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馬

奇蹄目馬科動物

徠河曲馬主要屬於挽乘兼用型。體質結實幹燥或顯粗糙。頭較大,多直頭及輕微的兔頭或半兔頭,耳長,形如竹葉,鼻孔大,顎凹較寬。頸長中等,多斜頸,頸肩結合較好。肩稍立,鬐甲高長中等。胸廓寬深,背腰平直,少數馬略長。腹形正常。肢長中等,關節、肌腱和韌帶發育良好;前肢肢勢正常或稍外向,部分後肢略顯刀狀或外向;蹄大較平,蹄質略欠堅實,偶有裂蹄。毛色以黑毛、騮毛、青毛較多,其他毛色較少,部分馬頭和四肢下部有白章。

生活習性


河曲馬挽力強,速力中等,能持久耐勞。河曲馬對高寒多變的氣候環境
有強的適應能力。在終年群牧的情況下,夏秋上膘快,冬春掉膘慢,表現體內沉積脂肪的能力強,體況隨季節變化不顯著。對一般疾病抵抗力強,常見的胃腸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發生很少。
河曲馬經過長期人工組群放牧,養成了喜群居、好遊走、戀群性強於舍飼馬的特性。部分馬匹走動時,全群馬都跟著走動。經常走在馬群前面的頭馬俗稱“前哨馬”,趕動馬群或穩住馬群必須首先控制它們。一般成年母馬、斷乳幼駒和周歲馬駒戀群性較強,騸馬、2—3歲大駒戀群性較差。大馬群中自然組成幾個小群,群眾習慣稱為“把子”。公馬具有很強的圈群性,一般3周歲時就有圈群能力。一匹公馬帶領10—20匹母馬及其幼駒,組成一個小群,採食、飲水、走動、休息都在一起,既離不開大群,也與大群中的其他小群保持一定距離。小群中的母馬由公馬照管、護衛和圈群配種,母馬離群,公馬立即將其趕回。其他小群公馬爭奪本群母馬,公馬立即與之搏鬥,從而基本保持了小群的穩定。河曲馬記憶力較強。馬群對飲水、食草的地點記憶清楚,各季草場那裡牧草好,那裡有水源都熟記不忘,有的甚至售往其它省區,數年以後還能回到原駐牧地。人在草原乘馬迷路,只要信馬行去,都能回到住地。聽覺也很靈敏,成馬即使已經入睡也能迅即聽到周圍聲音。特別是成年公馬,夜間很少卧倒入睡,隨時凝神探聽周圍動靜,聽到異常響動,就會立即警覺起來。如遇狼等野獸來襲,便會昂首屈頸,抖髦舉尾,前蹄扒地,噴鼻示警,引起馬群注意,隨之奔向野獸與之搏鬥,直至將野獸趕跑。如果馬群被環視或被衝散,公馬便會繞馬群旋轉奔跑,先把馬群收攏,再與惡狼搏鬥,直至將狼趕跑。河曲馬具有同類相惜感情。平常休息時,馬駒經常廝打嘻戲,成馬則相互咬癢。乘役馬與人關係融洽,對主人記憶清晰,休息時常將頭臉貼在主人身上,表示親熱;乘役時則能很馴服地聽從命令,有的乘馬在爬山前甚至會停步回頭向主人討向糖果等食物。河曲馬是青海省重要馬種之一。蒙藏群眾稱之為“喬科馬”,漢族群眾稱之為“南番馬”,因其產地在黃河上游青、甘、川三省交界處的第一彎曲部,1954年,由西北軍政委員會定名為“河曲馬”,遂使這一馬種聲名遠播,成為中國三大名馬之一。

