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9條詞條名為羅明的結果 展開
- 攝影師
- 曾五次擔任福建省委書記
- 中共湖南省花垣縣委書記
- 北京市西城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
- 江西省政協原副主席
-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長江特聘教授
- 中央電視台副台長
-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副院長
- 江西贛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主任
- 西北工業大學機電學院教師
- 西南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
- 中國民族品牌保護協會首席代會長
- 新疆農業大學教授
- 廣西人民廣播電台技術部副主任
- 第二軍醫大學醫師
- 四川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版高級實驗師
- 攀枝花市第三人民醫院醫務科科長
- 湖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 遼東學院教授
- 河北省尿素二廠工長
- 中國成功學研究網創始人
- 大學生志願者
- 西南大學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 重慶市江津區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
- 元覺街道黨政辦主任、組織員
- 榮昌縣委辦公室副主任
- 明代工部右侍郎
- 西林縣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中心派駐西林縣西平鄉者懷村工作隊員
- 羅馬尼亞前駐華大使
羅明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長江特聘教授
羅明,男,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長江學者講座教授,研究方向為結構生物學,藥物設計,博士生導師。
羅明[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長江特聘教授]
於1981年以優異成績通過Cusbea(國際公派留學項目)考試。1982年由國家教委公派出國,師從國際著名蛋白質晶體專家Michael Rossmann開展病毒晶體結構研究。除參加完成人Rhino virus14的結構分析外,又獨自完成Mengo virus的結構分析,1987年於Purdue大學生物科學系獲博士學位。1992年,獲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校終身教授職位。
1982:中國,武漢大學 化學系 學士學位。
1987:美國印地安那州,普渡大學,生物科學系,博士學位。
1987:美國印地安那州,普渡大學,生物科學系,博士后。
1987-1992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校(UAB),助教授,微生物學系。
1992-1996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校(UAB),副教授,微生物學系。
1996-至今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校 (UAB),教授(終身),微生物學系。
1987-至今 美國UAB癌症研究中心資深科學家。
1989-至今 美國UAB艾滋病研究中心資深科學家。
1992-至今 美國UAB藥物設計項目主任。
1994-至今 美國UAB生物物理科學與工程中心共主任。
1994-至今 美國UAB X光晶體學儀器中心主任。
2000-至今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長江特聘教授(講座)。
講授過“微生物學”、“細胞及分子生物學”、“蛋白質晶體學”、“病毒組裝”、“蛋白質結構”、和“藥物設計導論”等基礎課和研究生課,在教學和學科建設方面也有豐富的經驗。
他在病毒的晶體生長、直接用分子置換平均技術求解相角的計算方法方面做出了成果,成為國際同行普遍使用的技術。特別是對病毒的組裝與分解、病毒與宿主的識別及相互作用方面,做出了全面的、創新的理論闡述。發表論文在《Science》、《Nature》等刊物上,被SCI引用1000多次。1987年,在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大學微生物學系任助教授。至今已發表論文 97 篇。
在結構生物學研究的理論基礎上,他進一步開展了以結構為基礎的藥物設計研究。獲美國專利8項、在批1項。
在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大學任生物物理科學和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及癌症綜合研究中心所屬X光晶體學儀器中心共主任。
2000年至今,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長江教授(講座)。於2000年開始組建北京大學結構生物學實驗室,先後申請獲得科技部、教育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項目資助,共獲科研經費800餘萬元,以及北京大學“985”和“211工程”資助的配套經費,開展結構基因組學研究。率先在國內實現了初步高通量、具有國際水平的結構基因組學研究技術平台的建設:包括①用自研發的軟體選擇目的基因,②用高通量Gateway法克隆基因、在原核和真核系統中實現平行表達,③蛋白質純化,④96孔油覆蓋晶體生長篩選,⑤首次向國內引進Bruker公司製造帶有CCD高靈敏探測器的Proteum衍射儀,為實現使用實驗室內光源和直接晶體學方法完成快速結構測定奠定基礎,⑥結構基因組學實驗室數據管理系統等全過程。同時還通過從國內外引進和積極培養本實驗室內的青年人才兩種方式,建立了一支包括分子生物學、晶體生長和結構解析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和研究團隊。他們在承擔國家重大研究項目如863結構基因組學研究項目中,起著主導作用。
在北大已培養博士生和博士后各一人,分別已於2003年獲博士學位和完成出站。已在國際和國內SCI刊物上發表了7篇論文。
