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缺

漢語辭彙

補缺,漢語詞語,拼音是bǔ quē,注音是ㄅㄨˇ ㄑㄩㄝ,意思是補充人員、填補缺額。

詞語解釋


⒈補充人員、填補缺額。
英:fill a vacancy.
⒉在缺位處補上無關重要的人或物。
英:makeweight.
⒊填補缺漏;匡正失誤。
英:fill a vacancy.

引證解釋


⒈修補缺漏。
《管子·四時》:“是故秋三月以庚辛之日發五政:一政曰,禁博塞……四政曰,補缺塞坼;五政曰,修牆垣,周門閭。”
⒉補充缺額。
《史記·蕭相國世家》:“漢王數失軍遁去,何常興關中卒,輒補缺。”
《漢書·西域傳下·渠犁》:“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脩馬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
《人民日報》1982.3.8:“在話劇《武則天》中扮演妙玉的葉露茜突然病倒,導演臨時決定由我補缺。”
《史記·卷四三·趙世家》:”願得補黑衣之缺以衛王官,昧死以聞。”
⒊補救錯失。
《後漢書·伏湛傳》:“柱石之臣,宜居輔弼,出入禁門,補缺拾遺。”
清·蔣士銓《第二碑·尋詩》:“這拾遺補缺非所料,把鬼恨人愆一旦消。”
⒋遞補官職。
清·昭槤《嘯亭續錄·姚中丞》:“凡州縣候補署篆者,皆以彌補虧空之多寡為補缺先後,故人皆踴躍從事。”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八:“余今年亦三十九歲矣,自前年補缺迴避,不復作使星王節之夢想。”
《老殘遊記》第三回:“他的班次很遠,怎樣會補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