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召喚

2003年Activision發行單機遊戲

《使命召喚》(Call of Duty)是一款由Infinity Ward開發,動視公司發售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是《使命召喚》系列的第一部作品。

該作於2003年10月29日發售,登陸PC、Xbox、PS2等平台。

《使命召喚》包含兩部資料片,分別是《使命召喚:聯合進攻》與《使命召喚:決勝時刻》。

背景設定


《使命召喚》採用了再次強化過的Quake III引擎,因此在畫面表現上,可以達到驚人的效果,例如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引擎完美的表現出大批士兵玩家搭船渡河、領取彈藥進攻紅場的畫面。美軍於聖梅爾格利斯村莊中,破壞德軍的火炮陣地、巴斯通的雪地奮戰等場景。而在爆炸,破損的城市、人物動作等視覺效果上更是可圈可點,當玩家遭到炮轟或者炸彈引爆時,玩家的角色甚至瞬間失去意識,視線模糊一陣子。
另外由於戰爭陣營設定有三個陣營,因此戰場場景更幾乎橫跨歐洲,從西戰線的諾曼底區、奧地利、比利時巴斯通、德軍提爾皮茲號戰艦,德軍水壩、斯大林格勒及柏林攻防戰等等場景,囊括的類型從村莊平原,雪地,城市、橋樑防守及基地內近距離作戰等,而在遊戲的進行方式上,遊戲中更安插了許多故事橋段,讓玩家有機會可以進行汽車追逐戰、狙擊戰、防空火炮,甚至駕駛著蘇聯T-34坦克,於雪地上將德軍裝甲部隊一一擊毀。緊湊且合理的故事安排與作戰方式,讓玩家一定會真正融入角色,欲罷不能,唯有看到蘇聯軍旗插上德國國會大廈屋頂的那一刻,才能讓玩家感到一種得勝后的滿足和見證歷史的激動。而在多人聯機部分,由於參考了之前的製作經驗,製作小組也製作不少新變革,傑出的場景加上新多人聯機玩法,又將引起玩家於網際網路上的一陣廝殺。
遊戲中可以步行或者駕駛著一些交通工具作戰。有些關卡中可以使用坦克,操作很簡單,很像Digital Illusions很受歡迎的多人射擊遊戲Battlefield1942中的坦克的操作。只要通過WASD或者方向鍵以及用滑鼠來進行駕駛員和炮手的工作,就像Battlefield1942中一樣,當指揮炮塔射擊的時候,炮塔中的炮彈是沿著一定的弧度飛射出去的。同時,玩家車上的那些由電腦控制的配備著機關槍的夥伴會自動地消滅那些擋在玩家路線上的敵人的步兵。坦克並沒有嚴格地受到物理學的控制,因此玩家可以很容易地對坦克進行一些上下傾斜的調整。不幸的是玩家不能離開坦克步行(因此,玩家也就沒有辦法跑出坦克去偷取另一輛坦克),但是遊戲開放的製作者可能會為玩家製作一些有趣的遊戲模式來給玩家一些自由,如果我們夠幸運的話。
遊戲中的場景取材了很多電影大片,如《兵臨城下》《碧血長空》(最長的一天)等,將經典的歷史鏡頭在遊戲中得以再現,為了讓更多的玩家從遊戲中體會到戰場的殘酷和慘烈,以及歷史代入感。總之,《使命召喚》是同時期二戰遊戲中的佼佼者,也為系列的未來奠定了良好的聲譽基礎。
使命召喚
使命召喚
開發背景
《使命召喚》由Activision所製作,該製作公司的製作成員大部分來自之前的2015工作室。該工作室創造了《榮譽勳章:反攻諾曼底》。即便《榮譽勳章》已經是套相當不錯的產品,不過由於該計劃結束后,2015即與EA分道揚鑣,而其中直接參與製作該產品的小組,則另行成立了Infinity Ward,將許多原本於最初遊戲中沒有做到,或者是覺得表現得不夠真實的部分重新規劃,而這項成果產品即是《使命召喚》的誕生過程。

