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撲動
心房撲動
心房撲動是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中少見的一種,亦可是房性心動過速發展成心房顫動的過渡階段。器質性心臟病、手術、高血壓等都可導致心房撲動。心房撲動可出現心悸、胸悶、氣促、乏力、胸痛等癥狀,心率過快時可出現黑矇、暈厥。心房撲動應積極進行基礎疾病的治療,可給予藥物、轉復心房撲動、經導管射頻消融術等治療。可合併或併發心房顫動等疾病。及時有效的治療,可明顯改善癥狀,預后與原發疾病的關係密切。
● 心血管內科或內科
● 心房撲動的患者多為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其他因素也可導致心房撲動的發生。
● 心房撲動可發生在各種心臟疾病患者,如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病等。
●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酒精中毒、慢性肺部疾病等也可引起心房撲動。
● 約60%心房撲動患者由外科手術、肺炎、急性心肌梗死等誘發。
● 心臟外科手術形成的心房瘢痕是常見原因。
● 心室率不快尤其是不伴器質性心臟病者,可無自覺癥狀。
● 心室率可達250次/分左右。
● 心室率快者,多有心悸、胸悶、氣促、乏力等,心率過快時可出現黑矇、暈厥。
● 確診心房撲動主要依據心電圖檢查和體格檢查。
● 可通過心電圖的波形,明確診斷。
● 通過查體可觀察到患者的陽性體征,可初步判斷病情。
● 醫生診斷心房撲動主要是依據臨床表現、體征和心電圖來確診的。
● 心室率可達250次/分左右,患者可出現心悸、胸悶、頭暈、眩暈、精神不安、恐懼、呼吸困難等癥狀,並可誘發心絞痛或腦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胸痛、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
● 查體可見快速頸靜脈搏動,多數患者有原發心臟病體征。
● 房撲心電圖上有特徵性代表心房電活動的鋸齒狀的撲動波。具體表現為P波消失,代之以快速而規則的心房撲動波,其頻率在250~350次/分,常無等電位線,多數未經治療的心房撲動,房室傳導比例為2∶1,心室率約為150次/分。
● 心房撲動需與陣發性房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等疾病相鑒別。
● 這些疾病僅通過癥狀表現不易區分,需到醫院就診,請醫生檢查和診斷。
● 醫生會根據臨床經驗、心電圖檢查等結果,排除癥狀相似的疾病,作出診斷。
● 心房撲動主要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能轉復為竇性心律者盡量轉復為竇性心律,預防複發;對不能或不宜轉復者,應控制心室率、緩解癥狀。
● 心房撲動多呈陣發性發作,如發作短暫、癥狀不明顯,可不做特殊處理。
● 病情嚴重者最有效終止心房撲動的方法是同步直流電復律。
● 若電復律無效,或已應用大量洋地黃不適宜電復律者,以心房撲動頻率的115%~130%超速起搏心房,終止心房撲動。
● 可給予伊布利特、維拉帕米、艾司洛爾、胺碘酮等藥物。
● 預激綜合征合併心房撲動者,禁用洋地黃和維拉帕米,應採用直流電復律或靜脈注射胺碘酮迅速終止心房撲動發作。
● 心房撲動消融成功率為90%~100%。
● 心房撲動引起的心悸、胸悶、頭暈、眩暈、精神不安等癥狀,可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 可合併或誘發心房顫動。
● 心室率過快時可出現黑矇、暈厥、心源性休克。
● 心房撲動治療后的效果與病情的嚴重程度、基礎疾病、患者的體質等因素有關。
● 不合併器質性心臟病的心房撲動患者預后良好,心臟結構或功能異常患者的預后取決於基礎疾病和心功能的狀態。
● 積極治療原發病是預防心房撲動的主要措施,如及時治療高血壓病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等。
● 生活規律,可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 應清淡飲食,忌食刺激性食物。
● 多食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避免便秘。
● 穩定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
● 勞逸結合,防治過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