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南極物語的結果 展開

南極物語

日本1983年藏原惟繕執導電影

《南極物語》(在美國上映時以Antarctica為片名)是於1983年出品的由藏原惟繕執導由高倉健主演的日本電影。講述了日本派遣到南極昭和基地的第一次越冬觀測隊隊員在南極過了一個冬天的故事。

劇情簡介


《南極物語》(在美國上映時以Antarctica為片名)是於1983年出品的日本電影,由高倉健主演。該片耗時三年製作、耗資25億日元在北海道北端拍攝完成,是日本影壇的重量作品之一。影片取材於1957年日本南極探險隊的真實故事。在展示神奇壯美的南極風光以及人與自然抗爭的同時,著重描寫了雪橇犬的命運,悲壯而震撼,是一部非常難得的動物題材影片,當年曾創下59億日元的票房紀錄並保持15年之久。這部電影的音樂由希臘音樂家范吉利斯(Vangelis)製作,在全世界發行同名的原聲帶。《南極物語》也提供了靈感,使2006年的英文電影《南極大冒險》(Eight Below,又譯作《極地長征》)得以製作發行。
本片上映時在日本有880萬人次進電影院觀賞,創造了59億日元的票房。

演職員表


演員表

演員角色備註
高倉健潮田曉簡介 第一次及第三次越冬觀測隊隊員
渡瀨恆彥越智健二郎簡介 第一次及第三次越冬觀測隊隊員
岡田英次小澤大簡介 第一次越冬觀測隊隊長
夏目雅子北澤慶子簡介 越智的未婚妻
荻野目慶子志村麻子簡介 樺太犬教練
日下武史森岩剛士簡介 北海道大學教授
神山繁堀込勇治簡介 第二次南極地域觀測隊長
山村聰岩切竜雄簡介 觀測船宗谷船長
江藤潤德光簡介 第二次越冬觀測隊隊員
佐藤浩市戶田簡介 第二次越冬觀測隊隊員
大林丈史野野宮英簡介 第二次越冬觀測隊長
金井進二尾崎勇造簡介 第一次越冬觀測隊醫師
中丸新將長谷川簡介 第二次越冬觀測隊隊員
志賀圭二郎梶原博簡介 第一次越冬觀測隊隊員
長谷川初范鶴田功簡介 第一次越冬觀測隊隊員

職員表

導演藏原惟繕
配樂范吉利斯
美術設計德田博
演職員參考資料

故事概要


1958年2月,其間,三名隊員帶著15隻用來拉雪橇的樺太犬(又譯作“庫頁犬”),到南極內陸山上考察。歸途中遇到大霧,而且準備不足的隊員都患了雪盲,完全看不見路。在離基地還有幾十公里的地方,他們把兩隻在南極長大的狗,太郎和次郎放開,讓它們回基地叫人來接他們。兩隻狗帶來基地的人和車,使所有人得以安全返回。
幾天之後,第二次越冬觀測隊乘坐“宗谷號”破冰船到達南極,準備接應由11人組成的第一次越冬觀測隊。然而,由於天氣驟變,破冰船無法接近昭和基地,最後被迫原地等待,改用直升機接回第一次越冬觀測隊隊員。
第一次越冬觀測隊離開前,訓狗師潮田曉滿以為他們能回來接樺太犬,於是和助手一起把狗拴牢,留在基地。可是,由於氣候驟變,破冰船盤桓幾天仍無法接近大陸,使第二次越冬觀測隊隊員登陸。最後船長和兩個隊的隊長決定放棄登陸,全部人員返回日本。15隻狗只有一個星期左右的食物,而南極的冬天氣溫極低,所有人都以為它們不可能存活下來。潮田曉十分痛苦,要求回基地帶狗上船或回去毒死它們。但是情況緊急,燃料和飲用水都不足,只好放棄。
基地上,有八隻狗掙脫了項圈,在冬季的南極荒野上覓食求生。領頭狗Ricky帶領大家尋找人的氣味,有的狗掉進冰河,死去了,生存能力極強的風連小熊,曾經帶領狗們捕捉海豹,但它更喜歡獨來獨往,也離開群體,自己走了。
最後只剩了太郎和次郎。與此同時,回到日本的潮田曉因為內心歉疚,辭掉大學高薪職位。因為這些樺太犬大部分出生在日本北海道的民家,他開始逐家拜訪,登門謝罪。在Ricky的家裡,他見到了飼養Ricky的小姐妹,當姐姐告訴他在她們家鄉,人們到了冬天就離開小島,而把小狗們放開,它們自己也會找食,平安過冬的時候,潮田說當他剛知道不能回去接狗們回來的時候,曾想過去它們毒死也好。可是,他越來越覺得有幾條狗是能夠活下來的。他明白每個生命都有為自己生存奮鬥的權利,人類沒有權力妄加干涉。
幾乎整整一年之後,1959年1月14日,第三次越冬觀測隊再度出發。潮田曉也隨隊前往,打算到基地去埋葬他心愛的雪橇犬。沒想到,到達基地時,迎接他們的竟然是兩隻生存下來的樺太犬,太郎和次郎。