遊戲特性

如果是戰爭電影迷、甚至戰史迷,都會發現所謂的戰爭、大部分的狀況,都應該是由一群弟兄一起奮戰所達成的,不論成果是成或敗,不管發生在哪一個陣營、不管發生戰役的地點,絕對都是一群士兵所一起努力的成果。但是反觀現今大部分第一人稱戰爭遊戲,甚至是即將上市的產品,都是好萊塢式的一人英雄,由玩家自己一人,扛著一堆重武器、深入敵軍陣營,完成所有任務,並不能讓玩家真正感受戰爭真實的慘況。而在《使命召喚》系列中,Infinity Ward想儘可能呈現的戰爭現實,同時依據陣營的差異,部隊不只是制服武器的差異,更包含戰法及武器補給的差異。玩家將於《使命召喚》中扮演美軍、英軍以及俄軍,相較於三個陣營,玩家會發現美軍101空降師的西部牛仔式的戰法與同胞間的相互支持。英軍陣營中,玩家扮演的則是菁英小隊式的行動方式,當然也包含死守橋樑的壯烈與英式武器的特殊之處。轉到了蘇聯,玩家會感受的,絕對會是大敵當前中,小士兵生命的低賤與蘇聯武器的嚴重不足,另外還有東部戰線中,斯大林格勒的殘破與T-34戰車對第三帝國的震撼。
藉由《使命召喚》,玩家會真正感受到,一個生命在大戰中的脆弱,腦中閃過的念頭,不只是達成任務、為國家盡一份本分,甚至只是如何存活下去而已。