形態特徵


體形特徵

河曲馬主要屬於挽乘兼用型。體質結實幹燥或顯粗糙。頭較大,多直頭及輕微的兔頭或半兔頭,耳長,形如竹葉,鼻孔大,顎凹較寬。頸長中等,多斜頸,頸肩結合較好。肩稍立,鬐甲高長中等。胸廓寬深,背腰平直,少數馬略長。腹形正常。肢長中等,關節、肌腱和韌帶發育良好;前肢肢勢正常或稍外向,部分後肢略顯刀狀或外向;蹄大較平,蹄質略欠堅實,偶有裂蹄。毛色以黑毛、騮毛、青毛較多,其他毛色較少,部分馬頭和四肢下部有白章。河曲馬成年公馬平均體高、體長、胸圍、管圍和體重分別為:137.2厘米,142.8厘米,167.7厘米,19.2厘米,346.3公斤,成年母馬分別為:132.5厘米,139.6厘米,164.7厘米,17.8厘米,330.8公斤
河曲馬體大協調,體軀舒展,骨量充實,筋腱強健,肌肉較豐滿,關節尚明顯。性情溫馴,公馬神駿而富有悍威。頭重稍長,但無粗相,耳長而尖,前豎而靈。眼大中等,鼻孔開張。顎凹較寬,唇厚緊湊,正頭,兔頭、半兔頭各佔一定比例。頸略顯稍短,頸礎高低適中,頸肌較發達,頸向介於平頸、斜頸之間。頭頸結合較好,頸肩結合稍差,鬐甲稍低,寬度尚好。腰背寬廣平直,十字部結合平順。少量馬匹腰背稍長,略顯背窄,腰長且凸,尻寬較好,長度中等,肌肉發育良好。部分馬尻斜較大,略顯尻尖。胸深長、寬中等,肋骨弓張,胸廓發育良好,腹緊湊有彈力,雖稍大而不下垂。四肢基本端正,肩長中節略不,蹄系長,蹄偏大稍低,蹄質稍軟,個別馬有裂蹄。鬃、鬣、尾毛較細而稀,多呈輕波浪狀彎曲。由於長期絆牧或雙馬、三馬聯絆,前肢多呈輕微外或“X”狀,後肢多有輕度內向或外向,值得放牧管理時注意。
馬的挽乘兼用型地方品種。原產中國甘肅、青海、四川3省交界處,黃河上游第一河曲處,故名。頭長,頸長中等,胸肌發達,背平腰短,尻寬平,四肢粗壯。母馬平均體尺:體高132.5厘米,體長139.6厘米,胸圍164.7厘米,管圍17.8厘米。長途騎乘可日行40~50千米。適應高原氣候。用它改良蒙古馬和西南馬收到較好效果。
河曲馬也是中國一個古老而優良地方馬種,歷史上常用它作貢禮。它是中國地方品種中體格最大的優秀馬。其平均體高132~139厘米,體重為350~450千克。河曲馬頭稍顯長大,鼻樑隆起微呈現兔頭型,頸寬厚,軀幹平直,胸廓深廣,體形粗壯,具有絕對的挽用馬優勢。馱運100~150千克,可日行50千米。河曲馬性情溫順,氣質穩靜,持久力較強,疲勞恢復快。故多作役用,單套大車可拉500千克重物。是良好的農用挽馬。
奔跑中的河曲馬
奔跑中的河曲馬
河曲馬體形結構勻稱,耳長敏捷,胸深廣,背長腰短平直,四肢關節筋腱發育壯實。毛色以黑、青為主,也有騮、栗等色。頭長,頸長中等,胸肌發達,背平腰短,尻寬平,四肢粗壯。母馬平均體尺(cm):體高132.5m,體長139.6m,胸圍164.7m,管圍17.8m。毛色以黑、青為主,也有騮、栗等色。河曲馬繁殖性能好、遺傳性穩定,性情溫順,氣質穩靜,對高寒多變的氣候有極強的適應能力,在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騎乘,行走自如,長途騎乘可日行40~50km。特別以善走沼澤草地而著稱。因其適應性強,具有挽乘馱載兼用的體形,役用性能頗佳而享譽騎兵與各地農牧民。適應高原氣候。
①生長發育:河曲馬幼駒生長發育較快,初生公駒體尺與成年公馬體尺比較,體高為58.96%,體長為42.22%,胸圍為41.16%,管圍34.30%,初生母駒與成年母馬體尺比較,體高為61.90%,體長為43.30%,胸圍為42.27%,管圍為47.74%。公馬5歲、母馬4歲達到體成熟。
②役用能力:挽力較強,速度中等。最大挽力370挽力kg,騎乘速度為1,200m/1'43"3,馱載100~125kg,日行50km,雙套馬耕地,每天工作5小時,可耕地4畝左右,役用持久性強,特別具有善走爛泥灘的能力。
③繁殖性能:營養良好的母馬1周歲開始發情,一般兩周歲配種,繁殖年限公馬12~13年,母馬15~16年,最長壽命公馬為30~33周歲,母馬26~28歲,一生可產駒12~13匹,6~12歲為產駒盛期。受胎率一般為67%左右。
徠④適應性:河曲馬對高寒、氣候多變的惡劣環境有極強的適應能力,耐久力強,適應高海拔,氣壓低的環境,抗病力強。
體質
根據1981年青海省馬匹品種資源調查組資料,在551匹河曲馬中,結實型97匹,佔17.60%;粗糙型238匹,佔43.19%;細緻型9匹,佔1.63%;緊湊型17匹,佔3.09%;鬆弛型122匹,佔22.14%;濕潤型26匹,佔4.72%;乾燥型42匹,佔7.62%。結論為粗糙結實型為主,粗糙鬆弛型次之。粗糙濕潤、結實幹燥、乾燥緊湊型也各佔一定比例。
毛色
河曲馬毛色比較整齊。據814匹統計,黑色400匹,佔49.14%;騮色237匹,佔29.12%;青色78匹,佔9.58%;栗色62匹,佔7.62%;雜色毛37匹,佔4.55%。結論為黑毛為主,約佔50%;騮毛次之,約佔30%;其他各色總計僅佔20%許。
特徵
據河南縣河曲馬選育站20世紀60年代資料統計,649匹馬中,頭和四肢有白章特徵的共97匹,佔14.95%。其中頭部有白章的35匹,佔5.39%;四肢有白章的46匹,佔7.09%。頭和四肢都有白章的16匹,佔2.47%。中國地方馬品種中有白章特徵為數不多,河曲馬頭部、四肢白章率達14.95%,這與形成過程中大量引進外血有直接關係。
體尺體重
根據1982年6月河南縣河曲馬選育站資料,成年公馬平均體高137.483.76厘米,體長143.56±4.77厘米,胸圍164.95±17.51厘米,管圍18.72±0.75厘米,平均體重395.61±33.43千克;成年母馬平均體高133.13±4.30厘米,體長141.15±6.06厘米,胸圍164.35±6.79厘米,管圍16.96±2.14厘米,平均體重379.74±37.08千克。體尺分佈,按縣河曲馬選育站1982年體尺評分標準,在88匹馬年公馬中,達到二級(含)以上體尺的,體高達到標準(139.45—145.45厘米)的42匹,佔47.73%;體長達到標準(142.45—151.45厘米)的67匹,佔76.14%;胸圍達到標準(166.45—181.45厘米)的51匹,佔57.95%;管圍達到標準(18—20厘米)的79匹,佔89.77%。在170匹成年母馬中,體高達到標準(133.45—145.45厘米)的109匹,佔64.12%;體長達到標準(139.45—145.45厘米)的88匹,佔51.76%;胸圍達到標準(160.45—181.45厘米)的137匹,佔80.59%;管圍達到標準的144匹,佔84.71%。結論為馬匹質量,特別是公馬質量明顯不高。這與20世紀80年代以來放鬆選育工作有著直接關係。

