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桃殺三士

二桃殺三士

二桃殺三士是中國古代一則歷史故事,最早記載於《晏子春秋》,后演變成成語,表示用計謀殺人。

該典故出自於《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十五》。根據原文所述,春秋時代齊景公帳下有三員大將: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他們戰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驕,晏子為避免造成未來可能的禍害,建議齊景公早日消除禍患。

釋義


將兩個桃子賜給三個壯士,三壯士因相爭而死。比喻借刀殺人。

典故


比喻施用陰謀殺人。春秋時代,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是侍衛齊景公的三個勇士,都能力搏猛虎。有一次,齊相晏嬰從他們身旁走過,他們卻毫無禮貌。晏嬰很生氣,對齊景公說,我聽說賢明之君蓄養的勇士,對上應當深明君臣大義,對下應當懂長幼之禮,對內可以制止暴亂,對外可使敵人聞風喪膽。這樣,上面作國君的讚賞他們的功勞,臣民百姓也佩服其勇,因而他們才位置尊榮,俸祿優厚。現在您所蓄養的這幾個猛士,對上不懂君臣大義,對下不懂長幼之禮,對內不能制止暴亂,對外不能鎮懾敵人,都是一些危害國家的人,乾脆把他們除掉算了。齊景公擔心他們勇猛難制,無法除掉。晏子為齊景公設計,請齊景公賜給他們三人兩個桃子並要他們各自表功,計功食桃。公孫接嘆息道,晏子真是個聰明人,他讓我們計功食桃,不接受桃,顯得不勇敢;接受了,又桃少人多。看來只好這麼辦了。便自陳功勞說,我為國君殺過野豬,又親自和猛虎相搏鬥,象我這祥的功勞,恐怕無人可比,可以吃桃子了吧!說完就拿起了一個桃子。田開疆隨即說,我手執兵器兩次打敗敵人,象我這樣的功勞,也可以單吃一個桃子吧!隨即也拿了一個桃子。古冶子說,我曾護送國君橫渡大河,遇到一隻兇猛的大黿,那個傢伙把國君的一匹馬拖入水底。當時,我潛下水底,一氣追了九里路,才殺了那隻大黿。象我這樣的功勞,也可以單獨食用一個桃子吧!你們為什麼不把桃子交出來。說話之間,便抽出寶劍,要和公孫接、田開疆搏鬥。公孫接、田開疆說道,我們不如你勇敢,功勞也沒有你大,如果佔據桃子不交,顯得貪婪;為此還有臉活著,就顯得不勇敢了。便交出桃子、拔劍自殺。古冶子見狀道,兩個夥伴自殺,只有我活著,這是不仁;侮辱別人,自己誇耀自己,這是不義;悔恨自己的言行而不去死,這是懦弱。當然他們二人同食一桃也可以,我獨得一桃也應該。於是放下桃子,也引劍自殺了。
【出典】: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聞。晏子過而趨,三子者皆不起。晏子入見公曰:‘臣聞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義,下有長率之倫,內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敵。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祿。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無君臣之義,下無長率之倫,內不可以禁暴,外不可以威敵,此危國之器也,不若去之。’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晏子曰:‘此皆力攻勍敵之人也,無長幼之禮。’因請公使少饋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計功而食桃?’公孫接仰天而嘆曰:‘晏子,智人也,夫使公之計吾功者,不受桃是無勇也。士眾而桃寡,何不計功而食桃矣。接一搏特猏,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援桃而起。田開疆曰:‘吾仗兵而卻三軍者再,若開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援桃而起。古冶子曰:‘吾嘗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當是時也,冶少不能游,潛行。逆流百步,順流九里,得黿而殺之。左操驂尾,右挈黿頭,鶴躍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視之則大黿之首也。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無與同人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劍而起。公孫接、田開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讓,是貪也;然而不死,無勇也。’皆反其桃,挈領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獨生之,不仁;恥人以言,而誇其聲,不義;恨乎所行,不死,無勇。雖然,二子同桃而節,冶專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領而死。使者復曰:‘已死矣。’公殮之以服,葬之以士禮焉。”
【例句】:
樂府詩集》卷413,蜀·諸葛亮《梁甫呤》:“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唐·李白《懼讒》:“二桃殺三士,詎假劍如霜。”

