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村河鄉

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下轄鄉

樊村河鄉地處晉城、臨汾兩市及沁水、浮山、翼城三縣交界處,全鄉轄6個行政村,908戶,25個村民小組,總面積12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710畝。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樊村河鄉常住人口為940人。

歷史沿革


1949年,屬沁水縣第一區。
1956年,屬趙寨、衛村2個鄉。
1958年,合併后屬樊村鄉五星公社。
1960年8月,改稱樊村公社。
1961年,屬樊村公社,轄石譚、衛村、大庄、樊村、馬家溝、下峰、趙寨、景村8個生產大隊。
1962年,增設界河口生產大隊,轄9個生產大隊。
1983年4月,改稱樊村河公社。
1984年5月,樊村河公社改樊村河鄉,轄9個村民委員會。
2002年,馬家溝、大庄併入樊村,石譚併入衛村,轄6個村民委員會。
2021年5月,撤銷樊村河鄉,整建制併入龍港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樊村河鄉轄界河口、衛村、樊村、下峰、趙寨、景村6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樊村河鄉下轄5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樊村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140521200201220衛村村
140521200202210樊村村
140521200203220下峰村
140521200204220趙寨村
140521200205220景村村

地理環境


水文

樊村河鄉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樊村河1條,從北至南流經境內蛤蟆口、界河口等村,長13千米。

自然資源


樊村河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等。其他自然資源有森林,有林地面積14.09萬畝,林木覆蓋率77%。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樊村河鄉轄區總人口2193人,城鎮化率2.3%。總人口中,男性1126人,佔51.3%;女性1067人,佔48.7%;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4.1‰,人口死亡率2.74‰,人口自然增長率1.37‰。
2017年,樊村河鄉常住人口1997人。
截至2018年末,樊村河鄉戶籍人口2044人。
根據沁水縣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樊村河鄉常住人口為940人。

經濟


經濟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鄉鎮。200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525元,2011年,樊村河鄉農民人均純收入4098元。

農業

樊村河鄉有農業耕地面積9710畝,人均4.4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3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糧食作物以玉米、穀子、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253噸,人均2967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中藥材。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362畝,產量51噸;蔬菜種植面積250畝,產量392噸;中藥材主要品種有青翹、連翹產量50噸。
樊村河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350頭,年末存欄190頭;羊飼養量8635隻,年末存欄5585隻;牛飼養量364頭,年末存欄271頭;家禽飼養量為12707羽,上市家禽10547羽。2011年,生產肉類68噸;畜牧業總產值56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3.1%。
截至2011年末,樊村河鄉有林地面積14.09萬畝,林木覆蓋率77%;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10畝,產量11噸,主要品種有蘋果。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3台(輛)。

商業

2011年末,樊村河鄉有商業網點10個,職工60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310萬元,比上年增長2%。
2018年,樊村河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樊村河鄉有小學1所,在校生17人,專任教師2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科技事業

2011年末,樊村河鄉有各類科技人才23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5人,經營管理人才6人,技能人才2人,農村實用人才10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樊村河鄉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7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人。
2011年末,樊村河鄉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85%。
2011年末,樊村河鄉有中央、省、市、縣等電視台32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15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60%。
樊村河鄉
樊村河鄉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樊村河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7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7張。專業衛生人員1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5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600人次,出院病人16人次。
2011年,樊村河鄉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3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062人,參合率94.8%。

社會保障

2011年,樊村河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79戶,人數240人,支出23.33萬元,比上年增長7%,月人均81元,比上年增長127.6%;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3人,支出9.03萬元,比上年增長30.3%;農村醫療救助2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83人次,共支出5.71萬元,比上年增長51.91%;農村臨時救濟16人次,支出0.8萬元,比上年增長5%。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樊村河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50千米,投遞點6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120份、期刊10冊。有固定電話用戶240戶,行動電話用戶500戶。

基礎建設

樊村河鄉
樊村河鄉
改革開放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鄉廣大幹部群眾團結一心,奮力拚搏,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今年,鄉黨委、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三轉三化三提高”的總體要求,立足本鄉實際,抓調產,引導養殖業向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抓重點,先後鋪開了玉米新品種地膜覆蓋、樊村村河道綜合治理、鄉綜合文化站建設等重點工程;抓環境,積極開展綠化工程和環境衛生整治工程,榮獲省級環境優美鄉鎮稱號;抓黨建,強化基層黨的建設,為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全鄉幹部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正在為建設“富裕、文明、生態、和諧”新樊村的而努力奮鬥。

文化


● 地名由來
樊村河鄉因樊姓人建村得名。
樊村河鄉
樊村河鄉
這裡是重點革命老區,紅軍東渡黃河曾經在此駐紮,被稱為沁水的延安。這裡的人民勤勞純樸,至今仍保持著光榮的革命傳統。

地方特產

樊村河鄉
樊村河鄉
這裡物產豐富,牛羊成群,核桃、連翹、黃芩、土蜂蜜等農產品和野生藥材滿山皆是。這裡森林茂密、綠樹成蔭,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是天然的生態家園。

交通


樊村河鄉境內有鄉級公路1條,長12千米。
樊村河鄉
樊村河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