棲息環境


地理位置

河南縣位於青海省東南部,青藏高原東北緣,九區黃河自東折西再折向東的第一右旋大彎曲的弦部南端,地處東經100°53′25″—102°15′27″,北緯34°04′52″—34°55′36″。東西長127.67千米,南北寬94.36千米,邊界周長451.3千米,其中省界287.3千米。東與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碌曲縣為鄰,西與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和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相望,南與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接壤,北與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毗連,縣城駐地優干寧鎮,平均海拔在3600米以上,是一個以畜牧為主的純牧業縣。

土壤地貌

河南縣草原資源豐富,在河南縣932萬畝天然草場上,既有平均海拔3600米以上的冷涼氣候,不利於病原滋生、繁殖和蔓延,又遠離城市和工業污染源,空氣、土壤、水均未受到污染,從來未使用過農藥,牧草營養豐富,堪稱亞洲第一流的天然草場。地勢開闊,山脈比高不大,山體完整。西傾山由縣境的東南向西延伸,山勢較低緩,海拔4000米左右,西部與同德縣交界的黃河出口處最低,海拔3168米;境內北部以小起伏中山和海拔丘陵為主,並有平緩的中海拔洪沖積平原,海拔在3600—3800米;西部與東南部以中起伏高山為主,個別地段為大起伏高山,並有河峽谷以及眾多的中小河谷與窄谷。全縣以自然土類,主要土類是高山草甸土、山地草甸土、高山灌木叢草甸土、碳酸鹽高山草甸土、山地草原化草甸土。在這塊天然草場上生長著各種優質牧草,草場等級較高、產草量多,草質較好、營養成分高,其中有雪蓮、大黃、羌活、杜鵑、柴胡、黨參、遠志、麥冬、射干、松香、手掌參、冬蟲夏草等藥材資源豐富,加之獨天特厚的草原土壤資源的優勢和潛在效益之多。(土壤大部分為普通灰鈣土和淡灰鈣土,土壤中鈣、磷的含量較豐富,礦物質元素含量達40多種之多)。由於這樣特殊的草原土壤、水質條件和豐富的草原牧草,極符合河曲馬的生態學特性,這些優良的草地資源均為發展河曲馬產業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水文情況

