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委總政治部

軍委總政治部

民主革命時期,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政治工作機關。負責管理軍隊中黨的工作和政治工作。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時,中共前敵委員會設立了總政治部,郭沫若任主任。1930年8月,中央軍委又設立了總政治部,魯易任主任。1931年2月,中央蘇區中革軍委總政治部成立。毛澤東任主任,鄧小平任副主任。下設秘書處、組織部、宣傳部、政務處、青年部、紅軍最高軍事裁判所、紅軍後方政治部等機構。1932年1月,軍委總政治部改為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王稼祥任主任,賀昌、李富春先後代理主任。先後設置秘書處、組織部、破壞部、白軍工作部、地方工作部、軍校部、紅軍最高軍事裁判所、紅軍總務委員會、馬列主義研究總會、紅軍沒收徵發委員會等機構。1935年11月,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兼紅一方面軍政治部,王稼祥任主任(因傷未到任),副主任楊尚昆代理主任。下設秘書處,組織、宣傳、敵工、地方工作部和巡視團,紅軍後方政治部改稱軍委後方政治部。1936年,增設抗日統一戰線工作部。1937年8月,紅軍總政治部改為八路軍政治部;10月,恢復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名稱。1938年2月,中央軍委總政治部以八路軍政治部名義出現。年底增設總政治部黨務委員會。1941年,總政治部增設鋤奸部、敵工(破壞)部、聯絡部。1943年1月,恢復軍委總政治部名稱。抗戰時期先後擔任或代任過總政治部主任的有:毛澤東、任弼時、王稼祥、劉少奇。1945年8月,中央軍委副主席劉少奇兼任總政治部主任,程子華、傅鍾先後任副主任。下設第一、第二研究室。第一研究室主管黨的建設、幹部工作、修改政工條例、青年工作及家屬工作等。第二研究室主管宣傳教育、幹部培訓、文化工作等。另設秘書組,負責秘書、總務及內外聯絡工作。1945年九十月間,根據中共中央指示,軍委總政治部絕大部分幹部調往東北及各戰略區,留在陝北的只有幾名幹部,各業務部門隨之撤銷。1950年4月,重新組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