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漂在北京的結果 展開

漂在北京

團結出版社出版的王長征詩集

《漂在北京》為詩人王長征所著,記錄了他漂在北京的生活與感悟。詩集出版前就已受到詩壇的關注,著名翻譯家屠岸先生題寫書名,著名詩評家喬延鳳作序、著名詩人洛夫洪燭譚五昌、北塔、陸建、程維、雁西、張況等一些詩歌名家給予高度評價與讚譽。

圖書簡介


本書為詩人王長征所著,記錄了他漂在北京的生活與感悟。詩集出版前就已受到詩壇的關注,著名翻譯家屠岸先生題寫書名,著名詩評家喬延鳳作序、著名詩人洛夫、洪燭、譚五昌、北塔、陸建、程維、雁西、張況等一些詩歌名家給予高度評價與讚譽。

作者簡介


王長征,詩人、評論家。作品見於《人民日報》《中國作家》《星星》《散文詩》《天津詩人》《新大陸詩刊》《台灣詩報》等400餘家刊物,已出版詩集《心向未來》《幸福不期而遇》《漂在北京》,詩論《中國新詩對古典詩歌的繼承與發展》,文史專著《北京西城老字號傳承故事集錦》(北京西城社科聯立項出版)等多部。已榮獲“《百花園》2015年度最近作品提名獎”、第二屆中國長詩獎、《奔流》雜誌“桂冠詩人獎”、“新詩百年·中國詩歌萬里行優秀詩人獎”、首屆陽關詩歌獎等多個榮譽獎項。

名家推薦


從王長征的詩里,我讀到了他根植於內心的鄉愁和善良,讀到了詩歌的骨頭和血脈,肝膽與魂魄,讀到了一位熱情洋溢的詩人自信與坦然,瀟灑與豪邁!
——洛夫(國際著名詩人)
王長征的詩歌語言是多姿多彩的,自然、個性化、民間性,完全不同於今天詩壇上那些呆板、令人生厭、做作的語言腔調。他是在社會大熔爐里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繼承了從《詩經》以來我國優秀的現實主義文學傳統,關注社會、關注現實、關注人民生活,藝術上同樣從我國優秀文學傳統和民歌民謠中汲取養料,發揚光大。
——喬延鳳(原《詩歌報月刊》主編 著名詩人 評論家)
王長征從故鄉向北追夢,漂在京城幢幢高樓之間,面對森林般的樓房和滾滾車流,他的靈魂無處可依,唯有詩歌的大樹將其接納,他不住地向上攀爬,任由紅塵滾滾,物慾橫流,他採擷一枚枚詩歌的果實,或飽滿,或乾癟,或跌落,但他仍在不停地向上向上,採擷採擷,當我擦肩而過驀然回首,發現他己是盆滿體豐,一枚枚香氣撲鼻詩果誘惑著我去品嘗,多麼堅韌的詩果,多麼有情懷的味道!
——洪燭(中國文聯出版社詩歌分社社長)
《漂在北京》以誠實的寫作姿態,展示出了一個外省青年詩人漂在北京的生存窘態與精神困境,其異鄉漂泊者的北京體驗的忠實記錄與詩性抒寫,尤其是作者源於靈魂深處的痛感經驗的審美表達,具有打動人心的藝術力量。
——譚五昌(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主任、著名詩評家)
歷史以來關於北京的詩汗牛充棟。但從現代都市詩學這個範疇而言,還沒有多少優秀文本配得上這個國際大都會的紛繁複習。多年來,我不僅自己在努力,而且也在期待同行的精彩呈現,王長征的創作在某種程度上符合我的閱讀期待:敏銳的感受、乾脆的節奏、陌生化的修辭策略。我願與長征共勉!
——北塔(著名詩人、學者、翻譯家)
王長征的詩,真切記錄了作為"北漂者"的生活內容,心靈的悸動。由怯生生到司空見慣的日常場景,被侵蝕的心堅守良知底線。這對每個存活其中的人都是極大情感煎熬與理性的痛苦掙扎。其慘烈複雜為幾千年中華之少見。我們看到,親歷者王長征是一位真誠的有效記錄者。他對生活的詩性表達也獲得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的稱讚。
——陸健(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著名詩人)
王長征幾乎是以詩在與龐大無名的生活抑或一座大城對陣。他的焦灼與固守,乃至在自己的精神高地上寸步不讓地與詞語搏鬥,都在其詩中化為了一場空前的蹈舞。
——程維(江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著名詩人)
記錄生命之不能承受,王長徵用一縷光穿過塵世,化作琴弦呼喚一份真誠和純凈,尋找自我的傾訴方式。
——雁西(海峽兩岸桂冠詩人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學藝術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王長征以“新北漂”詩人的身份從容切入百年中國新詩的天空,展開個性鮮明的抒情之翅,翱翔於都市的繁華駁雜與鄉村的透亮清蹇之間,他以雛鷹般的犀利視線,給人帶來新敘事詩平和而淡定的驚喜,他的筆墨內斂、理性、純粹,不乏理想主義情緒,值得品讀。
——張況(中國詩歌學會理事 著名詩人)

