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痹症的結果 展開

痹症

痹症

痹,即痹阻不通。痹症是指人體機表、經絡因感受風、寒、濕、熱等引起的以肢體關節及肌肉酸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甚或關節腫大灼熱等為主症的一類病證。臨床上有漸進性或反覆發作性的特點。主要病機是氣血痹阻不通,筋脈關節失於濡養所致。古代痹證的概念比較廣泛,包括內臟痹和肢體痹,本節主要討論肢體的痹症,包括現代醫學的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痛風等。

病因病機


● 本病與外感風寒濕熱之邪和人體正氣不足有關。風寒濕等邪氣,在人體衛氣虛弱時容易侵入人體而致病。汗出當風、坐卧濕地、涉水冒雨等,均可使風寒濕等邪氣侵入機體經絡,留於關節,導致經脈氣血閉阻不通,不通則痛,正如《素問•痹論》所說:“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根據感受邪氣的相對輕重,常分為行痹(風痹)、痛痹(寒痹)、著痹(濕痹)。若素體陽盛或陰虛火旺,復感風寒濕邪,邪從熱化或感受熱邪,留注關節,則為熱痹。總之,風寒濕熱之邪侵入機體,痹阻關節肌肉筋絡,導致氣血閉阻不通,筋脈關節失於濡養產生本病。
● 1.正虛
● 即正氣不足。所謂“正氣”是指人體的抗病、防禦、調節、康復能力,這些能力又無不以人的精、氣、血、津液等物質及臟腑經絡之功能為基礎。因此,正氣不足,就是人體精、氣、血、津液等物不足及臟腑組織等功能低下、失調的概括,引起正虛的原因有下述三個方面:
● (1)稟賦不足 稟賦是痹症發生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如人體關節器官免疫失調,關節必然因缺乏必要的“免疫保護”而造成外界炎性因子的侵入,最終導致各類骨關節疾病的發生。現在研究也證實,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與遺傳因素有關。
● (2)勞役過度 首先,勞力過度致正虛進而可致痹症。其次,勞神過度及房勞過度同樣有損正氣而致痹症。其三,不僅過勞易傷正氣,過逸同樣有所遺害。因為生命在於運動,若長期不運動、不鍛煉,容易使氣血運行遲緩,脾胃功能減弱而出現氣短乏力,言語無力,納呆食少,倦怠乏力等癥狀。
● (3)大病、久病、或產後 正虛作為引發痹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飲食失調、外傷亦可以引起正虛,上述諸多因素又往往相互影響,一虛俱虛,不可絕然分開。
● 2.邪侵
● (1)季節氣候異常 指季節氣候發生異常變化,如“六氣”發生太過或者不及,或者非其時而有其氣,春天當溫而寒,冬天當寒反熱;或氣候變化過於急劇,暴寒暴暖,超過一定限度,超越了人體的適應和調節能力,此時“六氣”即成“六淫”而致病。臨床上,類風濕關節炎者往往遇寒冷、潮濕的氣候而發病。且往往因氣候變化而加重或者緩解,均說明四季氣候變化異常是類風濕關節炎的重要外因。
● (2)居外環境欠佳 居住在高寒、潮濕地區、或長期在高溫、水中、潮濕、寒冷、野外的環境中生活工作而易患痹證。
● (3)起居調攝不慎 日常生活不注意防護,如睡眠時不著被褥,夜間單衣外出,病後及勞后居處檐下、電風扇下,汗出入水中,冒雨涉水等。
● 3.藥物
● 服用某些抗炎類、激素類藥物所造成的軟骨損傷也是許多骨關節疾病的主要成因之一。各類骨關節疾病的發生往往始於滑膜病變、軟骨受損或是變性;由於關節滑膜、軟骨的損傷以及關節滑液的缺失,導致關節骨骼缺少必要的保護,以至於人體一活動,關節處的骨骼因缺乏必要的“軟骨保護”直接發生劇烈硬性摩擦,而引發痹症。

臨床表現


● 患者常有關節疼痛、腫脹、變形、骨刺增生等多種癥狀。

辨證分型


● 主症:關節肌肉疼痛,屈伸不利。
● 1.行痹(風痹)
● 特點為疼痛遊走,痛無定處,時見惡風發熱,舌淡苔薄白,脈浮。
● 2.痛痹(寒痹)
● 疼痛較劇,痛有定處,遇寒痛增,得熱痛減,局部皮色不紅,觸之不熱,苔薄白,脈弦緊。
● 3.著痹(濕痹)
● 肢體關節酸痛重著不移,或有腫脹,肌膚麻木不仁,陰雨天加重或發作,苔白膩,脈濡緩。
● 4.熱痹
● 關節疼痛,局部灼熱紅腫,痛不可觸,關節活動不利,可累及多個關節,伴有發熱惡風,口渴煩悶,苔黃燥,脈滑數。

辨證施治


● 1.行痹
● 證候:遊走疼痛,時而上肢,時而下肢,苔白脈浮。治則:祛風通絡,散寒除濕。主方:防風湯。
● 2.痛痹
● 證候:痛有定處,疼痛較劇,得熱痛減,苔白,脈浮緊。治則:溫經散寒,祛風除濕。主方:烏頭湯。
● 3.著痹
● 證候:肌膚麻木,肢體關節重著,苔白膩,脈濡緩。治則:除濕通絡,祛風散寒。主方:薏苡仁湯。
● 4.熱痹
● 證候:關節灼熱紅腫,發熱,口渴、舌紅、苔黃燥脈滑數。治則:清熱通絡,祛風除濕。主方:白虎桂枝湯、宣痹湯。
● 5.痰瘀阻絡
● 證候:痹不愈,關節腫大,甚至強直畸形,舌有瘀點淤斑,苔膩,脈澀。治則:化痰祛瘀,搜風通絡。主方:桃紅飲,身痛逐瘀湯。
● 6.久痹氣血虧虛
● 證候:久痹不愈,肢體倦怠,腰脊冷痛,舌淡,苔白、脈細。治則:祛風除濕散寒,補益氣血肝腎。主方:獨活寄生湯。

其他療法


● 1.針灸治療
● 治則:通痹止痛。以病痛局部穴為主,結合循經及辨證選穴。主穴:阿是穴和局部經穴。配穴:行痹者,加膈俞、血海;痛痹者,加腎俞、關元;著痹者,加陰陵泉、足三里;熱痹者,加大椎、曲池;另可根據部位循經配穴。操作:毫針瀉法或平補平瀉法。寒痹、濕痹可加灸法。大椎、曲池可點刺出血。局部穴位可加拔罐法。
● 2.刺絡拔罐法
● 用皮膚針重叩背脊兩側和關節病痛部位,使出血少許,加拔火罐。
● 3.穴位注射法
● 採用當歸、丹皮酚、威靈仙等注射液,在病痛部位選穴,每穴注入0.5~1毫升,注意勿注入關節腔內。每隔1~3日注射1次。
● 4.電針法
● 選擇上述處方穴位,針刺得氣后,通電針機,先用連續波5分鐘,后改疏密波,通電10~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