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幽冥鍾亭的結果 展開

幽冥鍾亭

一般指東崖鐘樓

東崖鐘樓又稱“幽冥鍾亭”。建於清同治年間,坐落於鬥雞岩峰頂,1983年重修,為六角形兩層樓閣,底層懸3噸重的巨型幽冥古鐘,有僧人住在亭內,晝夜撞鐘。每當僧人撞鐘祈禱時,鐘聲似在天上轟鳴,震動八方,響徹方圓幾十里。

歷史沿革


東崖鐘樓臨近,有東崖禪寺、觀音庵,九子寺等景觀。觀音庵又稱“天柱庵”,始建於宋,庵內存摩崖觀音大士石刻像,即“飛來觀音”。朝過觀音,繼續前行,可到百歲宮及新建的五百羅漢堂。
幽冥鍾亭
幽冥鍾亭

地理環境


位於東崖禪寺西北側。建於清同治年間,1982年按原貌修復。亭高10米,磚木結構,上下兩層。建築面積20平方米。亭內置萬斤幽冥鍾一座,清同治年間鑄造,當時從山下運到東崖費時兩個月。九華山是“幽冥教主”地藏王道場,故撞幽冥鍾顯示佛山特色,意義重大:一是表明幽冥世界鐘聲不息;二是警醒世人要眾善奉行;三是聞鐘聲迎好運。古有“東崖鐘聲一杵,聲聞九十九峰”之說。對外開放后,九華山佛協恢復了幽冥鍾撞鐘制度,兩名僧人日夜輪流撞鐘,常年不息。現在撞鐘已為時尚,要求撞鐘的遊人和香客排隊等候。海外華人通過手機和程式控制電話聞聽幽冥鐘聲,祈福祈財祈平安。民間云:“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聞鐘聲,心情愉快,諸事順意。鍾亭門前有幅名聯:“八百杵鐘聲撞醒痴夢,五千言慧典參破禪機。”橫批是“佛法無邊”。時代不同了,人們的觀念變化了,現在遊人並不在意和研考這名聯的含意,而是熱心在這裡探古尋幽,觀賞風景,撞鐘和聽鍾既是信仰,也是樂趣。鍾亭雖小,但鐘聲越洋跨海,成為無數信仰者心中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