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期前收縮

室性期前收縮

室性期前收縮是臨床常見的心臟疾病。多見於中老年人群,可見於器質性心臟病患者,也可見於無器質性心臟病的正常人。多由於精神緊張、過度疲勞、飲酒、咖啡、疾病所引起。主要表現為心悸、胸悶、心跳停搏感、乏力、頭昏、出汗、心絞痛或呼吸困難等癥狀。室性期前收縮主要是藥物治療。頻發的期前收縮可併發暈厥、心絞痛、心力衰竭等。預后與多方面因素有關,早期、規範治療,有利於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就診科室


● 心血管內科或內科

病因


● 室性期前收縮病因是多方面的,常見的危險因素如下:
● 日常因素:緊張、焦慮、疲勞、濃茶、咖啡、飲酒是常見誘因。
● 疾病因素: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尿毒症、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二尖瓣脫垂、電解質紊亂(低鉀、低鎂)。
● 藥物因素:洋地黃或奎尼丁中毒等。
● 手術因素:麻醉、外科手術等機械、電、化學刺激。

癥狀


● 偶發室早沒有明顯癥狀,或僅有原發病的癥狀。
● 隨著病情進展,尤其是合併基礎心臟病者,可出現心悸不適、心絞痛、急性心衰、急性心肌梗死、低血壓等異常,可危及生命。

檢查


● 確診室性期前收縮主要依據心電圖、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
● 心電圖
● ● 可顯示異常波形。
● 24小時動態心電圖
● ● 能連續記錄被檢者日間及夜間時段的心電活動情況,對期前收縮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分級,評定良惡性。有助於本病診斷,評價及指導預后。

診斷


● 醫生診斷室性期前收縮,主要依據病史、典型癥狀及心電圖、超聲心動圖檢查。
● 部分患者有器質性心臟病病史。
● 心悸、胸悶、乏力、頭昏、出汗、心絞痛或呼吸困難等癥狀是診斷室性期前收縮的重要依據。
● 心電圖可示形態異常的QRS波,時限大多>0.12秒,T波與QRS波主波方向相反,ST隨T波移位,其前無P波。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心悸、胸悶、乏力、頭昏、出汗、心絞痛或呼吸困難等癥狀,容易與室性期前收縮混淆,這些疾病有房性期前收縮伴室內差異性傳導、房室交接區性期前收縮伴室內差異性傳導、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縮、心房顫動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臨床表現及心電圖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室性期前收縮治療目的是減輕癥狀、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 藥物治療
● ● 無器質性心臟病、無明顯癥狀者,可不予治療。
● ● 無器質性心臟病、有明顯癥狀者,可先心理治療,無效時可用美西律、普羅帕酮、β受體阻滯劑。
● ● 有器質性心臟病伴有心功能不全者,在處理心臟病的基礎上,選用胺碘酮、利多卡因、美西律等治療。
● 射頻消融治療
● ● 藥物治療無效或不能耐受藥物,室早為單形性能有效、安全地消除無器質性心臟病的室性期前收縮。

危害


● 心悸、胸悶、乏力、頭昏、出汗、心絞痛或呼吸困難等癥狀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 能誘發嚴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顫,從而導致腦灌注不足,嚴重時甚至出現心臟驟停、阿斯綜合征。
● 可引起心絞痛與低血壓,甚至誘發心絞痛、猝死。

預后


● 室性期前收縮的治療效果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如發病年齡、原發疾病、治療方法及身體情況。一般來說,無器質性心臟病的室性期前收縮認為是良性的,無需治療。有器質性心臟病者積極治療,預后較好,可治癒。

預防


● 積極治療原發病,消除期前收縮的原因,如糾正電解質紊亂、改善心肌供血、改善心臟功能等。
● 避免精神緊張,保持精神樂觀、情緒穩定。
● 起居有常,勿過勞;戒煙酒,減少本病的誘發因素。
● 積極進行體育鍛煉,控制體重。

參考文獻


● [1] 陳寧,付正英,楊文方,等。全科醫生臨床診療手冊。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6.
● [2] 浦文斌,戎哲毅。社區常見病心電圖診斷解析。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
● [3] 石翔,王福軍。老年心血管病用藥手冊。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