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閣講堂

重閣講堂

重閣講堂:在中印度毘舍離城附近,有一片廣大的林木,無人種植,自然天成,林區從迦毘羅衛國連到雪山,十分遼闊,因此被稱為“大林”。大林之內有一座精舍,就叫作大林精舍,也稱作高閣講堂、重閣講堂、重閣精舍。精舍內有一間為佛陀所建的講堂,堂形如雁子,設備完善,佛陀曾住此說法。

典籍典故


根據《大唐西域記》卷七所載,重閣講堂鄰接獼猴池岸精舍,佛陀昔日游化該地時,有一隻獼猴趨前奪走佛缽,爬到樹上取蜜供養佛陀,並且為佛陀穿鑿一池,供養泉水,因此稱為獼猴池
值得一提的是佛陀成道后,就在此重閣講堂正式允准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妃子耶輸陀羅、難陀的妹妹孫陀利等眾釋迦族女出家為比丘尼。摩訶波闍波提出家后,稱為大愛道尼,是佛教史上第一位比丘尼,從此佛教教團開始有了比丘尼制度。
《大般涅槃經》卷上載,佛陀在進入涅槃以前的三個月間,曾與阿難來到重閣講堂,並召集毘舍離城附近的比丘眾聚集在這裡。佛陀鄭重地對弟子們再度宣說人天利益的安樂教法,及開示出家修道的實踐法門,告誡弟子說:“從今而後三個月,如來即將入滅。”對所有佛弟子而言,這一番訓誡成了佛陀最後一次的教導。
第二次經典結集大會,就是在毘舍離城重閣講堂召開的,稱為毘舍離結集;當時參加討論、誦出戒律的僧眾,有七百人之多,因此也稱七百結集。
佛陀在世時,有所謂“五精舍”之說,就是上面所說的竹林精舍只園精舍、靈鷲山精舍,以及庵羅樹園、獼猴池精舍等五處。另外,還有中印度娑枳多城附近的安闍那林精舍,憍賞彌城外的瞿師羅園(美音精舍)、屈屈吒園、婆婆離園等多處。這些精舍、講堂或園林,各有其成立因緣、規模設備,及對教團發展的影響。原始佛教時代的僧團生活,從托缽行腳的游化方式、頭陀行的樹下一宿,乃至演進為建立道場、僧房,安住或弘化於一方,逐漸多元化。可以說,對於日後佛教道場、寺院以及大叢林的建築,早已勾劃出雛型的藍圖。

擴展練習


詳述只園精舍的設立。
試述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