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綜合性學院
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是一個集工科、理科與管理類專業於一體的綜合性學院,由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土地科學學院、原武漢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和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系環境工程專業於2001年1月3月合併組建而成。
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橫跨測繪科學與技術、地理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公共管理4個一級學科,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學院。擁有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2個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地理學、環境科學與工程),1個湖北省二級重點學科(土地資源管理);7個碩士點和7個博士點(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土地資源管理、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6個本科專業;1個國家理科人才培養基地;擁有和共享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現有本科生1400餘名,碩士研究生近400人,博士研究生120餘人。
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學院建有全國一流的教學實驗中心,實驗室面積4000多平方米,分為環境生物實驗室、環境化學實驗室、環境工程實驗室、土地信息工程實驗室、地理實驗室、地理信息實驗室、數字地圖製圖實驗室、圖形圖像輸出室、網路中心機房、網路工作站、大型儀器室。
擁有“數字製圖與國土信息應用工程”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地理信息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湖北“生物質資源化學與環境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2009年1月19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在其網站發布《學科評估高校排名結果》(2007-2009),該院各學科排名成績喜人。其中地圖製圖與地理信息工程專業所在的測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排名全國第一,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所在的公共管理學一級學科排名全國第一,地理學一級學科排名全國第六。此外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排名也在前列。
研究方向
一、全數字化地圖製圖理論與技術
二、數字地圖資料庫建庫技術
三、電子地圖技術
四、專業地理信息系統技術
五、土地規劃、評價與整理技術
六、循環經濟與工業生態學研究
七、分子毒理學與環境化學污染物的生物修復研究
八、生物質廢棄物資源化與醫藥、化工、功能材料的開發與應用研究
九、水、氣、固體廢棄物污染控制工程技術研究
十、腐蝕與環境電化學技術研究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
一、專業代碼、名稱
專業代碼:070703
專業名稱: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
二、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從事科研或教學工作,能在城市、區域、資源、環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礎設施和規劃管理等領域從事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統高級專門人才。
三、專業特色和培養要求:
本專業具有測繪學、地理學、土地科學及環境科學等綜合背景,兼有理工結合的複合性專業特色。學生主要學習地理信息系統和地圖學、遙感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具有地理信息系統研究、設計與開發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計算機科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開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了解相鄰專業如地理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測繪工程等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了解國家科學技術政策、知識產權、可持續發展戰略等有關政策與法規;
5.了解地理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地理信息系統產業發展狀況;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四、學制和學分要求:
學制:4年。
學分要求:152學分。
五、學位授予
理學學士學位。
六、專業主幹(核心)課程:
學科平台課程:自然地理、地貌學、經濟地理學與區域規劃、數字測圖與GPS、數據結構、資料庫原理、遙感技術及其應用。
其他主幹課程:人文地理學、數字地圖製圖原理、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地理信息系統工程設計等。
七、雙語課程
地理信息系統原理(Principles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
空間資料庫原理(ElementsofSpatialDatabase)
八、主要實驗和實踐性教學要求:
地理綜合實習2周
數字測圖與GPS實習2周
數字地圖製圖原理課程設計4周
地圖設計與編繪課程設計2周
遙感技術及其應用實習2周
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課程設計6周
畢業設計14周
九、畢業生條件及其它必要的說明
達到學校規定的畢業生必須具備的條件.
土地資源管理
一、專業代碼、名稱
專業代碼:110304
專業名稱:土地資源管理(LandResourceManagement)
二、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現代經濟理論、土地管理基本知識和3S技術,熟悉我國土地管理方針、政策、法規的高級專門人才。能從事地籍測量、
地籍地政管理、土地分等定級估價、土地利用規劃、房地產經營管理等實際工作以及地籍管理信息系統、土地信息系統及其他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
研製、應用等技術工作,並能將測繪技術、遙感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系統工程、GIS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運用到相關科技領域。
三、專業特色和培養要求
專業特色:以土地信息技術和地籍技術為特色,將測繪、遙感、信息技術與土地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相結合。
培養要求:掌握土地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測繪技術、遙感技術、計算機技術、3S技術等現代先進技術;熟悉國家有關土地利用與管理及
可持續發展方面.
