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表半里

半表半里

半表半里證,推薦使用小柴胡顆粒即可達到清解里熱的效果。

簡介


● 英文名稱:Half-Exterior Half-Interior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病機

古籍摘選


● 往來寒熱者,邪入軀殼之里,藏府之外,兩夾界之隙地,所謂半表半里,少陽所主之部位。(《傷寒論條辨》)

名詞解釋


● 病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正邪分爭於表裡之間。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半表半里指病變既非完全在表,又未完全入里,病位處於表裡進退變化之中,以寒熱往來為主要表現的病機變化。

半表半里

● 表裡是八綱中辨別病位內外深淺和病情輕重的兩綱。表與里是相對的概念,皮毛、腠理、肌膚等表淺的部位屬表;臟腑、血脈、骨髓等體內的部位屬里。
● 半表半里指病變既非完全在表,又未完全入里,病位處於表裡進退變化之中,以寒熱往來等為主要表現的病機變化。

證候表現

● 半表半里證一般表現為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口苦咽干,心煩,嘔吐,不欲食,脈弦等。

病機析要

● 半表半里證在六經辨證中通常稱為少陽病證,少陽病從其病位上來看,是已離太陽之表,而未入陽明之里,正是在表裡之間,邪正分爭,少陽樞機不利。
● 邪入少陽半表半里之間,正邪交爭,正不勝邪,則惡寒;正勝於邪,則發熱,正邪強弱交替,故見寒熱往來。
● 少陽膽經受病,邪熱熏蒸,膽熱上騰則口苦,津為熱灼則咽干。
● 目為肝膽之外候,少陽風火上騰,所以目為之眩。
● 少陽經脈循行於脅肋,熱郁少陽,經氣不利,故見胸脅苦滿。
● 膽熱木郁,橫逆犯胃腑,胃為熱擾,則食欲不振。
● 少陽木郁,木火上逆,則心中煩擾。
● 膽氣橫逆,胃土必自受侮,胃為邪襲,失其降下之常,而反氣逆向上,所以時時欲嘔。
● 弦脈為肝膽受病,氣機郁滯的脈象。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