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頭社區

南頭社區

徠南頭社區居委會在南頭鎮政府西南面1.5公里,南臨雞鴉水道,位於北緯22.43度,東經113.17度。南頭社區居委會分新墟和舊墟,南頭社區居委會位於南頭舊墟正北面100米處。 2002年5月正式改現名“南頭社區居民委員會”。

目錄

正文


廣東省中山市南頭鎮南頭社區
南徠頭社區居委會在南頭鎮政府西南面1.5公里,南臨雞鴉水道,位於北緯22.43度,東經113.17度。駐南安南路七號,現有居民1251戶,總人口4798人,轄管八個居民小組,十二條街分別是海舫街、南和東路、南和西路、南和中路、南安南路、碧雲西街、碧雲東街富南路、富華街、沿江西路、工程二處住宅小區。因地處南頭鎮集文化、政治、商貿中心而得名。
南頭社區居委會分新墟和舊墟,南頭社區居委會位於南頭舊墟正北面100米處。舊墟有百餘年歷史,屬坡頭沙,其人口源於道光年間,本地居民極少,明末清初后,移民不斷由順德遷來墾耕,同屬順德語系,其姓氏繁多,至咸豐年間(1851年至1862年)形成小集鎮,取名“南和墟”,同治3年(1866年)更名為南頭墟,索其義是取南和墟一“南”字,坡頭沙一“頭”字而得名。解放前居民約106戶,約620人,解放后政區以“南頭墟”命名。1952年建立商反會,1958年設立南頭墟居民委員會,1973年8月成立“南頭鎮革命委員會”(全稱為:南頭人民公社南頭鎮革命委員會),1974年舊南頭與東鳳分家后,沿舊墟以東地段建成新墟(南頭人民公社駐地),居委會取址於舊墟以東300米,公社駐地以西500米處,1982年1月改名為“南頭居民委員會”。2002年5月正式改現名“南頭社區居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