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影響因子

代表期刊影響大小的定量指標

徠期刊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是代表期刊影響大小的一項定量指標。也就是某刊平均每篇論文的被引用數,它實際上是某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簡介


計算公式:IF(k)= (nk-1+nk-2) / ( Nk-1+Nk-2)
說明:
k 為某年, Nk-1+Nk-2 為該刊在前一兩年發表的論文數量, nk-1 和nk-2 該刊在 k 年的被引用數量。也就是說,某刊在2005年的影響因子是其2004和2003兩年刊載的論文在2005年的被引總數除該刊在2004和2003這兩年的載文總數(可引論文)。

產生應用


期刊封面
期刊封面
在1998年,美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長尤金·加菲爾德(Eugene Garfield)博士在《科學家》(The Scientists)雜誌中敘述了影響因子的產生過程。說明他最初提出影響因子的目的是為《現刊目次,Current Contents》評估和挑選期刊。人們所說的影響因子一般是指從1975年開始,《期刊引證報道》(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每年提供上一年度世界範圍期刊的引用數據,給出該資料庫收錄的每種期刊的影響因子。JCR是一個世界權威性的綜合資料庫。它的引用數據來自世界上3000多家出版機構的7000多種期刊。專業範圍包括科學、技術和社會科學。JCR是世界上評估期刊唯一的一個綜合性工具,因為只有它收集了全世界各個專業的期刊的引用數據,JCR光碟版有許多很好的界面,顯示了期刊之間引用和被引用的關係。可以告訴人們,哪些是最有影響力的期刊,哪些是最常用的期刊,哪些是最熱門的期刊。除影響因子外還給出:期刊最新排序(Current Rank)、刊名縮寫(Abbreviated Journal Title)、國際統一刊號(ISSN)、總引用數(Total Cites)、及時性索引(Immediacy Index)、總文章數(Total Article)、被引半衰期(Cited Half-Life)。
影響因子及JCR給出的以上指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體地說,對以下各類人員具有多種實用價值。
1)圖書館員 制定文獻收藏計劃和經費預算,向讀者推薦優秀期刊。
2)編輯 了解和掌握自己編輯的期刊的情況,制訂有效的編輯規劃和辦刊目標。
3)出版商 掌握和監測出版動態,掌握出版機會,做出新的出版決策。
4)作者(科研人員)
a.尋找和確定與自己專業有關的期刊,
b.確定論文投稿期刊,
c.證實已經發表自己論文的期刊的水平。
5)信息研究分析人員
a.跟蹤文獻計量學的發展趨勢,
b.研究學科之間及各學科內的引用模式。
c.研究學術論文生產的學問[2]。
d徠.研究專業學科的發展變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