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具有從事地籍測量、地籍地政管理、土地分等定級估價、土地利用規劃以及土地信息系統開發、研製、應用等技術工作的
基本能力。
四、學制和學分要求
學制:4年
學分要求:150學分
五、學位授予: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六、專業主幹(核心)課程
地籍測量學、土地信息系統、土地經濟學、土地管理概論、土地評價、土地利用規劃、地籍管理學
七、主要實驗和實踐性教學要求
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實習4周
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課程設計2周
地籍測量學課程設計5周
土地評價課程設計3周
土地信息系統課程設計4周
土地利用規劃課程設計4周
畢業設計16周
八、畢業生條件及其它必要的說明
達到學校規定的畢業生必須具備的條件。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一、專業代碼、名稱
專業代碼:070702
專業名稱: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二、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及行政部門等從事科研、教學、資源開發利用與規劃、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三、專業特色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和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地圖學知識進行資源環境規劃、管理、開發利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管理的基本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一定的教學、研究、開發和規劃管理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
3.了解相近專業如地理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了解國家科學技術、知識產權等政策,熟悉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戰略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5.了解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四、學制和學分要求
學制:四年
學分要求:公共基礎課:(必修)59.5學分
(選修)0學分
專業基礎課:(必修)21學分
(選修)21.5學分
專業組:10學分
任選課:16學分
實驗和實習:(必修)8學分
畢業論文:8學分
總計:154學分
五、學位授予
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六、專業主幹(核心)課程
自然資源學、環境地學、地質地貌學、經濟地理學與區域規劃、數字地圖製圖、環境科學原理、生態環境規劃、土地資源規劃與設計、環境化學、環境管理信息系統、城市規劃原理、城市環境分析、自然災害學、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七、專業主要實驗
地理學綜合實習、數字測圖、數字地圖製圖、環境管理信息系統實驗、土地資源規劃設計
八、實踐性教學環節安排
包括室內與野外實習、生產實習、畢業論文等。
九、畢業生條件及其它必要的說明
學生畢業時必須符合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基本要求,修滿規定的學分數,畢業論文通過答辯。畢業時必須獲得國家英語四級證書,才能獲得學位證書。
地理科學
一、專業代碼、名稱
專業代碼:070701
專業名稱:地理科學
二、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業單位及行政部門等從事科研、教學、管理、規劃與開發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三、專業特色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地理科學、地理信息系統和遙感技術應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的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掌握運用地圖遙感及地理信息系統與資源環境實驗分析的基本技能並初步具備在本專業領域從事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的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
3.了解相近專業如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熟悉國家科技政策、知識產權等有關法規;
5.了解地理科學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四、學制和學分要求
學制:四年
學分要求:公共基礎課:(必修)59.5學分
(選修)10學分
專業基礎課:(必修)23學分
(選修)19學分
專業組:8.5學分
任選課:15學分
實驗和實習(必修)10學分
畢業論文:8學分
總計:153學分
五、學位授予
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六、專業主幹(核心)課程
地球科學導論、自然地理學、現代地貌學、環境演變、經濟地理學與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原理、人文地理學、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數字地圖製圖、遙感技術與應用、地理信息系統、可持續發展導論等。
七、專業主要實驗
地質學實驗、地貌學實驗、地圖製圖實驗、數字測圖實驗、遙感圖像處理實驗、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地理綜合實習等。
八、實踐性教學環節安排
包括室內與野外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10~32周。
九、畢業生條件及其它必要的說明
學生畢業時必須符合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基本要求,修滿規定的學分數,畢業論文通過答辯。畢業時必須獲得國家英語四級證書,才能獲得學位證書。
環境科學
一、專業代碼、名稱
專業代碼:171401
專業名稱:環境科學
