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各一方

成語

天各一方,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tiān gè yī fāng。出自《古詩四首》。

意思是指各在天底下的一個地方。形容相隔極遠,見面困難。

在句徠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形容兩地相距遙遠。

釋義


指徠各在天底下的一個地方。形容相隔極遠,見面困難。

出處典故


漢 蘇武《詩》之四:“良友遠別離,各在天一方。”后以“天各一方”謂分離后遠隔兩地。清沈復《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今則天各一方,風流雲散。”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天涯海角、咫尺天涯、日東月西、山南海北、千里迢迢、天南地北、山陬海澨。

反義詞

薈萃一堂、一衣帶水、形影不離、近在咫尺、久別重逢、耳鬢廝磨、難解難分、舊雨重逢、難分難解。

用法搭配


例句

戰亂使他們 妻離子散,天各一方。
唐 李朝威《柳毅傳》:錢塘季父論親不從,遂至睽違。天各一方,不能相問。父母欲配嫁於濯錦小兒某。遂閉戶剪髮,以明無意。雖為君子棄絕,分見無期。而當初之心,死不自替。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備自關外得拜君顏,嗣後天各一方,不及趨侍。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計取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先生此去,天各一方,未知相會卻在何日。

用法

作謂語、賓語;形容兩地相距遙遠

英文翻譯

live far apart from each 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