角色設定


主角

名稱所屬陣營
馬丁美國
中士莫迪
中士伊文斯英國
上尉普萊斯
列兵艾利克斯蘇聯

物品道具


手槍

中/英文名稱陣營
勃朗寧M1911(柯爾特.45)
韋伯利左輪
托卡列夫TT-33
盧格P08

衝鋒槍

中/英文名稱
M1A1湯姆森
Sten
斯登
消音型斯登英一
PPSH41
波波沙41
MP40

自動步槍

中/英文名稱
BAR1918
勃朗寧自動步槍
STG44/MP44
FG42

步槍狙擊槍

中/英文名稱
M1加蘭德
M1A1卡賓槍
春田M1903
李·恩菲爾德
莫辛納甘91-30
SVT-40
毛瑟KAR98K
G43

機槍

中/英文名稱
M1919DP28
M2MG42
布倫ZB33MG34

火箭筒

中/英文名稱
M1A1巴祖卡鐵拳火箭筒

手雷

中/英文名稱
M2破片手雷RGD-33手雷
MK1手雷M24手雷

發售版本


使命召喚:聯合進攻
中文名稱:使命召喚:聯合進攻
英文名稱:Call of Duty:United Offensive
機種平台:PC
遊戲類型:第一人稱射擊(FPS)
遊戲簡稱:COD:UO
發行時間:2004年9月14日
製作公司:Gray Matter Interactive/Pi Studios
發行公司:Activision
遊戲簡介:《使命召喚:聯合進攻》保留了原來的遊戲結構,玩家將會扮演美國、英國和蘇聯三國的士兵,完成10項以上的任務。開始時,玩家將會在美軍陣營中參加巴斯通戰役,防禦德軍的反攻(有著名的2ss裝甲師),接著,玩家成為英國皇家空軍,在B-17轟炸機編隊中轟炸荷蘭並執行敵後特種破壞,最後玩家將加入到蘇聯軍隊,參加二戰最大的坦克大戰--庫爾斯克戰役。遊戲中的人物樣貌與原作也是大同小異。
遊戲中的地圖比原作多了許多,同時增加了多人同時編輯地圖的功能。遊戲擁有10多項單人任務和9副多人模式地圖,為玩家提供了不同的戰鬥經歷。在英國軍隊B-17轟炸任務中,轟炸機被德國的AA高射炮擊中和戰機包圍,飛行員通過廣播發出求救信號。接到求救信號后,玩家立刻調校高射炮向敵人的戰機開火。這場戰役的進程是根據玩家擊中的飛機數量發展的。如果飛行員和同伴被擊中了,玩家就可以接替他們的位置,駕駛飛機或者控制炮火。再此之前,玩家要進行一些干涉或者武器的維修等工作。在庫爾斯克戰役,玩家扮演蘇聯的士兵防禦德國的反擊。玩家坐在運送部隊到前線的坦克上,四周都是戰友們。戰鬥機在天空中飛翔,遠處不斷傳來爆炸的聲響。這一切將讓玩家置身於戰爭中心,成為戰爭的一部分,而不是旁觀者。
遊戲將以二戰三大歷史性轉折為基礎展開,此外,故事之間使用了一些強制性的跳躍,因此玩家必須全神貫注才行。總的來說,英國,蘇聯和美國的戰役都是持續數周的完整的戰役。如果英國軍隊的轟炸任務不符合總的要求,那麼餘下的英國軍隊任務就會參與到了西里里的入侵戰役。美國軍隊進行的是生死攸關的防禦戰役,而蘇聯軍隊進行的是庫爾斯克戰役,而這些戰役是相互連貫的。
相比於《使命召喚》,《使命召喚:聯合進攻》有三種新多人模式,包括坦克戰和奪旗。遊戲還包括一個狙擊守衛戰,玩家必須奪取和控制咽喉地帶,來防止敵人部隊的進攻。舉個例子,如坦克戰,我們花了大量時間來保證遊戲的平衡性,此外在這種模式中加入了新武器,包括88毫米高射炮和炸藥包等。此外,這款資料片還有新的武器出現,如噴火器。新武器中玩家將能使用輕型機關槍,玩家能夠撿到子彈並把機關槍架設到需要的地方,然後開火。手榴彈的威力增強了,從而進一步提高遊戲的真實性和強度。
至於聲音效果方面,開發者們把聲音效果提高到了新的水平。炮兵團震耳欲聾的聲音不停地環繞在耳邊,此外MG-42非同凡響的聲音,士兵們的尖叫聲,坦克行走的聲音以及炮火的聲音交織在一塊,讓人如同處身於硝煙四起的戰場中。
使命召喚:決勝時刻
《使命召喚:決勝時刻》封面
《使命召喚:決勝時刻》封面
中文名稱:使命召喚:決勝時刻/使命召喚:尖峰時刻
英文名稱:Call Of Duty:Finest Hour
機種平台:Play Station 2/Xbox/Nintendo Game Cube
發行日期:2004年11月16日(PS2美版)/2004年12月03日(PS2歐版)
遊戲類型:第一人稱射擊(FPS)
遊戲簡稱:COD:FH
遊戲製作:Spark Unlimited
遊戲發行:Activision
遊戲簡介:《使命召喚:決勝時刻》對應平台為PS2、XBOX和NGC,不過該作並非PC版的移植作,而是一款原創新作,遊戲採用全新故事劇情,全新角色,全新關卡和新的戰役。本作由Spark開發,Activision發行。Spark發布了本作中駕駛坦克炮轟機場的一段任務,展示出本作精彩而火爆的畫面。
雖然是一款原創新作,Activision宣稱本作將會保留PC版的精髓。《使命召喚》的理念是“在戰爭中沒有孤膽英雄”,PC版該作最大的特點就是帶給玩家真實的二戰感覺,玩家在遊戲中要與戰友緊密合作才能過關。在《使命召喚:決勝時刻》中,Spark希望讓遊戲中那些NPC士兵更具人性化,他們的面部表情將會非常逼真。按照以往的做法,製作逼真的面部表情是非常耗時的技術過程,不過Spark的CEO Craig Allen有自己的一套,他們請來了經驗豐富的Jim Henson Interactive為本作製作更加逼真的人物表情。
本作將會採用最新的Henson Digital Performance System製作人物表情,JHI設計的非常精巧的巨型人偶模仿人物表情,這些木偶的眼睛、嘴、臉頰等部位都可以控制,通過專業人士的操作會表現出非常逼真的面部表情,通過感測器后及變成3D模型的人物表情。通過這種方式,製作組可以非常省事的捕捉大量的人物面部表情,而在此之前要用好幾天的時間才能捕捉一分鐘的動作。使用HDPS只要一分鐘就可以搞定。同時由專業木偶操作者控制的人物表情將比真人表情更加生動。

遊戲評價


作為整個系列的開山作品,使命召喚採用了強化過的重返德軍總部引擎,在當時可以說是跨時代的畫面進步,達到了驚人的效果。在遊戲中,引擎完美的表現出大批士兵玩家搭船渡河、領取彈藥進攻紅場的畫面。破損的城市、人物動作等視覺效果上更是可圈可點,當玩家遭到炮轟或者炸彈引爆時,玩家的角色甚至瞬間失去意識,視線模糊。各種良好的表現與出色的射擊手感,顛覆了玩家對傳統第一人稱二戰遊戲的傳統觀念。(IGN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