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色啄花鳥

啄花鳥科啄花鳥屬動物

純色啄花鳥(學名:Dicaeum concolor):是啄花鳥科啄花鳥屬的一種,體重5-8克,體長64-89毫米。是一種小型啄花鳥。上體橄欖綠色,下體偏淺灰色,腹中心奶油色,翼角具白色羽簇。與厚嘴啄花鳥的區別在嘴細且下體無縱紋。虹膜褐色,嘴黑色,腳深藍灰色。

棲息地包括種植園、亞熱帶或熱帶的濕潤低地林、鄉村花園、亞熱帶或熱帶的濕潤山地林和耕地。一般見於低山開闊的森林地帶以及亦見於林間小道的低矮喬木或傍山公路的行道樹上。留鳥。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期有時亦成小群或與鶯等其他小鳥混群。以昆蟲、植物果實、花、花蜜和種子為食,也吃少量昆蟲、蜘蛛等動物性食物。分佈於印度尼西亞。

形態特徵


純色啄花鳥
純色啄花鳥
純啄鳥雌雄羽似。額、頂枕暗橄欖綠,各羽央較暗呈褐,、額基眉紋淺灰綠。背、肩、腰尾覆羽暗橄欖綠,腰尾覆羽綠稍淺淡,尾羽暗褐具窄橄欖綠羽緣,翅覆羽褐,除初級覆羽,羽緣橄欖綠,飛羽黑褐色,外翈羽緣橄欖綠色。頭側、頰、耳羽和頸側淡橄欖綠色或灰橄欖色。頦、喉、胸和兩脅呈黃綠灰色,腹中部和尾下覆羽淺黃色沾綠色,腋羽淡黃白色,翅下覆羽白色。虹膜暗褐色或灰色,上嘴暗褐色,下嘴鉛灰色,腳暗紫褐色。相似種厚嘴啄花鳥下體白色而具縱紋,體型亦較大。
量:♂-,♀-.;♂-毫米,♀-毫米;嘴峰♂-毫米,♀-毫米;翅♂-毫米,♀-毫米;尾♂-毫米,♀-毫米;跗蹠♂-毫米,♀.-毫米。(註:♂雄;♀雌)

棲息環境


棲息拔米腳低丘陵綠闊葉森林林、側灌叢樹,村寨附近園園。

生活習性


留鳥。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期有時亦成小群或與鶯等其他小鳥混群。性活潑,整天不停的由樹枝低處飛往高處,尤其喜歡在花朵盛開的樹上或喬木的寄生植物上活動和覓食,常光顧寄生槲類植物。性活潑,行動匆忙,常常在一棵樹上啄食幾個漿果后,又急匆匆的飛向另一棵樹,在樹上攀爬和覓食時,常將尾左右來回扭動。不時發出清脆單獨的“chi-chi-chi”聲。
以昆蟲、植物果實、花、花蜜和種子為食,也吃少量昆蟲、蜘蛛等動物性食物。

分佈範圍


分佈於西高止山脈和印度西南部沿海地區。
純色啄花鳥分布圖
純色啄花鳥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3-8月。營巢於樹上,距地高1.5-12米。巢呈梨形,巢質柔軟精緻,通常懸吊在一個小的水平枝杈上,主要由植物纖維、棉花、蛛網、樹葉等等構成,巢口位於巢中部。有時在外面蓋一些綠色苔蘚、蜘蛛卵殼、毛蟲糞便、小塊樹皮和樹葉附在巢外面,營巢由雌雄鳥共同承擔。1年繁殖1窩或2窩,每窩產卵2-3枚,卵白色,大小為13.0-15.9毫米×9.9-11.1毫米。

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註:曾經有4個亞種,后成為獨立物種,其他亞種劃分到普通啄花鳥(Dicaeum minullum)。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