用法搭配


例句

● 狡詐的國王,二桃殺三士,以計謀除去了心頭之患。
【成語】:二桃殺三士
【拼音】:èr táo shā sān shì
【簡拼】:etsss
【解釋】:將兩個桃子賜給三個壯士,三壯士因相爭而死。比喻借刀殺人。
【出處】:《宴子春秋·諫下二十四》
【示例】:~,詎假劍如霜。唐·李白《懼讒》詩
【近義詞】:借刀殺人、二桃三士
【語法】:作賓語、定語、分句;比喻借刀殺人
成語典故
典源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
二桃殺三士典故漫畫
二桃殺三士典故漫畫
景公養勇士三人無君之義晏子諫第二十四
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聞。晏子過而趨,三子者不起。
晏子入見公曰:“臣聞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內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敵,此危國之器也,不若去之。”
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
晏子曰:“此皆力攻勍敵之人也,無長幼之禮。”因請公使人少饋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計功而食桃?”
公孫接仰天而嘆曰:“晏子,智人也!夫使公之計吾功者,不受桃,是無勇也,士眾而桃寡,何不計功而食桃矣。接一搏猏而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援桃而起。
田開疆曰:“吾仗兵而卻三軍者再,若開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援桃而起。
古冶子曰:“吾嘗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流。當是時也,冶少不能游,潛行逆流百步,順流九里,得黿而殺之,左操驂尾,右挈黿頭,鶴躍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若冶視之,則大黿之首。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劍而起。
公孫接、田開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讓,是貪也;然而不死,無勇也。”皆反其桃,挈領而死。
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獨生之,不仁;恥人以言,而誇其聲,不義;恨乎所行,不死,無勇。雖然,二子同桃而節,冶專其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領而死。
使者復曰:“已死矣。”公殮之以服,葬之以士禮焉。
釋義
晏子讓齊景公賜三士二桃,讓他們論功食桃,終致三士自殺而死。后遂用“二桃殺三士、齊相計”等謂施用陰謀手段殺人;用“齊三士、三士”等指此三人,也借指被謀害的人。
示例
