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宅
一種信仰習俗
凈宅,一種信仰習俗。久病不起或家中遇到不吉之事,便認為家宅不潔凈,需請祭師舉行凈宅儀式。屆時,主人家準備一頭豬、一隻雞、一撮蕎麥和18根柳枝。祭師將柳枝插於門前平地上,將豬、雞放在一旁,一面念經一面掃倒樹枝,認為鬼魔、晦氣便被驅除了。
彝族凈宅
涼山彝族每年家家都要凈宅兩次,以保家宅平安。三月間,一次在農曆八月間,富有者每月一次。伏在農曆四川雷波縣彝族平時祈求家宅平安、人口康泰而作的掖事稱“太平菩薩”。過去在黑彝家族中較為流行,每年約舉行三次。第一次是在農曆二三月間。由主人邀請中摩到家,畢摩將樹枝的權權插在正屋靠大門口的地上,用以招神,有權權的代表燭,無權權者為香。畢摩坐在樹枝的上方,面對大門念經,請山神、畢摩的護法神和家神。請神完畢,畢摩開始念經。繼而先取生羊肉數塊來請山神,又取煮熟之羊心、羊肚、羊腰等三小塊放鹽少許及辣椒,畢摩將之灑潑四方,讓各鬼分享。然後,主人、畢摩、幫忙者分坐屋內屋外聚餐。主人又做一木刻表示鬼,交與畢摩,畢摩對著木刻念道:“今天請了某神某神到這裡來,他們大家咒你攆你,你趕快出去,不難逗留在此!”說畢,將木刻丟出門外,如尖端向外,則表示鬼已離去,否則鬼尚在屋內。如木刻尖端向屋內,畢摩要繼續念咒直至拋出的木刻尖端向外為止。同時,畢摩取一本《招魂經》,站在大門口,依次念主人全家人之名字,招回主人全家之魂。第二次在農曆七月間,儀式如同第一次,祭用犧牲品為羊,富有者用牛,窮者以殺雞代之。第三次在農曆九月問,通常在玉米收穫之後,儀式與第一次同。三次儀式的舉行,日期由畢摩擇定,淘在它人家中進行。送鬼時群起怒吼、狂跳,以助聲威。”
那乃人
這種儀式是與那乃人的萬物有靈觀念聯繫在一起的。他們認為,房子一蓋好,它就不再只是一個建築物,而是一個有生命的物體。房蓋是它的頭,文撐房蓋的10根柱子是它的腿,而靠近房蓋的兩個小窗戶則是它的眼睛。房子的每個單獨部分本身都是神,其中,中央的兩根立往叫“古希校”。整棟房子有一個總神,即叫做往科莫(柱意為房子,科莫即幸福)的幸福神。根據那乃人的宗教觀念,房子堅固與否不是靠組成房架的4面牆和柱子,而是靠保護房子每個單獨部分和包括居民在內的整棟房子的許多“神”。因此,這種“凈宅”儀式不僅是為了“喬遷宴客”,而且也是一次隆重的宗教慶典。
舉行“凈宅”儀式時,必須邀請親族參加。有時也邀請與本氏族有婚姻關係的那個氏族的人。整個儀式通常由老薩滿主持。舉行儀式前,先在新房的兩根古希柱之間置一大案板,擺上用漿呆、大米、小米、大豆等做的各種食品,這是由新房主人事先準備好的在儀式期問敬獻神靈和招待賓客用的。炕上先墊上千草,再鋪一大葦席子於草上,供客人坐卧。此外,在新房的古希柱旁邊的一鋪炕上,還要供上“柱林”像(祖先神)。在拄林像前面,分別插上10泣香,擺上10個碗和3瓶燒酒。碗內分別盛著各種飯和大豆。在柱林像對面的柱子旁邊,再擺上一個插著香的香爐和兩盅燒酒。儀式開始,人們分賓主入座。氏族中年齡最大的人坐在供品旁邊,老薩滿則坐在入口右側的炕上。其他人分別坐在案子兩側和其他鋪炕上。新房的主人先爬上供校林像的炕,抓起一把米飯,塞進柱林的嘴(更正確地說,是糊上它的嘴),再把每種祭品在柱林腳下的炕上撤一點。然後,他依次走到每根古希柱跟前,單腿跪下,禱告說:“拄神啊,願你保佑這棟房子牢固,保佑我們生活幸福,不缺吃缺喝,保佑我們沒病沒災,保佑我們不碰見‘老爺”。在這裡老爺指的是惡魔。禱告完后,主人走到老薩滿跟前,單腿跪下,給他斟上一銀盅馬林果甜酒。薩滿用—‘個指頭蘸酒濺灑兩次,然後把酒喝於,親吻主人的兩頰。之後,主人上炕,在薩滿身後就座。緊接著,女主人再讓一小男孩端著酒,跪著敬給薩滿。薩滿再次用一個子指蘸酒,向四周濺灑。在這之後,客人才開始宴飲。’
