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鎮

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下轄鎮

柏林鎮,隸屬於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地處大竹縣東北部,東鄰達川區草興鄉,南接清河鎮,西靠渠縣匯南鄉,北依達川區,蒞臨渠縣、達縣、大竹三縣交界之處,行政區域面積44.9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604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秦代時期,屬巴郡宕渠縣;1994年6月,鄉改柏林鎮。截至2020年6月,柏林鎮轄1個社區、4個行政村。

歷史沿革


柏林鎮
柏林鎮
秦代時期,屬巴郡宕渠縣。
民國三十年(1941年),由渠縣劃歸大竹縣置柏林鄉。
1957年9月,鄉改柏林公社。
1984年4月,公社改柏林鄉。
1994年6月,鄉改柏林鎮。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柏林鎮地勢北高南低,由西北高向東西斜伸。境內最高點位於青山,海拔1063米;最低點位於龐家咀,海拔253米。

自然資源


氣候資源

柏林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溫和多雨,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氣溫16.6℃。無霜期年平均284天。

水資源

柏林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共有5條河流,其中東柳河、柳城河為主幹,流量較大,灌田面積較寬。東柳河,源出縣南銅鑼,南東下經烏木、東柳、竹北、楊家、清河,貫穿柏林鎮所轄的白馬、洪河、擂鼓、三江村的三江口、匯柳城河而東下為三江、新橋與達縣草興、木頭相望的介河至龐家嘴注入州河,河床寬約80米。東柳河水自南入境,由南而北,入州河,境內河道長8千米,其中水運里程3千米。

自然災害

柏林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風災、低溫、霜凍、雷擊等。1982年7月16—30日,連續4次遭受洪水襲擊,其中尤以27日的一次最大,水位高至5米。全鎮受災面積達3395畝,垮塌房屋187間,死亡1人重傷1人,輕傷3人。1985年5月110,強降冰雹造成芝麻損失702畝,油菜損失1020畝,小麥損失1863畝完全無收。2010年7月180,受高空低槽和西南暖濕氣流的影響,出現強降雨過程,引發特大暴雨洪澇災害,淹沒農戶65戶221間房屋,農田800餘畝,公路3千米。

礦產資源

柏林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地質儲量1000萬噸以上(其中國有井田600萬噸、地方井田400萬噸),可采儲量為800萬噸,集中分佈在洪河村、白馬村一帶。

土地資源

2011年,柏林鎮有耕地面積12765畝。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柏林鎮轄6個行政村:擂鼓、三江、新橋、觀音、洪河、白馬;下設4個居民小組、83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柏林鎮轄1個社區、4個行政村:柏榮社區、三江村、觀音村、洪河村、白馬村。
名稱代碼城鄉分類
柏林社區~001鎮中心區
三江村~201鎮鄉結合區
觀音村~203村莊
洪河村~204鎮鄉結合區
白馬村~205村莊

人口民族


人口

柏林鎮
柏林鎮
2011年末,柏林鎮總人口2337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500人,城鎮化率36.4%。總人口中,男性12378人,佔53%;女性10994人,佔47%。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8.5‰,人口死亡率7.1‰,人口自然增長率1.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35人。
2017年末,柏林鎮常住人口為18126人。
截至2018年末,柏林鎮戶籍人口為20761人。
截至2019年末,柏林鎮戶籍人口為20329人。
2021年,大竹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柏林鎮常住人口12604人。

經濟


綜述

2018年,柏林鎮有工業企業7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2019年,柏林鎮有工業企業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2019年,柏林鎮實現生產總值68105萬元,同比增長7.9%,其中:第一產業28000萬元、第二產業31000萬元、第三產業2105萬元,分別增長6%、9%、10.8%;人均生產值2.9萬元,增長8.8%;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000萬元,增長18%;農民人均純收入18562元,增長9.2%。