二、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及行政部門等從事科研、教學、環境保護和環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三、專業特色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環境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接受系統的環境科學方面的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環境管理的基本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一定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掌握環境污染控制與生物治理的基本知識、環境監測與環境質量評價的方法、以及環境規劃或管理的基本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環境科學與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熟悉國家環境保護、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可持續發展,知識產權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5.了解環境科學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環境保護產業的發展狀況;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四、學制和學分要求:
學制:四年學分要求:公共基礎課:(必修)59.5學分
(選修)10學分
專業基礎課:(必修)40學分
(選修)18學分
專業組:(必修)12.5學分
(選修)12學分
畢業論文:8學分
總計:160學分
五、學位授予:
理學學士
六、專業主幹(核心)課程:
生態學、環境學、環境化學、環境生物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學、環境質量及評價、環境管理與環境法、環境信息系統等
七、專業主要實驗:
生態學實驗、環境工程學實驗、環境化學實驗、環境生物學實驗、環境監測實驗、環境信息技術實驗等。
八、實踐性教學環節安排:
結合自然地理學、生態學、環境工程、環境監測等課程進行教學實習,到有關環境保護的生產、科研、監測部門進行野外和現場的生產實習、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九、畢業生條件及其它必要的說明:
學生畢業時必須符合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基本要求,修滿規定的學分數,畢業論文通過答辯。畢業時必須獲得國家英語四級證書,才能獲得學位證書。
環境工程
一、專業代碼、名稱
專業代碼:081001
專業名稱:環境工程
二、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能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保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學校等從事科學研究與教學、技術開發、工程設計施工、規劃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環境工程學科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三、專業特色和培養要求
本專業以無機與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工程力學、微生物學等理論知識為基礎,要求學生重點掌握環境污染控制原理、污染物治理技術和工程設計等系統的環境工程專業理論知識,並熟練掌握外語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具有從事環境工程領域的科學試驗與研究、專業教學、工程設計和管理規劃方面的全面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掌握無機和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工程力學、工程製圖、微生物學、電工電子學等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雜訊污染控制工程、清潔生產及廢物資源化技術的基本原理和工藝技術方法,具有工藝研究和工程設計的能力;
具有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環境規劃和管理的能力;
了解環境科學和技術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掌握計算機原理及應用、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
嫻熟的外文文獻閱讀和熟練的外語聽、說、寫的能力。
四、學制和學分要求
學制:四年
學分要求:公共基礎課:(必修)59.5學分
(選修)10學分
專業基礎課:(必修)29.5學分
(選修)16學分
專業組:10學分
任選課:19學分
實驗和實習(必修)8學分
畢業論文:8學分
總計:160學分
五、學位授予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六、專業主幹(核心)課程
無機和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工程力學、工程製圖、環境工程學、環境工程微生物學、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雜訊污染控制工程。
七、專業主要實驗
環境工程學實驗、水污染控制工程實驗、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實驗、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實驗、環境工程微生物實驗。
九、畢業生條件及其它必要的說明
學生畢業時必須符合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基本要求,修滿規定的學分,畢業論文通過答辯。畢業時必須獲得國家英語四級證書,才能獲得學位證書。
學院先後獲得教學改革成果獲國家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6項,有1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本院學生獲全國“挑戰杯”競賽一等獎1項,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國際數學建模競賽優秀獎1項。科研項目涵蓋了國家973、863、攻關項目等各類計劃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等,橫向項目呈級數增長態勢,科研經費2007年接近2800萬。近年來,學院先後獲得國家級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0項。
學院與美國、俄羅斯、法國、挪威、日本等多個國家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並同荷蘭國際ITC、法國里爾科技大學等國外高校和研究機構聯合培養碩士和博士。學院先後主辦和協辦國際學術會議和國內會議多次,同時派出40餘位教授和博士參加多個重要國際學術會議並大會發言或提交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