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保安鄉的結果 展開
保安鄉
浙江省江山市轄鄉
保安鄉位於江山市南端,距市區54千米,東與周村鄉接壤,南與廿八都鎮交界,北與峽口鎮毗鄰,西與廣豐縣十都鄉交界。總面積73.4平方千米,轄12個行政村,63個村民小組。
鄉轄7個行政村,61個自然村,66個村民小組,2013年末總戶數1853戶,總人口6364人,農民人均純收入10895元,共有耕地4684畝,其中水田3841.3畝,山林面積100507畝。
鄉境多丘陵,林木毛竹資源豐富,其中毛竹山總面積佔全鄉林地總面積三分之一以上。全鄉有小(一)型水庫1座,小(三)型水庫兩座,水面面積500畝,主要分佈在鄉所在地三個村,有效灌溉面積0.4萬畝,佔全鄉耕地面積的80.3%。
石鼓溪、蔭壟溪、保安溪、大溪經鄉鎮匯聚廣渡溪入須江,沿線修有205國道和保安公路,貫穿全境。文教衛生方面,全鄉設小學1所,幼兒園若干,鄉衛生院1所。
1950年設保安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73.4平方千米,人口0.7萬人,轄保安、后坂、箬山、西洋、趙宅門、鰲頂、化龍溪、石鼓、龍井、達塢、裴家地、龍溪12個行政村。2000?年,東與周村鄉接壤,南與廿八都鎮交界,北與峽口鎮毗鄰,西與廣豐縣十都鄉交界,人口6658人,轄12個行政村,63個村民小組。2005年末,面積73.4平方千米,人口0.68萬人,轄12個行政村,鄉政府駐保安村170號。
保安鄉位於江山市南端仙霞山脈,東南連廿八都,西接廣豐,北靠峽口,距江山市區54公里,全鄉總面積73.5平方公里。
鄉境多丘陵
石鼓溪、蔭壟溪、保安溪、大溪經鄉鎮匯聚廣渡溪入須江
轄7個行政村,鄉政府駐保安村170號。
轄區詳情 | |
所轄行政區 | 統計用區劃代碼 |
趙宅門村民委員會 | 330881207200 |
西洋村民委員會 | 330881207206 |
裴家地村民委員會 | 330881207210 |
龍溪村民委員會 | 330881207211 |
后坂村民委員會 | 330881207212 |
保安村民委員會 | 330881207213 |
化龍溪村民委員會 | 330881207214 |
66個村民小組,4941人(2017年)。
保安鄉是江山市毛竹之鄉,擁有竹園面積3.5萬畝。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毛竹的經濟效益?他們在新發展毛竹400畝的基礎上,建立14個近500畝的毛竹高效、高產示範基地,以示範帶動提高。同時積極發展竹產品加工業,日消耗毛竹10萬公斤。此外他們拉長毛竹產業鏈,用竹屑種植竹蓀。全鄉現有15戶農戶種植竹蓀,面積51畝,畝產達到70公斤以上。
保安鄉是江山“綠牡丹”茶葉發源地,但品種老化,影響質量。對此,該鄉從仙霞茶場引進27萬株優質名茶,新發展茶園150多畝。他們在實現量的擴張的基礎上,注重提高茶葉品質,打造綠色品牌,鼓勵農戶發展綠色無公害茶和有機茶,確保綠牡丹茶葉產業的健康發展。
竹山總面積近40000畝,佔全鄉林地總面積三分之一以上,人均近6畝,總立竹量500萬株左右,佔全市總立竹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畝均立竹量125株,全鄉98%以上的農戶(約1700戶)參與毛竹山經營,
其中100畝以上的經營大戶21戶。全鄉年均產竹材300萬支,冬筍8萬公斤,春筍160萬公斤公斤左,筍竹產業年產值1360萬元,佔全鄉總產值的9.7%,其中竹山年產值1030萬元,筍竹產業年產值330萬元。
“仙霞化龍”今稱江山綠牡丹茶,為綠茶類古今名茶。北宋文豪蘇東坡譽之為“奇茗”,明代列為御茶。產於浙江省江山市仙霞嶺化龍溪兩側裴家地、龍井等村,因色澤綠翠,形似牡丹,產於仙霞嶺而得名。仙霞嶺位於浙閩交界,主峰海拔1503米,山區林木繁茂,溪水環繞,濃霧瀰漫,雨量充沛,氣候暖和,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豐富。
距市區直線40千米/公路54千米。G3京台高速公路、205國道過境。鄉間康莊公路縱橫交錯,形成了一個完善的交通網路。
郵政通訊便捷,通訊覆蓋佔全鄉面積95%以上。有限電視光纜入戶90%以上。