序言


真情、豐盈、深刻、動人——序王長征的詩集《漂在北京》
(文 / 喬延鳳)
90後作家王長征的新詩集《漂在北京》就要出版,囑我為他作序。我仔細閱讀了他的詩歌,覺得這些作品從內容到形式許多都屬上乘之作。
大學畢業后,他從安徽只身前往北京發展,短短几年,就在詩歌創作上有了突破性的質的飛躍,這令我倍覺欣慰。如今,他無論事業上,還是文學創作上,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已是一位日趨成熟的詩人了。他的成長之路,對當前中國詩壇具有標誌性的意義,我欣然應允了他的囑咐,願意向中國詩壇鄭重地推薦這位頗具潛力、值得重視的青年詩人。王長征的詩歌,內容廣泛,語言生動,意蘊豐盈,藝術上有自己的獨特追求。他關注社會,關注底層人民的勞動、生活和文化,關注他們的今天和明天。他的詩作有鮮明的時代色彩。這些作品內容都來自他身邊的人物、事件和景物,來自活生生的生活,給人以強烈的震撼。
《採訪一位有錢人》就是這樣一首優秀詩作:
採訪的時候
他問我是哪裡人
我自豪地回答:阜陽!
他頓時露出鄙夷的神色
“我知道!大頭娃娃,毒奶粉!”
我按捺不住氣憤
問他是哪裡人
他驕傲地說出南方一個富庶的城市
並得意地告訴我
毒奶粉就是他們生產的
大頭娃娃也是他們的傑作
聽罷,我憤怒地拍起桌子
我——不——知——道!
那個地方我豈能不知?
生產毒奶粉賣給阜陽
賺足了黑心錢
如今還在繼續傷害阜陽!
看他無知而醜陋的嘴臉
一位自私卑鄙的有錢人
我立刻收拾錄音筆結束採訪
回去的路上
眼淚委屈地流淌一地
這首詩,作者運用了戲劇性的手法,以不同身份、不同立場的兩個人對話的形式、將加害者和受害方的對立與感情衝突,寫得淋漓盡致,使人過目不忘,引起共鳴,其從道義上批評社會上不顧貧困地區人民的死活、賺不義之財的不法奸商的目的不言自明。詩的語言個性鮮明,樸實、準確、犀利,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從藝術表現上說,這種對話形式、戲劇性場面,讓我很自然地就想到了東漢末年《古詩十九首》中的一首——《上山采蘼蕪》。
另一首《一位乞丐老婦》,同樣是上乘之作,寫了一位乞丐:
伸手朝我走來
淚光盈盈塵埃滿面
想起一些新聞報道
我選擇視而不見
怕被偽裝欺騙
你打開唱機
傳來熟悉的河南豫劇
一曲哭戲《尋兒記》選段
如泣如訴凄涼哀怨
這齣戲常惹得父老鄉親落淚
此刻我已是淚水潸潸
注視著你的目光
充滿坦誠、潔凈
還有一份似曾相識的羞怯
你凌亂的白髮,不整的衣衫,深深的皺紋
瘦黑的面龐、頭上的方巾,愁苦寫在你的眉間
讓我憶起埋在鄉下麥田的親人
你蹣跚離去良久
我的思緒仍一直沉浸在貧苦的鄉村
心中滿是遺憾和悵恨
你多像我受苦的奶奶
——我憋了半天淚水都沒有喊您
同樣是個戲劇性的場面,不過作者沒有採用對話的形式,而是以第二人稱來寫,進行講述、描繪、將一位出來尋找兒子、淪為乞丐的老婦的肖像、神情、動作,深深地刻進了我們的心裡。“我”開始時抱有防備心理,害怕被這位乞丐老婦欺騙,等到《尋兒記》唱段傳出,“我”心理的防線就崩潰了,一種痛感瀰漫了心間。以致覺得這位乞丐老婦就是自己“受苦的奶奶”。
王長征的詩作中,這類關注底層民眾疾苦的篇章佔了很多。