第一產業

2011年,柏林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3629萬元。
柏林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9920噸,其中玉米2667噸,水稻3337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芝麻。2011年。芝麻種植面積7300畝,產量993噸。
柏林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2萬頭,年末存欄1.8萬頭;牛飼養量4500頭,年末存欄2800頭;家禽飼養量49.7萬羽。
2019年,柏林鎮糧食總產量達9416噸,增加208噸。全年穩定出欄生豬14845頭、牛826頭、羊9807隻、小家禽30萬隻、禽蛋55萬公斤。

第二產業

柏林鎮以化工、紙製品、煤炭、玻纖維、建築材料為主。
2011年,柏林鎮實現工業總產值2.5億元。2011年,工業企業7家,職工4978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1億元,比上年增長12%。
2019年,柏林鎮實現工業增加值增長9%,服務業增加值實現增長10.8%。

第三產業

2011年末,柏林鎮有商業網點17個,職工78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6.5億元,比上年增長10%;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5.7億元,比上年增長15%。
2011年末,柏林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8億元,比上年增長12%;各類貸款餘額1620萬元,比上年增長7%。

文化


地名由來
柏林鎮因境內生長許多高大的柏樹林而得名。

交通


柏林鎮,省際等級公路“匯竹墊”縱貫全境(大竹境內起);距達渝高速公路石河收費站15公里;距南大梁高速公路楊家收費站12公里;境內100%的村、組通公路,總長36公里,襄渝鐵路過鎮境1100米,全鎮有水路10餘公里。
2011年,柏林鎮有襄渝鐵路過境。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通村公路總長24千米;65%的村民小組通公路,通組公路總長35千米。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柏林鎮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680人,專任教師11人;小學2所,在校生1314人,專任教師6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408人,專任教師3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柏林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05萬元,比上年增長5%。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5%,比上年提高了3個百分點。

科技

2011年末,柏林鎮有農業科技人才3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柏林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個,各類文化專業戶6個,各類圖書室6個,藏書1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3人。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1100戶,入戶率5%。
2011年末,柏林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5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1%。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柏林鎮有門診部(所)2個;病床6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3張,固定資產總值117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2人,其中執業醫師6人,執業助理醫師9人,註冊護士9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4800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柏林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26戶,人數253人,支出44.3萬元,比上年增長5%,月人均146元,比上年增長10%;城市醫療救助1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5人次,共支出37845元,比上年增長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17戶,人數985人,支出59.1萬元,比上年增長3%,月人均50元,比上年增長1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3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6.8萬元,比上年增長2%。社會福利費1.5萬元,比上年增長1%。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8796人,參保率36%。
2019年,柏林鎮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0%以上。累計發放低保、特困供養人員、醫療救助、重點優撫對象補助、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等補助資金300餘萬元。全年累計完成新增就業112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3人,完成農民工在崗培訓328人次,扶貧培訓2691人次。

脫貧攻堅

2019年,柏林鎮有61戶、106人脫貧,全鎮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摘帽。全年實施C級危房改造8戶、D級19戶,累計完成150戶;落實洪河村、白馬村集體經濟發展等資金110萬元;提供貧困戶公益性崗位12個;兌付貧困戶醫療報賬56.75萬元;全面落實教育解困計劃,減免48名貧困學生保教費16800元;落實195名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68250元,113名貧困非寄宿學生生活補助29250元。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全部入學;“扶貧保”覆蓋率達100%;貧困戶小額信貸還款129戶365.05萬元。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柏林鎮有郵政儲蓄所1處。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電信交換機總容量2000門,固定電話用戶1210戶,行動電話用戶3210戶,寬頻接入用戶231戶。

基礎設施

給排水
2011年末,柏林鎮有自來水廠1座,年供水100萬立方米;排水管道2.1千米。
園林綠化
2011年末,柏林鎮有綠化面積0.2公頃。

獲得榮譽


四川省首批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四川省安全生產示範鄉鎮、達州市工業重鎮、達州市小康先進鎮、達州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