全鄉設小學1所,幼兒園若干,鄉衛生院1所。
保安鄉歷史文化悠久,這裡有浙江群山之祖—仙霞嶺、“海上絲綢之路”陸路—仙霞古道、“中國古代是大名關”“東南鎖鑰,入閩咽喉”—仙霞關、“世界諜王”—戴笠密宅,它們共同孕育了保安乃至江山的獨特歷史文化。保安仙霞嶺下的仙霞古道是江山市現存古道中最完整的一段。
在這裡,留有歷代過往騷人墨客高昂激越、清秀雋永的詩文,在這裡,歷代戰事不數勝數,可以想象昔日仙霞古道的烽火瀰漫、騷風血雨。轄區內有仙霞關、戴笠故居、石鼓國家級森林公園、石鼓湖、敖頂李氏宗祠及慕仙橋等眾多風景名優古迹,其中仙霞關景區經過修繕后重建了蕭蕭亭、茶樓、黃巢像、關帝廟、觀音閣、古炮台等景觀。2013年共完成遊客接待量9.9萬人/次,門票收入首次突破297.5萬元,創歷史新高。
2008年,仙霞關—戴笠密宅被評為江山市三大核心景區之一。2010年,成功創建國家3A景區,並被浙江省評為省旅遊強鄉。
戴笠別墅
著那鋪石古路走過橫卧的烏塘山,古名阿塘山,山中有一塘。戴笠弟戴春搒曾在此凌水背山築別墅,門額親手題曰“海闊天空”,並以其三年私塾功底,及其在三和丰南貨店做學徒時期練就的一手絕佳毛筆字自詡超過千年一出的諸葛武侯,將烏塘山更名為卧龍崗。
樹德中學舊址
與別墅隔水相望是一圍石牆中的樹德中學舊址。浙閩贛三省莘莘學子曾相聚於此識文斷字、學文懂理。甚至有許多畢業后就被戴笠拉入軍統,積沙成塔最終成就江山軍統幫。
據說戴笠親衛隊還經常在操場比試槍法,而抗戰期間戴笠本人還在該校面對眾學子與百姓發表過激情澎湃的抗日演講。
社公殿
即保護一方的土地廟。舊時但凡沿古道經過要入古鎮必先拜祭土地公、土地婆。社公殿正對著慕仙橋。慕仙橋始建於明代,民國十三年(1924)被山洪沖毀,由戴笠堂兄戴春陽負責籌資修建,並立碑紀念。戴笠外祖父藍升旺亦捐資出力。其命名除了仰慕史稱東南鎖鑰的仙霞雄關,還寄託了一個進步者對民主革命先行者孫逸仙的景仰。
慕仙橋
該橋造型簡樸,西南走向,單拱如一彎新月高掛保安溪上。橋面路心及邊用條塊青石鋪砌,其餘配以鵝卵石。橋面西側設有八字台階,南側為落坡,與溪兩岸蜿蜒古道貫通。橋側古藤纏繞如綠瀑垂空,其下溪石崢崢流水潺潺,石壁上尚存春陽手題“放生潭”三字,既為積德求福又起勸誡禁漁護魚保護生態之意。
慕仙橋西側百年古松幾經滄桑,歷經古橋消亡、復生,尤挺拔葳蕤,遠望東如龍首望月,西似鳳尾蘇展,一派龍鳳呈祥景象。老人云,此松龍頭鳳尾應是此地出龍生鳳之兆。松下保安戴氏始祖啟明公曾遇一測字先生告之“得此地者昌”,啟明公遂安家於此,譜曰“不數傳,而苗裔漸藩”。
戴氏祖宅
始建於清嘉慶年間,由仙霞戴氏始祖戴啟明建造,距今已有兩百餘年歷史。祖宅制式為三開間二進一大天井加兩側五開間二天井,佔地面積928平方米,是頗具代表性的江山典型清代民宅。
從風水學的角度看是“山環水抱”的風水寶地。其南對仙霞關,北倚塢塘山,東望雞公石,西鄰鰲頂山,側有保安溪如玉帶環繞,迎門層疊山巒如元寶展現,是典型的“富貴雙全”風水地理格局,天造地設之吉地子孫後代當大顯大貴。
張冠夫舊居
張冠夫原名張裕榮,號袞甫,原是上海商務印書館職員,曾長期接濟戴笠,戴笠得勢后追隨戴笠左右,是戴笠聯絡站成員,一般人以“軍統元老”稱之。
上海“八.一三”抗戰以後,任蘇浙行動委員會交通通訊組長,后升任軍統局五處(管經濟)少將處長,解放前赴台,是戴笠表妹王秋蓮的丈夫。改革開放伊始,即回大陸定居,在保安初中及江中皆設立獎學金支持家鄉建設。
毛鍾書舊居
簡樸老屋粉牆青瓦、一層加閣樓、花木疏影搖曳在四方天井中,為毛鍾書舊居。毛鍾書為國民黨軍隊少將,參加軍統后,一直在戴笠左右,任軍統局秘書,曾任保密局一處副處長、南越站站長,奉命去長沙監視程潛,破壞起義。赴台後任保密局香港區區長,后升任國防部情報局第三副局長。他既是毛人鳳的本家,其母藍蓮梅系戴母藍月喜的侄女又與戴笠是親戚,是個具有雙重關係的中間型人物。
百年老校
越過保安老橋,百年老校保安小學就坐落於橋南。該校創辦於宣統末年(1911),校名為仙霞區初等小學堂,校址設在水口殿。1933年至1934年改名為模範小學。1939年改名為私立樹德小學,校址設水口殿、戴氏宗祠兩處,校長戴笠,學校不收學雜費。1946年下半年至1949年上半年改名為私立雨農小學。1949年全國解放后改名為保安小學分部。1952年上半年改名為保安小學至今。
2021年4月,保安鄉入選2021年度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