於具體的禁慾要求就應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地加以肯定或否定。例如中國古代對男性的禁慾要求就是一種道德禁慾,“坐懷不亂”、“慎獨”等,都要求男性潔身自愛。儒家認為“萬惡淫為首”,這裡的“淫”是泛指過度的追求享樂,而不僅僅是性慾的放縱。由於中國歷史上有過太多的因為沉湎情慾而身敗名裂甚至家破國亡的教訓,因此,男性在特定條件下遵守禁慾要求,就成了一種有著積極意義的傳統美德。

保健

出於健康原因的禁慾。是禁慾中最重要的具有積極意義的組成部分,對古代處女的要求,即少女的婚前禁慾就是最突出的例子。儘管對少女童貞的要求可以是宗教的、道德的或民俗的,但其真正的重要合理內涵之一卻是健康原因,這是無需加以說明的。月經期禁慾、妊娠期禁慾、產褥期禁慾等都是保護女性健康的禁慾。中醫對於某些疾病有禁慾要求,通稱“忌房事”。有些武術流派也要求習武者在練功的一定階段嚴格禁慾。在性病、艾滋病嚴重流行的當今,防病禁慾更是一種最有效的保健措施。世界衛生組織倡導的預防艾滋病ABC中的A就是禁慾,B是夫妻互相忠誠,C是用避孕套。對於未婚青少年來說,不論男女,婚前禁慾保持童貞,無疑是預防艾滋病最可靠的方法;至於已婚者,不論丈夫或妻子,婚外禁慾,不要有婚外性行為,同樣是預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最好途徑。
禁慾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取決于禁欲者對禁慾的認識和態度。一名虔誠的佛教徒篤信教義,自覺遵守色戒,理智地剋制慾念。由於對宗教的忠誠,並不會發生因強烈的性慾而引起的心理衝突。在這種情況下,禁慾不會損害身心健康,即使終身禁慾也一樣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健康長壽的高僧便是證明。對於婚前暫時禁慾的青少年來說,只要認識到禁慾對於保持心境寧靜地投身學習、鍛煉,對於預防性病、艾滋病和避免少女懷孕的重要性,對於完成學業、成才和實現未來獻身祖國理想的必要性,就會非常自覺地剋制性慾衝動,因而也就不會造成心理不平衡,更不會影響身心健康。只有在胸無大志,整日沉湎於慾念衝動之中,而又得不到滿足時,強烈的心理衝突才會對健康造成損害。
然而,某些特殊群體出於使命需要禁慾。

爭議


大多數國家隊規定,球員在世界盃賽場上拼殺期間禁止與異性發生關係(包括自己的妻子)。原因當然是擔心比賽期間,性行為會消耗他們的精力,造成體力透支。當然,此前烏克蘭隊的教練曾試圖改變這種冷酷無情的禁令,將它作為一種用來激勵隊員的獎賞:好好打,闖入半決賽,你們就可以……
還有其他的一些體育運動——如拳擊、跑步——也有與“性”隔離的不成文規定。英國短跑名將Linford Christie、拳王阿里,他們在比賽之前都採取了極其嚴苛的隔離手段,Christie是3天,而阿里則長達6個星期。
禁止運動員賽前性行為的初衷,無外乎就是考慮到他們會因此消耗體力,以致於在第二天的賽場上無精打采。然而,迄今為止沒有任何科學研究能夠證實,運動員在比賽期間禁慾的合理性。
相反,運動醫學專家Ian Shrier的研究認為,性行為非但不會對運動產生負面影響,反而還會產生某些正面的影響,當然,這個結論還有待於進一步證實。“我們的研究樣本比較少,要知道沒有幾個運動員願意‘獻身’說法,更別提能找到參加世界盃這樣級別的運動員了。”Shrier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