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中的概念

虛是一個漢語詞語,是指衰弱,不充實

簡介


● 英文名稱:Deficiency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病機

古籍摘選


● 出者為虛……緩者為虛。(《難經•四十八難》)

名詞解釋


● 指正氣不足,以正氣虛損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反應,表現為機體的精、氣、血、津液虧少和功能衰弱,臟腑經絡的功能低下,抗病能力減退,可見各種虛弱不足的證候。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虛證以人體陰陽、氣血、津液、精髓等正氣虧虛,而邪氣不著為基本病機,證候表現以不足、鬆弛、衰退為特徵。

證候表現

● 一般病勢緩、病程長、氣血津液精耗損者多虛證,體質素弱者多虛證。

病機析要

● 形成虛證的病因病機,可由先天稟賦不足所導致,亦主要與後天失調和疾病耗損有關。
● 飲食失調,氣血生化之源不足。
● 思慮過度、勞倦損傷等,耗傷氣血營陰。
● 房事過度,耗損腎精元氣。
● 久病失治、誤治,損傷人體正氣。
● 大吐、大瀉、大汗、大岀血、失精等,使陰液氣血精髓耗損等。

常見虛證

● 脾氣虛證:指脾氣不足,運化失職,以食少、腹脹、便溏為主要表現。多因寒濕侵襲,或飲食不節,或憂思日久,或勞倦過度,損傷脾土,或年老體衰,或大病初癒,調養失慎等所致。
● 腎陽虛證:指腎臟陽氣虛衰,溫煦失職,以腰膝酸軟而痛,畏寒肢冷,全身功能低下為主要表現。多由素體陽虛或年高腎虧,或久病傷腎,以及房勞過度等因素引起。
● 腎陰虛證:指腎臟陰液不足,以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遺精,經少為主要表現。多由稟賦不足,或久病傷腎,或房事過度,或過服溫燥壯陽劫陰之品所致。
● 肝血虛證:指肝臟血液虧虛,以筋脈、爪甲、兩目血虛失養為主要表現。多因脾腎虧虛,生化乏源,或失血過多,或慢性病耗傷肝血所致。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