這位“曾是一朵水靈的荷花/曾被很多男人追逐/曾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的乞丐老婦人,“深夜,她扛著鼓囊囊的蛇皮袋/回到堆滿垃圾潮濕的院子/一群蓬頭垢面的孩子黑暗中鑽出/像迎接一位凱旋歸來的女皇//昨天又撿回一名棄嬰/生活又加上一個沉重的砝碼”,“半月前她得知自己患了絕症/這些孤兒的歸宿讓她徹夜難眠/她找過政府、媒體和企業家/人們都把她當做瘋子/最後她竟然前來求我——/我力所能及的/只有請她吃頓飽飯”。她無奈離去時,一句“孩子們毫無著落我就死,不行!”的話語,令人更心酸!
《睡在路邊的農民工》,寫的是“弓腰駝背/種植出片片樓群”的農民工,中午時候,“像顆顆彎著的釘子/散落在路邊陰影里午睡”,這些“臉頰沾滿泥土/無人欣賞”、像“卑微的草芥”“細碎的微塵”的農民工,建造了我們城市的樓群,並且他們往往“一年能跨好幾個省份”。城市一天天變高了,他們卻依舊貧困、卑微。詩字裡行間,充滿著對他們的同情。
《“城中村”飄出讚美詩》,把“蹬三輪、收廢品、打零工……/活在北京的底層/經常受到黑社會與警察的騷擾”的城中村人的另一面展現出來,“讚美詩”這個細節,寫的是這些人的精神世界,本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主人翁,都應知道,他們才是用雙手創造了世界的主人,而卻去唱《聖經》的“讚美詩”了,這個反差同樣令人嘆息!
《教師節》一首,則從孩子節日給教師送紅包,暴露出社會和教育的問題,同樣發人深思。
北京是當今中國急劇變化中的一個縮影。王長征的詩中,領導、董事長、老闆、北漂族、藝術家、小姐……,這栩栩如生的群像,組成了北京一幅全景圖。
《黃渠西路》中寫道:
有一個地鐵站叫褡褳坡
這裡曾聚集“丐幫”與“俠客”
向西走,很多人中了武舉
向東走,很多人變成流氓
處於朝陽與通州交界/既有白領也有民工
既可能成就夢想
也可能夢斷藍橋
未來的路,在於方向的選擇
就像附近地理環境一樣
沿著黃渠西路
向西南行 500米
是成就輝煌的“傳媒大學”
向東北行500米
是引人墮落的“紅燈區”
把地理位置全景紀實式地展現出來,這種真實的程度無疑是巨大的。
北漂者是作者最熟悉、接觸最多、內心感受也最深的一個群體。
其中《漂在北京》,用“漂”一詞,將難以生根的現狀,準確形象地表達出來,敘述的語言,滿是真切感受,第一句“京城,偉大的造夢師”是點睛的一筆:
多少人輕輕而來/ 多少人悄悄離開//……夜色闌珊,繁華下/有人去娛樂場所縱情聲色/有人借酒澆愁長吁短嘆/……北京的夜晚/有時霧霾重重/有時飄滿星星/抬頭眺望還是低頭生活/全看自己的選擇
而這些人中,文化界藝術界新聞界不乏其人,《拒絕》一首,寫一位潦倒的藝術家:
一位窮愁潦倒的藝術家/向我推銷一幅泣血之作/從一千降到五百/最後三百也賣/因為他漂泊京城/沒錢如何生活//我將口袋翻出/讓他仔細查閱/作為一位詩人/在這裡一直漂泊/除了擁有廉價的詩句/能有什麼?
作品折射出了尋夢人的追求、奮鬥、希望和他們的挫折,以及藝術的無奈。
我很看重的是王長征的藝術表現。他既善於細節的描繪,又善於全景式的攝取。
《北京洋妞》是很不錯的一首:
一位白凈高挑的洋妞/那麼高傲惹眼//她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無人知曉/只見她薄薄的紫紗衣下/一雙豐滿的乳房驕傲地挺著/……她挺胸昂首/……彷彿貧瘠的黃土地/飛來一隻優雅的天鵝//其實她很普通/這條街不乏打扮前衛的異國女郎/她穿著不夠暴露/比不上夜店遊盪的賣酒女孩
他對領導、董事長、經理、老闆們的刻畫,更是入木三分:《領導慰問》寫了一位領導用自己所謂的“書法”,搜刮下屬的真正字畫:
領導個頭不高/肚子溜溜滾圓/愛和美女打情罵俏/喜歡找文人附庸風雅//近日,他聲稱要慰問員工/彰顯仁愛有加/……他接二連三地慰問/造訪我簡陋的小屋/翻箱倒櫃地搜羅/用他胡寫亂畫的毛筆字/換走我悉心珍藏的精品字畫。
精彩的一筆,落在後面,用“換”的形式,把下屬精品字畫弄走了。
王長征的詩作內蘊深厚,這與他善於運用多種藝術手段來表現不無關係,許多語言的預設,都在對世事的洞明之中,他充分利用了社會共知的語境,讓人心領神會。
《歡歡》和《包小姐》中,“東莞”、“包小姐”兩個詞的運用,就是這樣。這兩個觸人神經的特定詞語一出現,人們一下子就心領神會了,於是,作者與讀者,心靈契合,實現了藝術效果。
《歡歡》是這樣寫的:
一位老闆/新招的女助理名字叫歡歡/一天/老闆讓她/陪同上級領導吃飯//這位領導檢查工作/一直板著黑臉/當他看到憐人的歡歡/問她來自哪裡/歡歡無邪地回答:“東莞”/這位領導突然會心地笑了/嚴肅的面龐/多了一雙直勾勾的眼/酒性大發/如同見了熟人一般
這首詩的刻畫多麼深刻,這就是詩的內蘊,這就是“世事洞明皆學問”,這雖然未說卻讓人明白的,就是詩。
“假作真時真也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包小姐》是這樣寫的:
在香港結識一位姑娘/後來有過幾次交流/她姓包,名叫小玉/我喊她“包小姐”/她喊我“王先生”//當我回到大陸/大街上流行的小廣告/一串串電話號碼/前面寫著“包小姐”//我不禁一陣暈眩/彷彿姓包的女子/比比皆是數不勝數/同時忍不住心虛/唯恐別人誤會/手機中通訊錄的美玉。
作者巧妙地用了“包小姐”一詞,這是電視里多次播放過的一個人人熟知的詞,這就引起了人們更多聯想,有了更深刻的追問,使得詩的意蘊深厚起來。
通過這些人物,作者把一個立體化的北京呈現在了我們眼前。
以小見大,更是他使得意蘊深厚的一個手法,一些社會問題,他寫得舉重若輕。
《手機丟了》便是這樣:
下地鐵的時候/一位小姑娘將我喊住/原來手機從口袋滑落/我卻渾然不知//手機失而復得/這善意的提醒/使我認識到自己的粗心/不然我會以為遭遇小偷/會懷疑整個北京處處是賊
詩中既寫了小姑娘的正面形象,又將作者內心深層次的感觸,曲折地展示出來,真實自然,詩的內涵也拓開了,有了深度和廣度。
《一件內衣》則是取了一典型情境:
上班高峰期/地鐵通道忽然形成一個漩渦/造成交通擁擠/待我被人流推到那裡/發現地上一件/充滿誘惑的內衣/人們紛紛繞開/像躲避一個摔倒的老人
最後一句“像躲避一個摔倒的老人”,也是一個語境的預設,獲得了以少勝多的表達效果。
他還善於出其不意,將一些深刻思考,用不經意的一筆,留給讀者。《待客之道》中,那最後出現的、帶著幾隻瑟瑟發抖的小雞的母雞就是這樣,一下子就把作品的寓意、主題升華了:
家中來了客人
兩個孩子歡天喜地
母親燒開一盆滾水
父親抓住一隻肥碩的公雞
廚房裡飄出米飯的噴香
就在主客把酒言歡
一隻笨拙的母雞
帶著幾隻瑟瑟發抖的小雞
看著滿地凌亂的雞毛
像在尋覓什麼
咕咕叫個不停
用“瑟瑟發抖”一詞準確、生動,它們在尋找什麼?不答自明。讀者的情感,從平靜一下子落入了冰點。這樣的寫法,更增強了詩的表現力。
《寶貝》一詩中,最後出現的那個石碑,與此類同。
這些藝術表達,都使王長征的作品內蘊豐盈、語言充滿了張力。
王長征詩歌的語言,樸實、流暢,沒有一點兒當今流行的晦澀、蒼白、西化、洋化的句子。
他的詩歌語言生動、形象,與他植根於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深受《詩經》以來中國文學傳統影響、深受民間文學熏陶和滋養有關,他自小生活在淮北大地上,那裡的大鼓書、花鼓燈、拉魂腔,都對他的藝術形成,產生了影響。
他的許多詩作,都表現出這方面的底蘊。他民歌體的《闖北京》、《表白》、《金打金》、《私奔》,語言都鮮明、生動、形象,感情充沛,音韻鏗鏘:
喜歡你的小白牙
看上你的碎花裙
今日下定大決心
和你在一起
一生一世
不容許你反對
生為我的妻
死是我的魂
你若膽敢拒絕我
繩子捆綁入山林
終生不能見外人
《金打金 銀打銀》把愛情寫得極為豪放、形象:
金打金
銀打銀
銅枝能打負心人
天上的星星愛眨眼
敢作敢為的妹子吆
——愛上你
孤筏渡海莫回頭
不負妹妹一片心
自古美人愛英雄
我也願
捨棄性命做好漢
為了你,吼一聲
孤身一人打日本
這些詩,直接繼承了《上邪》、走西口》、《摘石榴》等膾炙人口的民歌的優良傳統。《老婆哭》中:
牛羊為你趕
兔子為你攆
一身正氣壯你膽
吃香的喝辣的
天上雲錦為你裁
雖說現在窮光蛋
白花花的銀子為你攢
為了你掙大錢
不惜鋌而走險
哎哎哎——
你哭哭啼啼做什麼
為何不讓我做個好兒男?
語言多生動、形象。
王長征的詩歌語言是多姿多彩的,自然、個性化、民間性,完全不同於今天詩壇上那些呆板、令人生厭、做作的語言腔調。這樣的作品,還有《九女墳》等,《九女墳》源於民間傳說,寫得行雲流水,一氣呵成,蕩氣迴腸。
王長征是在社會大熔爐里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
他繼承了從《詩經》以來我國優秀的現實主義文學傳統,關注社會、關注現實、關注人民生活,藝術上同樣從我國優秀文學傳統和民歌民謠中汲取養料,發揚光大。
他在詩歌創作上有了質的飛躍。他的道路,揭示出了我國詩歌前進發展中的一些帶根本性的問題,我們的詩歌藝術,應當遵循怎樣的發展道路?是從翻譯作品中尋找出路,還是主要從我國優秀文學傳統、民間文學藝術中尋找出路?從活生生的社會生活中汲取源源不絕的養料?這些都值得我們深思。
王長徵用自己豐富的創作實踐和令人喜愛的動人詩篇,為我們作出了最響亮的回答,因而具有普遍的意義。
(作者簡介:喬延鳳,文藝評論家,原《詩歌報》主編,出版個人作品集十餘部。長期在安徽大學、合肥師範學院、安農大涉外經濟學院、合肥學院、省直電大、安徽新聞出版學院等多所高校兼職從事大學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