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楊銓
1933年魯迅創作的七言絕句
《悼楊銓》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33年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是悼念亡友楊銓的作品,前兩句作輔墊、反襯,后兩句筆鋒陡轉,石破天驚。全詩跌宕起伏,一詠三嘆,極富感染力。
這是一首積澱著無限深情的悼念亡友的詩作。在中華民國時期,悼亡,對革命者來說是常事,因而,它也就成了魯迅詩作的一個重要的主題。
前兩句“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說明詩人近時的心境不如過去亢奮,已經被壓抑到低沉、麻木的境地,甚至連花開花落、人事榮枯也激不起心中的一點微波和漣漪了。這顯然是反語,是極言壓迫已經超出了可以負荷的程度;只好聽之任之。詩的前兩句乍看起來和悼念摯友似無關聯,全然是在寫自己的感受;而就情緒的格調來看,彷彿還不免有些壓抑和低回。他的“豪情”之所以銳減完全是因為壓迫無比慘烈、社會極其黑暗的緣故。從藝術的表現角度來講,前兩句感情低回,似現木然,則是一種蓄勢待發、欲揚先抑的手法。作為革命家的魯迅,他決不會對時 勢的變化、鬥爭的起伏、革命的成敗以及革命者的生死置之度外, 漠不關心的。
后兩句“何期淚灑江南雨,又為疑民哭健兒。”筆鋒突然一轉,豪情再度昂奮,更加煥發。蓄勢待發的感情,衝破了前所罕見的大黑暗迸發了出來,在這江南大雨之日,作者也涕淚滂沱地哭吊這位人民的健兒。末二句即融景入情,表達了作者沉痛真摯的感情。一個“又”字,既說明了暗殺革命者的事件的不斷上演,反映國民政府統治下的嚴酷。又說明了前兩句所表達到的“麻木”心情的所由來的原因,前後照應。詩的前後各半部分表現的感情,先抑后揚,又以當前景,融入當時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這首詩和一般性的悼亡之作不同的是,魯迅在此詩中除使用“健兒”一詞外,基本上不涉及被悼念者的身世、人品和才學,而主要是寫詩人自己的心境和感情。
這首詩作於1933年6月21日。楊銓與魯迅同為上海民權保障同盟執行委員。1933年6月18日被國民政府特務組織暗殺於上海,6月20日在萬國殯儀館大殮。當時,盛傳魯迅也被列入黑名單,闌此友人許壽裳勸他注意安全,不要參加楊銓的葬儀,但魯迅毅然前往,並且不帶家門的鑰匙,表現出視死如歸的決心,送殮歸來,便寫下這首詩。
魯迅(1881—1936年),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戰士,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
魯迅早年先後求學於三味書屋,以及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務鐵路學堂。1903年,魯迅成為前往日本的公費留學生。在日本,他最初學習醫學,在受到革命思想熏陶及目睹國民麻木的現狀后,決定棄醫從文。回國后,他曾在北京政府擔任教育部僉事,1925年因支持進步學生而離職。任教中山大學時,又因反對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而辭職。1930年,發起組建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為了躲避國民黨當局的迫害,曾避居於上海內山書店。
魯迅是新文化運動的健將,是《新青年》雜誌的主要作者之一。1918年他發表《狂人日記》時,首次採用了筆名“魯迅”,之後廣泛使用這一筆名。他的一生,創造了大量進步的文學作品,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
1936年,魯迅因病逝世,享年55歲。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毛澤東曾讚譽:“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