【二桃殺三士】諸葛亮《梁父吟》:“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李白《懼讒》詩:“二桃殺三士,詎假劍如霜。”
【齊相計】吳偉業《桃核船》詩:“三士溫成齊相計,五湖好載越姝行。”
【齊三士】錢謙益《戊辰七月應召赴闕車中言懷十首》之二:“長吟頗惜齊三士,撫卷誰知魯二生。”
【三士】程先貞《還山春事》詩:“五君自醉竹間榻,三士誰憐桃下墳。”
相關故事
版本一:那是齊景公時期。齊景公已經是晏子服務的第三個國君了。此時的晏子經過多年的官場摸爬滾打,在齊國的地位是相當的鞏固。
當時齊國有三位著名的勇士: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他們人人武藝高強,勇氣蓋世,為國家立下了赫赫功勞,儼然是齊國武將里的明星。這三人意氣相投,結為異姓兄弟,彼此互壯聲勢。由於自恃武藝高,功勞大,他們非常驕橫,不把別的官員放在眼裡,甚至對晏子也不夠尊敬。
晏子是看在眼裡,憂在心裡。這些莽夫如果勢力越來越大可不是好事啊,他們可不講究什麼禮儀倫法,將來出什麼禍患就不好了。晏子拜見齊景公,把心裡想法一說,齊景公雖然覺得除去三位勇將未免可惜,可是晏子的話也有道理,而且晏子那時太有權威了,齊景公也不好駁人家的面子:“得,您老就看著辦吧!”
晏子準備停當后,由齊景公宣來三位猛將,說要賞賜他們。
三人聽說國君有賞,當然興沖沖地前來。到了殿前,卻看見案上有一個華麗的金盤,盤子里是兩個嬌艷欲滴的大桃子,一陣芬香撲鼻而來。三個勇士頓時流下了口水。晏子不慌不忙地對他們說:“三位都是國家棟樑、鋼鐵衛士。這宮廷後院新引進了一棵優良桃樹,國君要請您們品嘗這一次結的桃子。可是現在熟透的只有兩個,就請將軍們根據自己的功勞來分這兩個桃子吧。”晏子露出一副很為難的樣子。
三將中,公孫接是個急性子,搶先發言了:“想當年我曾在密林捕殺野豬,也曾在山中搏殺猛虎,密林的樹木和山間的風聲都銘記著我的勇猛,我還得不到一個桃子嗎?”
說完他上前大大方方取了一個桃子。
田開疆也不甘示弱,第二個表白:“真的勇士,能夠擊潰來犯的強敵。我老田曾兩次領兵作戰,在紛飛的戰火中擊敗敵軍,捍衛齊國的尊嚴,守護齊國的人民,這樣子還不配享受一個桃子嗎?”他自信地上前取過第二個桃子。
二桃殺三士漫畫
二桃殺三士漫畫
古冶子因為不好意思太爭先,客氣了一下,不料一眨眼桃子就沒了,怒火頓時燃燒他的臉龐,“你們殺過虎,殺過人,夠勇猛了。可是要知道俺當年守護國君渡黃河,途中河水裡突然冒出一隻大鱉,一口咬住國君的馬車,拖入河水中,別人都嚇蒙了,唯獨俺為了讓國君安心,躍入水中,與這個龐大的鱉怪纏鬥。為了追殺它,我游出九里之遙,一番激戰要了它的鱉命。最後我浮出水面,一手握著割下來的鱉頭,一手拉著國君的坐騎,當時大船上的人都嚇呆了,以為河神顯聖,那其實是我。沒人以為我會活著回來。像我這樣,是勇敢不如你們,還是功勞不如你們呢?可是桃子卻沒了!”“哐啷”一聲,他拔出自己的寶劍,劍鋒閃著凜凜的寒光。前兩人聽后,不由得滿臉羞愧,“論勇猛,古冶子在水中搏殺半日之久,我們趕不上;論功勞,古冶子護衛國君的安全,我們也不如。可是我們卻把桃子先搶奪下來,讓真正大功的人一無所有,這是品行的問題啊,暴露了我的貪婪、無恥。”兩個自恃甚高的人物,看重自己的榮譽,比生命還重要。此時自覺做了無恥的事,便羞愧難當,於是立刻拔出寶劍自刎!兩股鮮血,瞬間便染紅了齊國的宮殿。
二桃殺三士漢畫像石拓片
二桃殺三士漢畫像石拓片