河南縣境內地表水資源豐富,共有大小河流近百條,其中主要河流有14條。黃河為過境河,洮河、澤曲河、沃乎德河、烏爾哈斯河、大毛曲河5條河流為黃河一級支流,另有黃河二級支流河5條,除澤曲河外。均發源於縣境內,這些河流水質好,分佈廣,流程長,流域大,水文地質穩定,落差大,水力蘊藏量十分分豐富,年均徑流量總量13.87億立方米。水質略偏鹼性,清潔、良好、較穩定、基本上沒受污染,適宜人畜飲用和牧場灌溉,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的佔98%以上。

氣候情況

河南縣屬高原大陸性季風氣候,最熱月份為7月。全縣均溫9.2—11.5℃,極端最高氣溫24℃.冬季漫長,時間長達288天,佔全年的2/3,最冷月份為1月,均溫為—13.7℃.冬季多雪,並伴有大風。日照時間長,平均照時數為2435.80小時,降水主要集中在雨季(5—9月),二旱季(1—3月份,11—12月份)降水量僅佔全年降水量的6.75%。牧草生長期與雨季基本同時,因此,牧草生長期降水量充沛,為河曲馬產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草飼資源。

物種簡介


概述

河曲馬
河曲馬
河曲馬與內蒙
古三河馬、新疆伊犁馬被譽為中國三大名馬。據史料記載,這種馬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它以青、甘、川三省交界處的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縣、甘肅瑪曲縣、四川若爾蓋為主要產地。因其分佈區處在黃河河曲地帶,1954年由西北軍政委員會正式定名為“河曲馬”。
河曲馬在我國戰爭史上戰功赫赫。漢朝時,朝廷為改良中原地區的馬種,曾引西域的優良馬種汗血馬放牧於青海一帶,這些馬的後代為漢朝征討匈奴立下“汗馬功勞”。在蒙古大軍南征大理時,忽必烈指揮大軍在水草豐美的河曲地帶大量牧養軍馬。

歷史淵源

河曲馬是一個古老馬種,歷史上曾稱之為吐谷渾馬。據中國養馬專家考察,河曲馬原產於青藏高原東部地區,先祖為青藏高原寒山地草原馬。馬被人們馴化成為家畜約在新石器時代。
由於戰爭和民族變遷需要,4000多年前,甘隴一帶就產良馬,時稱“秦馬”。漢景帝年間(前157—前140年),在西北邊郡設立馬苑36所,養馬30萬匹。當時已從西方烏孫、大宛等國輸入良馬,改造土種馬,促進了養馬業的發展,至漢武帝年間(前140—前87年),帝每出獵,“從馬”即“數萬匹”。河南縣所在地區,養馬業歷來都很發達。
4世紀初,駐牧於河曲區的吐谷渾人極善養馬,引進了波斯種馬與土種馬雜交改良,提高了馬種素質。
唐代,隴右邊外是重要養馬基地。“乾元(758­—759年)后,隴右、劍川、西山三州關總鎮監牧三百所皆失之”,唐朝養在隴右一帶的數萬匹良馬,盡被襲擊關內的土蕃等部族掠去。這些馬匹中即包括由西域一帶輸入的各種良馬、種馬。
蒙古太祖元年(1206年),鐵木真建立蒙古汗國,攻佔了歐亞兩洲許多地區,而使歐亞一些國家良馬、種馬流入國內。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蒙古軍經臨洮、河州及河曲地區南進,在臨夏設吐蕃等處宣慰使司。在這些軍事行動中,今河南縣境內設過驛站,牧過軍馬,致使蒙古及其它地區良馬大量進入這一地區。蒙元至明代中後期,大批蒙古牧民移駐青海;黃河南部蒙古亦在明崇禎九年(1636年)至清康熙八年(1669年)由新疆烏魯木齊經青海環湖等地進駐河曲地區,在這些民族遷移中,也隨之有大量蒙古三河馬、新疆伊犁馬及其它多種良種馬進入河曲地區,與當地土種馬雜交繁衍。勞動牧民經過長期探索,採用人工選擇代替自然選擇辦法,進行人工選育,人工淘汰,加速了歷史上曾稱之為“吐谷渾”馬的優化過程,逐步形成了近代優良馬種河曲馬。
解放前的王公頭人,解放后的有關機構,都曾從甘南等地引進喬科地區優良種馬,進行土種改造。
20世紀60年代,當地設立專門機構加強土種選育,不斷提高馬匹素質,因而使河南縣馬匹素質在青海省一直保持領先地位。就河南縣境內而言,河曲馬品質與地區的關係是,由北向南,由西向東逐漸加強,東南部賽爾龍鄉、柯生鄉、河曲種馬場馬匹質量最優,西部、北部因受土種馬影響較大,品質逐漸變差。

