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白毛風的結果 展開

白毛風

大風、降溫並伴有降雪的天氣

白毛風指大風、降溫並伴有降雪的天氣。白毛風是我國北方的群眾對這種天氣的地方性稱呼,因狂風揚起地面的積雪如同屢屢白色的毛髮而得名。白毛風”在氣象上稱為“吹雪或“雪暴。它常在狂風暴雪時出現,或多次降雪、地面積雪很深后遇上5-6級大風,鬆散的積雪被捲起使天空中的能見度下降。冬春季節里常在牧區出現,對放牧牲畜的威脅極大,常使牧民和羊群迷失方向,交通受到嚴重阻塞。

名詞解釋


白災又稱“白毛風”,是牧區一大災害。

特點和危害


出現白毛風時,草原積雪,大風又把地面的雪和雲中下降的雪漫天翻卷,地面和天空一片白茫茫,能見度極壞。由於地面被雪復蓋,大風又往往把畜舍刮塌,使牛羊驚群失散,可對畜牧業造成重大災害,並嚴重影響交通運輸。
暴風雪(白毛風)來臨時畜群往往驚恐狂奔易失散,有的掉入山溝或雪坑后死傷,有的體力消耗過度出汗后受凍死亡。大風雪襲擊時呼吸道疾病也明顯增加。
冬春季節里牧區出現“白毛風”時,大風呼嘯,雪花飛舞,到處是白茫茫一片,致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公里,有時小於1公里。“白毛風”天氣使游牧的牧民和羊群迷失方向,交通受到嚴重阻塞。同時,因天寒地凍、糧草不足,人員受傷凍、牲畜被凍死。
“白毛風”在氣象上稱為“吹雪”(水平能見度在1.0-10.0公里以內)或“雪暴”(水平能見度<1.0公里)。
白毛風發生時,草原被深度超過15cm的積雪復蓋,使放牧無法。如果積雪疏鬆,馬、羊尚有可能扒開雪層吃到牧草;如果積雪由於乍暖后又降溫,雪表面結成冰殼,則牧畜不僅吃不到草,而且易受冰殼刮傷。現在,牧民的放牧方式不斷改變,從游牧向定居飼養轉變,大大提高抵禦“白毛風”等自然災害的能力。另外,天氣預報通過不同方式及時傳送到牧區,當地牧民提前做好防風雪襲擊的準備,草原上暴風雪帶來的損失在逐漸減少。

防禦措施


牧區要建立防寒保暖棚圈,疏通牧道,在春季牧場建立產房和羔室,轉場途中建立草料庫和水窖。野外放牧突遇暴風雪可利用山丘和半月形沙丘、樹林附近等有利地形躲避風雪。管好公馬、頭羊、頭牛,防止畜群驚散。做好牧業天氣預報,利用有利天氣安排轉場、剪毛、接羔、配種等活動,以減輕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