古冶子看到地上的兩具屍體,大驚之餘,也開始痛悔:“我們本是朋友,可是為了一個桃子,他們死了,我還活著,這就是無仁;我用話語來吹捧自己,羞辱朋友,這是無義;覺得自己做了錯事,感到悔恨,卻又不敢去死,這是無勇。我這樣一個三無的人,還有臉面成為齊國的大將嗎?”於是他也自刎而死。
景公的使者回復說:“他們三個人都死了。”景公派人給他們穿好衣服,放進棺材,按照勇士的葬禮埋葬了他們。
區區兩個桃子,頃刻間讓三位猛將都倒在血泊之中,齊景公也有些傷懷。他下令將他們葬在一起。漢代畫像的歷史故事裡,就刻畫有“二桃殺三士”的故事畫像。常見的二桃殺三士內容是三士各手持一劍,其中一人面前放置豆,豆中放兩隻桃子,旁邊站立晏子、齊景公和大臣等。但也有簡約型的“二桃殺三士”畫像,畫面中只刻三士自殺的場景,而把豆和桃子省略。
版本二:話說齊國有了晏嬰(晏子)為相,齊景公也就有了恢復齊桓公時期的霸業的雄心,但是時間一長,這位好高騖遠的國君就熬不住了。他想通過豢養一批勇士的辦法來建立自己的武功。當時,齊景公豢養了三個勇士:一個叫田開疆,一個叫公孫捷,一個叫古冶子,號稱“齊國三傑”。
這三個人個個勇猛異常,力能搏虎,深受齊景公的寵愛;他們恃寵自傲,為所欲為。這時齊國田氏的勢力越來越大,曾經聯合國內幾家大貴族,打敗了掌握實權的欒氏和高氏。田氏家族勢力的提高,直接威脅著國君的統治。而田開疆正屬於田氏一族,晏嬰很擔心“三傑”為田氏效力,危害國家,便勸齊景公除掉這三個“上無君臣之義,下無長率之倫,內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敵”的勇士。齊景公擔心“搏之恐不得,制之恐不中”。晏嬰決定伺機智殺這三勇士。
一天,魯昭公訪問齊國,齊景公設宴款待。魯國由叔孫蠟執禮儀,齊國由晏嬰執禮儀,君臣四人坐在堂上,“三傑”佩劍立於堂下,態度十分傲慢。晏嬰心生一計,決定乘機除掉他們。當兩位君主酒至半酣時,晏嬰說:“園中金桃已經熟了,摘幾個請二位國君嘗嘗鮮吧?”齊景公大悅,傳令派人去摘。晏嬰忙說:“金桃很難得,還是臣親自去吧。”不一會兒,晏嬰領著園吏,端著玉盤獻上六個桃子。眾人一見,只見盤子里放著的六個桃子,個個碩大新鮮,桃紅似火,香氣撲鼻,令人垂涎。齊景公問:“就結這幾個嗎?”晏嬰說:“還有幾個沒太熟,只摘了這六個。”說完恭恭敬敬地獻給魯昭公。齊景公一人一個金桃。魯昭公邊吃邊誇獎桃味甘美。齊景公說:“這桃子實在難得,叔孫大夫天下聞名,當吃一個。”叔孫諾謙讓道:“我哪裡趕得上晏相國呢?相國內修國政,外服諸侯,功勞最大,這個桃應該他吃。”齊景公見二人爭執不下,便說:“既然二位謙讓,那就每人飲酒一杯,食桃一個吧!”兩位大臣謝過齊景公,把桃吃了。
這時,盤中還剩有兩個桃子。晏嬰說道:“請君王傳令群臣,誰的功勞大,誰就吃桃,如何?”齊景公自然明白晏嬰的意圖,於是傳令下去。
三勇士而賜二桃,故意少其一。不足則爭,因使其計功而食桃,意味著功大者得食桃,功小者不得吃. 三勇士各言其功,都自認為功大無比。
果然,公孫捷率先走了過來,拍著胸膛說:“有一次我陪大王打獵,突然從林中躥出一頭猛虎,是我衝上去,用盡平生之力將虎打死,救了國君。如此大功,還不應該吃個金桃嗎?”晏嬰說:“冒死救主,功比泰山,可賜酒一杯,桃一個。”公孫捷飲酒食桃,站在一旁,十分得意。