積極推動北大與國際同行實驗室合作,完成了與美國Georgia大學的合作協議,研究工作正在進行中。
在任職的四年期間,已為建設一個具有國際水平的結構生物學學科基地奠定了堅實的良好基礎、為北京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研究領域:
1.開展結構基因組學研究,包括高通量的蛋白質製備、晶體篩選和結構解析的技術平台建設,旨在快速解析新蛋白質的三維結構,包括分泌蛋白、藥物靶標和新的功能蛋白,下一步的工作目標是研發新藥物。
2.在基於結構的藥物設計方面,進行HPRT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的研究,設計新的核苷類似物,用HPRT突變體尋找新的抗病毒或抗癌藥物。
3. 在乙肝病毒PreS表面抗原研究方面,深入開展其結構與功能方面的研究,發展其在治療乙肝病毒感染方面的應用,包括診斷、治療和疫苗方面的研究。
發表論文:
1. Rossmann, M.G., Arnold, E., Erickson, J.W., Frankenberger, E.A.,Griffith, J.P., Hecht, H.J., Johnson, J.E., Kamer, G., Luo, M., Mosser, A.G., Rueckert, R.R., Sherry, B. and Vriend, G. "Structure of a Human Common Cold Virus and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to Other Picornaviruses". Nature (London), 317:145-153, (1985)。
2. Luo, M., Vriend, G., Kamer, G., Minor, I., Arnold, E., Rossmann, M.G., Boege, U., Scraba, D.G., Duke, G.M. and Palmenberg, A.C. "The Atomic Structure of Mengo Virus at 3.0 ? Resolution". Science, 235:182-191, (1987)。
3. Tsao, J., Chapman, M.S., Agbandje, M., Keller, W., Smith, K., Wu, H., Luo, M., Smith, T.J., Rossmann, M.G, Compans, R.W. and Parrish, C.R.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Canine Parvovirus and Its Functional Implications". Science, 251:1456-1464 (1991)。
4.Luo, M., He, C.H., Zhang, C.X., Toth, K. S. and Lipton, H.L. "The Atomic Structure of Theiler's murine encephalomyelitits Virus (BeAn strain)". Proc. Natl. Acad. Sci., 89:2409-2413, (1992)。
5.Sha, B.D. and Luo, M.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a Bifunctional Membrane-RNA Binding Protein, Influenza Virus Matrix Protein”, Nature Structrual Biology, 4:239-244, (1997)。
6.Finley, J. and M. Luo. “X-ray crystal structures of half the human papilloma virus E2 binding site: d(GACCGCGGTC)”.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6:5719-5727. (1998)。
7. Sha, B.D., S.E., Phillips, V.A. Bankitas, and M. Luo.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phosphatidylinositol transfer protein. Nature. 391:506-510. (1998)。
8. Li S, Finley J, Liu ZJ, Qiu SH, Chen H, Luan CH, Carson M, Tsao J, Johnson D, Lin G, Zhao J, Thomas W, Nagy LA, Sha B, DeLucas LJ, Wang BC, and Luo M.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ytoskeleton-associated protein (CAP-Gly) domain". J Biol Chem. 277:48596-48601 (2002)。
9. Ding, H.-T., H. Ren, Q. Chen, G. Fang, L.F. Li, R. Li, Z. Wang, X.-Y. Jia, Y.-H. Liang, M.-H. Hu, Y. Li, J.-C. Luo, X.-C. Gu, X.-D. Su, M. Luo and S.-Y. Lu. “Parallel cloning, expression, purific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proteins for structural genomics”. Acta Cryst. D 58: 2102–2108. (2002)。
10.Luan, C.H., S. Qiu, J. B. Finley, M. Carson, R. J. Gray, W. Huang, D. Johnson, J. Tsao, J. Reboul, P. Vaglio, D. E. Hill, M. Vidal, L. J. DeLucas, and M. Luo. “High-Throughput Expression of C. elegans Proteins”. Genome Research. 14:2102-2110. (2004)。
1989年獲晶體學Sidhu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