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菊

清代曹雪芹的七言律詩

《問菊》是清代小說家曹雪芹所作的七言律詩,是《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林黛玉所作菊花詩。首聯以東籬訪問秋情點題,符合了“問菊”的主題。“喃喃”二字情態畢現。頷聯“孤標傲世偕誰隱”一句,儼然就是林黛玉的寫照。頸聯烘托渲染菊花生長的凄清環境,“寂寞”“相思”四字又最能點示出林黛玉的內心活動。末聯是在菊花中尋求精神寄託之意。

作品賞析


《問菊》,作為小說人物詩,是並不弱於《詠菊》的。詩人把菊花作為知己、知音,於是向它提出了鬱積於心的許多問題。問菊就是問自己,答案也都包含在問題之中。你那樣標高氣逸,傲然獨立於塵世風霜之中,沒人能和你結伴生活。花朵同樣俊秀,你不在春天和百花一起開放、爭妍鬥豔,卻到了深秋才開放。一種深沉的寂寞感,孤獨感撲面而來。這就是覺醒之後的黛玉的心理的深切寫照。可以說,這首詩倒是更深沉地揭示了詩人的精神世界的,單就律詩的格律而言,這首詩是確有可推敲之處的,有的對仗不夠工穩。這和黛玉的“不以詞害意“,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緊”的詩學見解有關。
首聯即直切“問”字,所謂“訊秋情”即問訊菊花的情懷意向。全詩除首聯之外,頷聯、頸聯、尾聯全為問句,問得巧妙,正如湘雲說:“真把個菊花問的無言可對。”林黛玉一再向那寄托在東籬之下的菊花發問,其實是暗喻自己寄人籬下,缺少知音。
下面一連幾個問句,或切合歷史上所形成的菊花之文化品位,或抓住菊花的自然特性,其實都是把菊花當作詩人的一個同類,即將詩人自己的情懷賦予了菊花。所謂問菊,實是自擬。孤標傲世,當然是從陶淵明就給菊花塗染上的文化個性,問“偕誰隱”,答案已經在問句之中,即與菊花相過從的只能是高人隱土。菊花在秋季開放,當然不同於“萬紫千紅總是春”,問“為底遲”,也就是讚美了菊花不趨時不從眾的品性。園圃露水冷清,庭院寒霜凝降,別的花所以不在秋季開放,菊花所以會感到寂寞,但也正因此反襯出菊花的遺世獨立。鴻雁在秋天向南飛走,蛩即蟋蟀,也即將結束生命,這進一步皴染出菊花的孤高。總之這四個問句,實際上就是以問的形式抒寫詩人自己的情懷,也就是對菊花的“移情”故問。
尾聯就把這層意思明白點出:不要感嘆沒有知音,我就是你的好朋友,如果菊花能說話,咱們就好好聊一會吧。但全詩都採用問的口氣,一方面與詩的標題緊扣,另一方面使詩有一種含蓄的韻味。
在這首詩中,輕俗傲世,花開獨遲,道出了林黛玉清高孤傲、目下無塵的品格性情。頸聯 “圃露庭霜”就是《葬花吟》中說的“風刀霜劍”。榮府內種種惡濁的現象形成有形無形的刺激,使這個孤弱的少女整天陷於痛苦之中。“鴻歸蛩病”映襯出她苦悶彷徨的心情。對黛玉來說,舉世可談者只有寶玉一人,然而礙於“禮教之大防”,幾乎沒有痛痛快快地暢敘衷曲的時候。“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這兩句膾炙人口的名句,與其說是有趣的訊問,莫如說是憤懣的控拆。應該說,這首詩十分切合小說中所寫黛玉之性格,第五回所謂“孤高自許,目無下塵”,作者代擬的這首詩傳神地體現了這種特點,同時當然也就關合了黛玉將來“眼淚還債”的寂寞之苦境。

創作背景


曹雪芹將《問菊》寫在了《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里。這回描繪賈府表面上處於最鼎盛的時期。此次活動,由史湘雲和薛寶釵擬定題目,共十二道題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韻,由寶玉、黛玉、寶釵、湘雲、探春等五人自由選題。這回作者讓林黛玉選了其中三道詩題:《詠菊》《問菊》和《菊夢》。在黛玉三首詠菊詩中,寫得新穎別緻,並最能代表其個性。按理說這一首應被評為詠菊詩第一,李紈卻把它評為第二。

作品評價


中國韻文學會會員劉亮《紅樓夢詩詞賞析》:這首詩有種“郊島寒瘦”的氣象。

作者簡介


曹雪芹(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出生於江寧(今南京),內務府正白旗旗鼓佐領下人,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有人認為他是三國時代軍事家曹操的後代。清朝小說家、詩人、畫家,中國長篇名著《紅樓夢》的作者。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了一段錦衣紈絝、富貴風流的生活,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虧空獲罪被抄家,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后移居北京西郊,靠賣字畫和朋友救濟為生。經歷了生活中的重大轉折,曹雪芹深感世態炎涼,對封建社會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認識。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多年艱辛,最終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紅樓夢》規模宏大、結構嚴謹、情節複雜、描寫生動,塑造了眾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藝術形象,堪稱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而逝。關於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