古冶子見狀,厲聲喝道:“打死一隻老虎有什麼稀奇!當年我送國君過黃河時,一隻大黿興風作浪,咬住了國君的馬腿,一下子把馬拖到急流中去了。是我跳進洶湧的河中,捨命殺死了大黿,保住了國君的性命。像這樣的功勞,該不該吃個桃子?”齊景公說:“當時黃河波濤洶湧,要不是將軍斬黿除怪,我的命早就沒了。這是蓋世奇功,理應吃桃。”晏嬰忙把剩下的一個桃子送給了古冶子。
一旁的田開疆眼看桃子分完了,急得大喊大叫:“當年我奉命討伐徐國,捨生入死,斬其名將,俘虜徐兵五千餘人,嚇得徐國國君俯首稱臣,就連鄰近的郯國和莒國也望風歸附。如此大功,難道就不能吃個桃子嗎?”晏嬰忙說:“田將軍的功勞當然高出公孫捷和古冶子二位,然而桃子已經沒有了,只好等樹上的金桃熟了,再請您嘗了。先喝酒吧。”田開疆手按劍把,氣呼呼地說:“打虎、殺黿有什麼了不起。我南征北戰,出生入死,反而吃不到桃子,在兩位國君面前受到這樣的羞辱,我還有什麼面目站在朝廷之上呢?”說罷,竟揮劍自刎了。公孫捷大驚,也拔出劍來,說道:“我因小功而吃桃,田將軍功大倒吃不到。我還有什麼臉面活在世上?”說罷也自殺了;古冶子更沉不住氣了,大喊道:“我們三人結為兄弟,誓同生死,親如骨肉,如今他倆已死,我還苟活,於心何安?”說完,也拔劍自刎了。
魯昭公目睹此景,無限惋惜,半天才站起身來說道:“我聽說這三位將軍都有萬夫不當之勇,可惜為了一個桃子都死了。”齊景公長嘆了一聲,沉默不語。這時,晏嬰不慌不忙地說:“他們都是有勇無謀的匹夫。智勇雙全、足當將相之任的,我國就有數十人,這等武夫莽漢,那就更多了。少幾個這樣的人也沒什麼了不起,各位不必介意,請繼續飲酒吧!”
晏嬰料到二桃賞賜三勇士,他們必然不會遵照齊景公之命,“計功而食桃”,而是“無長幼之禮”,炫耀己功而搶桃。勇士相爭,必以兵劍。不出晏嬰所料,田開疆和公孫捷都爭先恐後“援桃而起”,都自以為武功蓋世,“無與人同矣”;古治子也自以為其勇猛超過田開疆和公孫捷,但是桃已被他們搶佔,於是拔劍而起,要求他們交出二桃。看來紛爭已起,解決問題的方式或以刀兵相見,殺個你死我活,或交桃受辱,而辱為勇士最大的忌諱,如此必然以死免辱。以辱致人於死,則辱人者為不仁不義,不仁不義又甚於受辱,那麼,辱人者又有何臉面活在世上?可以說,不管用哪種方式解決,三勇士都難免一死。
三士之死,雖屬悲壯,但是他們居功自恃,甚至被人作為陰謀篡位的工具加以利用。四肢短小的晏嬰伺機使巧,兵不血刃,不費吹灰之力,終以二桃殺死三個力可拔山的勇士,消除政治隱患,其智慧也卻非尋常,但是手段也太陰險毒辣了。
《二桃殺三士》這個典故是放在“剷除權臣”這一篇系來說的,主要是寫了晏子如何運用計謀(心理學)而殺掉了三個居功自傲的謀逆之臣。微不足道的桃子,被賦予了無尚榮譽象徵。二桃為三士所分,以最小的代價,造成了最大程度的客觀和主觀意義上的不平等,使得二枚桃子由繞指柔化為百鍊鋼,五步之內,足以奪人性命,也就不足為奇了。
成語鑒賞
這則成語故事最打動人的,是三位勇士的“君子之風”。晏子本想利用的三人恃才傲物的弱點,讓彼此相互爭功,離間人心,從而削弱他們的政治威脅,並沒有想到他們會捨生取義,有如此君子風度。他們開始時比較驕傲,都看重自己的事功。是古冶子的一番話讓另二人感到了羞恥,當他們覺得自己做錯事情時,寧願用生命去彌補恥辱,這是一種很高貴的精神。古冶子後來的舉動同樣如此。所以他們自刎之後,無論是晏子還是君王,都有悲切之意,為穩定朝野,反錯殺了三位大義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