那乃人普遍認為,只有經過“凈宅”儀式,新房的居民才能受到房神的保護,住得安穩。
離開墳墓即表明與死者徹底分離,喪家的種種做法都顯示其欲恢復正常狀態,恢復新的家庭秩序。但同時這種分離不可過於急速,以示孝順。喪家首先應於下葬后在墓旁、如果有魂牌還要在魂牌前多次致祭,以後每年還要致祭三次,表明死者依舊是家中一分子。喪主及喪家離開墳地時不得哭泣,不得回頭,也不得加速——比如不得驅馬。
喪主等人返家之前,下人或其他幫手須將一切與喪葬有關的物事除掉。眾人迴轉時,喪棚已然拆除。供物已然歸還,喪服和其他服喪標記要迅速除去——遠親和友人自墳地返回之前即已除去。此舉可抵禦死者的邪氣,以防喪事再臨。只有富人家的喪主及近親服喪時間稍長一些。租來的喪服一向是下葬過後立即歸還。房屋和庭院須徹底清掃一遍,這既是為了打掃衛生,又是為了“除凈”邪魔。
富裕人家由陰陽先生“凈宅”:陰陽先生在院中遍撤五穀、碎葦秸桿,在院門貼上黃紙符,上書“歡樂”、“長生”(克爾油1959:26頁)。有的村子窮人請不起陰陽先生,則在院門掛上“鎮宅符”。喪家在“七十二煞神”四像前叩頭焚香,以求保佑。喪主以紅紙裹秤舵、將其落至醋碗中發出巨響,藉以驅嚇惡鬼。院門之前必須放置—一水盆,每個從葬禮返回的人均要在水中照一下——富人家則用一面鏡子——並在盆沿土:磨一把備好的刀。漢人還要在門前燒草,給每個回來的人一塊糖,人們含著糖跨過草。用這些方法可以驅避從葬禮帶回的邪‘天,使其不得入門。城裡富戶人家還要分糖果,這和糖塊一樣都可以用甜味趕走葬禮的苦味。
凈宅完畢之後,喪家就可以“安心居住,不再恐懼邪物作祟”。為確保死者(以及一切邪氣)都已離家,喪家在死者生前的居室中放置一爐香灰。爐中最遲在第三日須留有人畜的足印,以示死者離去,將來會轉世投胎。如果沒有任何足跡,則亡靈尚未離家。
喪家三日之內不得接客出門。三天之後,“喪氣”方除。家中急須確立新的等級秩序、承認新的家長,這就要將權威移交新人手中。死者的存在及邪氣只是不祥之兆,必須消除,或者在今後的幾周、幾年內用清晰明了的儀俗對它加以引導和控制。這些邪氣和喪事的污穢已通過清掃基本除清了。現今該是家裡吉星高照的時候了:由於墳地風水好,多子多財該兌現了。
彝族
其後重要的日子還有死後第六十日,在乎華民國時期,這一天就可以為父母除喪了。滿人在這一天要在墳前焚一隻帶有兩座橋的紙制綵船。死者乘船就能渡過“奈河”與“血污池”。封建王朝時期,重孝在身的官員可以告假,重孝滿百日後結束。死後百日這天喪家還要上墳燒紙。扣年代,還有人家做周年祭,為亡人燒紙或請和尚念經。富裕人家則大宴親朋好友。大家帶著禮物和份子錢赴宴。林定川對這種在亡人忌日舉行慶祝的做法提出批判,人們不僅飲酒吃肉,也不禁房事。窮人或平民百姓家則由婦女上墳燒紙,哭上幾聲,男人們照常勞作。也只有富人家才為死去的父親或祖父做陰壽,去上墳燒香,供菜磕頭。不過鄉下人也注重三個節日,不光為死者過,活著的人也過。這幾天人們要去修整墳莖,為亡人燒紙或將紙錢放在墳頂,供上飯菜,這就是鬼節、送寒衣和清明節。每年夏天七月十五是鬼節——孤魂野鬼的節日不過鬼節到了中華民國就逐漸為人遺忘,連紙錢都很少燒了。秋率;十月初一為死去的父母送寒衣,人們上墳燒紙,以便父母能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