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甘草

植物

水甘草,拉丁學名:Amsonia elliptica (Thunb. ex Murray) Roem. et Schult.。基部直徑2毫米,喉部直徑4毫米,內面被長柔毛,花冠裂片向左覆蓋,長圓狀披針形,長5毫米,寬2毫米;雄蕊著生在花冠筒近喉部,花藥長圓形,鈍頭;子房由2枚離生心皮組成,無毛;花柱絲狀,柱頭棍棒狀,基部環狀;每心皮有胚珠10顆,2排。花期6月。

形態特徵


水甘草
水甘草
introduce:一年生草本,高30厘米,具乳汁,全株無毛,莖草灰色。葉互生,膜質,狹披針形,長2.2-4.8厘米,寬0.5-0.8厘米,頂端漸尖;側脈不明顯。聚傘花序頂生;花萼深5裂,裂片卵圓形,長2毫米,寬0.5-1毫米;花冠高腳碟狀,長1厘米,裂片5枚,矩圓形至披針形;向左覆蓋;雄蕊5枚,花藥矩圓形,鈍頭,基部圓形;子房由2枚離生心皮組成,花柱絲狀,柱頭棍棒狀,每心皮有多數二列的胚珠。產江蘇及安徽。多生水邊。全株藥用,味甘無毒,與甘草同煎服有治小兒風熱、丹毒瘡之效。

分佈範圍


產於江蘇和安徽。多生於水邊。

主要價值


水甘草
水甘草
全株可藥用,味甘無毒,與甘草同煎飲服有治小兒風熱、丹毒瘡之效。
【用法用量】 3~5錢,外用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考證


水甘草始載於《本草圖經》,云:"水甘草生騖州(江西高安縣)……春生苗,莖青色,葉如楊柳,多生水際,無花。七月、八月采。"並附"葯州水甘草"一圖,所述形態及生境,與今夾竹桃科植物水甘草較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