圯園
圯園
圯園,地名,位於古邳大街東端。
圯園建在古邳大街東端。環顧四周,三面環水,並連接著寬闊的浦棠至古邳的大道,交通十分方便。門前一條小河與圯園連為一體,河堤上一排排柳樹和一排排桃樹合圍成蔭。
春季,萬物復甦的季節,紅桃碧柳美麗如畫,別是一番風景啊!河水很清澈,水面上有一種水生植物在陽光的愛撫下,滿河蔓延鋪展,一片青翠碧綠,植物上還開出許多小花,紫紅色的,一條條,一塊塊紅花綠葉,滿河生輝。一隻小鳥在綠葉上蹦蹦跳跳,尋尋覓覓,又悠閑又專註的樣子。當我們走近時,它呼地一下飛起來,落在河邊的一棵柳樹上,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彷彿它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在這景色怡人的地方,鳥兒與人們共享著這自然的美。老楊用手指著前方說,聽說不久要在河面上重建一座拱形白石橋,名曰“圯橋”。橋上置張良與黃石公的塑像,並刻上“圯橋進履”。據說,公元前173年,張良不滿秦王朝的統治,招募刺客謀刺秦始皇,后因襲擊失敗,逃亡隱匿下邳,遇上黃石公,訴說往事,黃石公見這一書生可塑可造,隨後召張良來到這座橋上,幾次考驗,認為該生誠實可信,隨將《太公兵書》傳授予他。張良獲此兵書,投歸劉邦,在秦末農民起義戰爭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這個傳奇的故事一直被當地人們流傳至今。
沿著園內曲徑生幽的小路,我們信步向一幢古建築物走去,這殿堂設計精緻,仿漢代建築建造,造型美觀大方,古樸典雅,採用四面迴廊式建築風格,門上懸掛“進履堂”三個大字,格外醒目,堂內懸掛黃石公畫像和一些條幅詩詞,令人肅然起敬。殿堂後院的假山使用太湖石堆積而成,山頂還準備建一個小亭,右側是園中園“留侯祠”,主廳塑張良坐像,周圍設張良事迹掛圖。院內栽滿花草樹木,置身園中有一種清幽、寧靜的感覺。
園內還有些景觀未建好,顯得有些零亂,但那裡一草一木仍使我們感到古樸、溫馨。置身這優美的環境,嗅著混合著久違鄉土氣息的鮮潤空氣,令人陶醉。那些不起眼的青草,從牆頭、磚縫裡蔓出了勃勃生機,更誘人遐想。
走出幽綠的草地,奔向亂石嶙峋的水塘邊,那裡一排柳樹,三五成蔭,另有一株孤樹橫卧在水塘邊,虯干屈節,枝葉豐茂,別是一種獨特的風姿。一位老人身著休閑服,打著領帶,他的額上布滿了皺紋,不過看上去身體健朗,挺有精神的。他佇立在這棵倒下的卧樹前,讓他的老朋友為他按下相機快門。我不禁走到這位老人跟前疑惑地問:“那邊有健壯、挺拔的樹,你為什麼不在那裡照相,卻在這卧樹下留影?”老人抬起頭微笑地說:“這美妙的境地是人生可遇不可求的。賈平凹先生說過‘老樹如卧,微風若清’。”我走到這樹邊,看它是不是一株老樹,不是。它是一株從根部折斷的偃地而生的殘柳,兩根拳頭般的根系連在泥土中,維繫著它不同尋常的綠色生命。我領悟到老人在卧樹前留影的“怪味”,同時又領悟到老人的心境,他所注目的是一株樹倒地后所激發的活力與煥發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