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葉

荔枝葉

荔枝葉,中藥名。為無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葉。分佈於華南和西南等地,尤以廣東和福建南部、台灣栽培最盛。具有除濕解毒之功效。常用於爛瘡,濕疹。

入葯部位


葉。

性味


味辛、微苦,性涼。

歸經


歸心經。

功效


除濕解毒。

主治


爛瘡,濕疹。

相關配伍


治耳後潰瘍:(荔枝葉)曬乾,燒存性,研末調茶油,抹患處。(《泉州本草》)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燒存性研末調搽。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通常不超過10米,有時可達15米或更高,樹皮灰黑色;小枝圓柱狀,褐紅色,密生白色皮孔。葉連柄長10-25厘米或過之;小葉2或3對,較少4對,薄革質或革質,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有時長橢圓狀披針形,長6-15厘米,寬2-4厘米,頂端驟尖或尾狀短漸尖,全緣,腹面深綠色,有光澤,背麵粉綠色,兩面無毛;側脈常纖細,在腹面不很明顯,在背面明顯或稍凸起;小葉柄長7-8毫米。花序頂生,闊大,多分枝;花梗纖細,長2-4毫米,有時粗而短;萼被金黃色短絨毛;雄蕊6-7,有時8,花絲長約4毫米;子房密覆小瘤體和硬毛。果卵圓形至近球形,長2-3.5厘米,成熟時通常暗紅色至鮮紅色;種子全部被肉質假種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生長環境


分佈於華南和西南等地,尤以廣東和福建南部、台灣栽培最盛。

相關論述


《生草藥性備要》:“浸水數日,貼爛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