影片中的狗


《南極物語》如實地講述了1957年日本發生的關於雪橇犬的故事。與06年好萊塢的《南極大冒險》相比,該片應該是一部枯燥甚至殘酷的紀錄片,而後者的則是一部趣味性更濃厚的喜劇片。電影里狗的名字
七隻在營地被發現,沒能掙脫鎖鏈:五郎 (Goro),貝斯(Besu),摩谷 (Moku),小赤 (Aka),小黑 (Kuro),波吉 (Bochi),吻別小熊 (Kuma)
兩隻身葬冰川:安哥 (Anko),德利(Deri)
一隻跌死:小白 (Shiro)
一隻被虎鯨咬傷致死:離奇 (Ricky,Riki)
一隻消失:風連小熊 (Kuma)
死因不明:傑克 (Jakku)
兩隻倖存者:太郎 (Taro),次郎 (Jiro)

疑問與爭議


太郎與次郎為什麼能倖存下來,至今是一個迷。因為普通樺太犬在那樣的—環境下只能存活一個月左右,而南極的冬天遠比一個月要長得多。然而,一個主要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太郎與次郎來到南極昭和基地的時候還是小狗,而不像其他樺太犬,在到達南極之前都是在日本一般家庭寄養成長。
當觀測隊抵達基地的時候,基地內的存糧仍有大半原封未動。據觀測人員推斷,它們可能一直以獵捕企鵝和海豹為生,不得已時甚至可能以海豹糞便為食。
電影里,導演只能運用所有已知的數據,加上他的想像,來推測兩隻狗是如何倖存下來的。
倖存的太郎和次郎後來怎麼樣了呢?
弟弟次郎在1960年7月的一次觀測隊活動中不幸去世,它的遺體被製成標本,與著名的傳奇名犬“忠犬八公”一起保存在東京上野的國立科學博物館內。而哥哥太郎比較幸運,年老之後跟隨觀測隊回到日本本土,在北海道大學中安享晚年,1970年以高齡15歲與世長辭。它遺體也被製為標本,收藏在北海道大學農學部博物館裡面。
電影在日本雖然十分賣座,但也有觀眾質疑在電影拍攝時狗被虐待、甚至殘害。藏原惟繕在電影幕後紀錄片中解釋,電影里所有狗的表情都是他們費盡心思捕捉到,然後再精心編輯出來的。在死亡鏡頭中,狗被注射了精密調配的麻醉劑。還有狗被水淹沒和跌落山谷等的片段,則是在攝影棚內拍攝,之後搭配實景剪輯而成。片中狗身上的血也是假的。

幕後製作


這是富士電視台第一次正式推齣電影,在拍攝工作上投入了25億日元,邀請眾多名演員助陣,並請來范吉利斯為影片配樂,攝製組還遠赴南極拍攝外景。本片取材於真實事件,描繪了人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感情。影片的真正主人公是那群被留在南極的樺太犬,它們在嚴寒中為了生存努力奮鬥的場面打動了無數觀眾。本片獲得了空前的票房成功,收入高達56億日元,作為本土最賣座的電影,登上了1983年日本電影總票房榜的亞軍位置,僅次於《ET外星人》。

獲獎記錄


日本電影學院獎 Awards of the Japanese Academy
第7屆 (1984)
獲獎
·話題獎-最具話題演員獎 The two dogs in the film: "Taro & Jiro".
提名
• ·最佳影片 藏原惟繕 Koreyoshi Kurahara
• ·最徠佳電影配樂 范吉利斯 Vangelis
• ·最佳攝影 Akira Shiizuka
• ·最佳燈光 Haruo Kawashima
柏林國際電影節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第34屆 (1984)
提名
·金熊獎 藏原惟繕 Koreyoshi Kurahara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富士電視台 [日本]
Gakken Co. Ltd. [日本]
Kurahara Productions

發行公司

Toho International Company Inc. [美國] (1983) (worldwide) (all media)
Nippon Herald Films [日本] (1983) (Japan) (theatrical)
Pony Canyon Enterprises (I) [日本] (2001) (Japan) (DVD)
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 [美國] (1984) (USA) (dubbed)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日本Japan1983年7月23日
西德West Germany1984年2月......(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USA1984年3月30日......(New York City, New York)
澳大利亞Australia1985年7月11日
義大利Italy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