生長發育

河曲馬幼駒在胚胎期發育良好,初生公駒的體重和體高、體長、胸圍、管圍四項平均體尺分別為成年公馬的12.70%、65.86%、55.20%、51.42%、61.22%;初中母駒分別為成年母馬的14.04%、68.93%、57.12%、52.19%、64.62%;幼駒周歲前生長很快,周歲公馬的四項平均體尺分別為成年公馬的86.67%、85.19%、84%、85.04%;周歲母駒分別達到成年母馬的91.02%、87.07%、84.83%、92.28%。周歲以且生長速度變慢,到5歲時,基本停至發育,但仍未完全成熟。四項平均體尺標準5公歲馬分別為成年公馬的98.87%、99.21%、99.71%、98.82%;5歲母馬分別為成年母馬的98.08%、99.20%、98.39%、97.52%。直到6歲,才完全停止生長,進入成馬階段。

役用類型

從體尺指數看,成年河曲馬公馬體長率為104.41%,胸圍率121.23%,管圍率13.61%;成年母馬體長率107.09%,胸圍率123.44%,管圍率13.11%。公馬胸圍率較差,母馬體長率偏大,基本符合挽乘兼用型要求。據表4—29實測體尺統計,公馬88匹,佔78.41%;乘挽型10匹,佔11.36%;挽型7匹,佔7.95%;乘型2匹,佔2.27%。母馬170匹,挽乘型118匹,佔69.41%;乘挽型37匹,佔21.76%;挽型12匹,佔7.06%;乘型3匹,佔1.76%。結論為役使類型挽乘型為主,乘挽型次之,單一挽型和乘型更次之。經過實測,挽用性能較好,中長途乘騎最佳,短途速度尚好,持久力極強,是輕挽和乘騎的優良馬種。任選多日未用成馬4匹,共挽膠輪馬車1輛,載重2071千克,馭手體重65千克,砂石路面,中有緩坡,路程30千米,途中休息1小時59分,實用時間6小時44分。實測結束時馬匹輕度出汗,30分鐘后全部恢復正常。任選成年乘馬2匹,一為騎手體重66千克、鞍具37千克,一為騎手67千克、鞍具29千克,普通道路,全程61.20千米,同時出發,同時到達,途中同時休息10分鐘,實用時間4小時零1分。4種實測距離各測一次,每次都任選乘馬3匹,騎手均為少年兒童,1200米組速度為1′47″3、1′47″8、1′54″0;1600米組速度為2′27″4、2′30″4、2′30″7;2000米組速度為3′02″9、3′07″5、3′09″5;2500米組速度為3′37″0、3′37″5、3′38″5。

分佈範圍


地域保護範圍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下轄5鄉1鎮,39個牧委會、137個牧業合作社。地理坐標為東經100°53′25″—102°15′27″,北緯34°04′52″—34°55′36″。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河曲馬生活在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譽為“四大無公害超凈區之一”的亞洲第一流的天然草場上,遠離大城市和工業污染污染源,空氣、土壤、水、環境均未受到污染,(境內無工礦企業,環境無污染,)境內飲用水、大氣土壤均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產地環境質量必須符合《有機食品國家標準》(GB/T19630)的要求。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河曲採取個體選擇、系譜選擇與後裔測定相結合,表型選擇與基因選擇相結合,以群體繼代建係為主要方法,同時加大對河曲馬的保護力度。
3、生產過程管理河曲馬以騎乘為主,環境適應性極強、極耐粗飼、採食牧草範圍很廣。尤其在枯草季節,各類可食雜草、各季殘草,甚至香柴、柳梢,都能很好的採食,因而形成抓膘快,掉膘慢,保膘強的品質。草場積雪在10厘米以下時,能夠本能拱雪採食,超過10厘米時能手前蹄扒雪採食。但對飲水選擇嚴格,喜飲清徹凈水,不願喝被污染、有異味的髒水。冬季早晨不願喝過涼的冰水,夏季不願喝溫度過高的熱水。河中飲水時多是邊走邊喝,逆流而行。冬季水結薄冰時,能用前蹄破冰飲水,草場積雪時能夠吃雪解渴。河曲馬唾液及消化液分泌減少,會因口渴拒絕採食乾草乾料。馬胃容量較小,易飽易飢,放牧中,只有吃飽喝足,才會比較安靜的休息,休息好后才會積極採食。一晝夜內一般要吃飽4次,休息4次。早晨和傍晚是最愛採食的時間。
4、生產記錄要求:每匹河曲都應有相關的資料記錄,其內容包括:來源、特徵。並建立保存免疫記錄,包括:疫苗的名稱、生產廠家、批號、劑量、免疫時間等。

生長繁殖


河曲馬是一個古老的馬種,歷史上曾稱之為吐谷渾馬。河曲馬原產於青藏高原東部地區,先祖為青藏高原高寒山地草原馬。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所在地區,是青海省高草區,歷來都是養馬的最佳地區,養馬業歷來都很發達。
古時候,青海湖上無舟楫可渡。每年冬天湖面冰封時,當地牧民選擇一批體高膘肥的良馬進入了海心山放牧。到第二年春天,良馬交配,產下的馬崽即為“龍駒”。龍駒能夠日行千里,矯健異常。漢平帝時,王莽秉政,在青海湖濱設西海郡,曾牧馬於島上,得龍種,日行千里,稱作“青海驄”。古羌人以游牧為生,逐水草而居,他們在黃河九曲之地,培養出了一種良馬。當年秦人從羌人那裡得到了河曲馬,運用于軍事,並訓練組織了強大的騎兵部隊。沒有羌人河曲馬裝備起來的秦國騎兵,就沒有中國第一個統一的王朝。今天,我們從秦始皇的兵馬俑中還可以看到秦人河曲馬部隊的風采:滿身鎧甲的武士坐在高大的馬上,威風凜凜。
公元4世紀初,駐牧於河曲地區的吐谷渾人極善養馬,引進了波斯種馬與土種馬雜交改良。后經歷朝歷代,尤其是唐、元時期的軍事行動和民族遷移中,西域一帶,蒙古三河馬、新疆伊犁馬及其他多種良種馬進入河曲地區,與當地土種馬雜交繁衍,不斷提高馬種性能,因而使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河曲馬長盛不衰。隋大業五年,隋煬帝楊廣西巡至青海,陳兵講武,曾派專人上海心山牧馬以求龍駒。其實,所謂“龍駒”就是我們現在見到的河曲馬和大通馬——這是以兩個地域命名的馬種。在蒙古大軍南征大理時,忽必烈指揮大軍在水草豐美的河曲地帶大量牧養軍馬。
河曲馬經過長期的人工組群放牧,養成了喜群居,好遊走,戀群性強於舍飼馬的特徵。河曲馬極耐粗飼,採食牧草範圍很廣,尤其在枯草季節,能食各類可食雜草,各季殘草,甚至香柴,柳梢,因而形成抓膘快,掉膘慢,保膘的品質。河曲馬記憶力較強,馬群對飲水、食草的地點清楚,各季草場何處牧草好,何處有水源都熟記不忘,識途能力極強,馬匹售往其他省區,數年以後還能回到原駐牧地。

生產情況

2009年,河南縣共有39個牧委會、137個牧業合作社,河曲馬總存欄1.22萬匹。

獲得榮譽


2010年05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河曲馬”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020年5月29日,入選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