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口炎

潰瘍性口炎

潰瘍性口炎是由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肺炎球菌等感染引起的口腔炎性反應。好發於3~4歲以下的兒童,呼吸道反覆感染、長時間腹瀉或急性感染導致患兒機體免疫力下降,從而引發口腔黏膜感染。當機體抵抗力降低如急、慢性感染或口腔不潔、食具消毒不嚴格時, 導致細菌繁殖而致病。由於嬰幼兒口腔黏膜薄、嫩, 易受損傷和細菌感染。主要表現為幼兒的體溫不斷的升高,可能呈間歇熱,致病菌如果侵犯到軟組織如黏膜將會產生典型的炎症反應,患者通常也會不受意識控制的流涎。嚴重的炎症侵犯,將會導致頭面的軟組織全部水腫。潰瘍性口炎需控制感染,進行對症支持治療。潰瘍性口炎以嬰幼兒居多,急性發作、全身反應重,臨床癥狀為局部疼痛、拒食、煩躁、發熱等, 嚴重影響小兒的營養攝入, 給治療、護理、家庭帶來諸多不便。潰瘍性口炎預后一般良好。

就診科室


● 兒科、口腔科

病因


● 當機體抵抗力降低如急、慢性感染或口腔不潔、食具消毒不嚴格時, 導致細菌繁殖而致病。由於嬰幼兒口腔黏膜薄、嫩, 易受損傷和細菌感染。

癥狀


● 潰瘍性口炎以嬰幼兒居多,表現主要為幼兒的體溫不斷升高,可能呈間歇熱,致病菌如果侵犯到軟組織如黏膜將會產生典型的炎症反應,患者通常也會不受意識控制的流涎。
● 嚴重的炎症侵犯,將會導致頭面的軟組織全部水腫。
● 潰瘍性口炎導致的病灶區火山口樣潰瘍也不少見,嚴重時局部疼痛、拒食、煩躁、發熱等, 嚴重影響小兒的營養攝入。

檢查


● 診斷潰瘍性口炎需做口腔病損檢查、血常規檢查、口腔分泌物塗片檢查等。
● 口腔病損檢查:初步了解病情。
● 血常規檢查:外周血象中白細胞計數常增高。
● 口腔分泌物塗片檢查:可見大量細菌。

診斷


● 大多數病例,根據臨床表現可作出診斷。
● 潰瘍性口炎多見於嬰幼兒,急性發作,全身反應重,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和口唇周圍出現成簇性小水皰,繼而,口腔黏膜形成淺潰瘍,口周皮膚形成痂殼。

鑒別診斷


● 潰瘍性口炎需要和下列疾病相鑒別:
● 皰疹樣複發性口腔潰瘍:為散在分佈的單個小潰瘍,病程反覆,不經過發皰期;潰瘍數目較多,主要分佈於口角內角化程度較差的黏膜處,不造成齦炎,兒童少見,無皮膚損害。
● 三叉神經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引起的顏麵皮膚和口腔黏膜的病損。水皰較大,皰疹聚集成簇,沿三叉神經的分支排列成帶狀,但不超過中線。疼痛劇烈,甚至損害癒合后一段時間內仍有疼痛。
● 手足口病:前驅癥狀有發熱、睏倦與局部淋巴結腫大;然後在口腔黏膜、手掌、足底出現散在水皰、丘疹與斑疹,數量不等。口腔損害廣泛分佈於頰、唇、舌、齶等處,初起時多為小水皰,迅速形成潰瘍。
● 皰疹性咽峽炎:臨床表現較似潰瘍性口炎,但前驅期癥狀和全身反應都輕,病損的分佈只限於口腔後部,如軟齶、齶垂、扁桃體處,為叢集成簇的小水皰,不久破潰成潰瘍,損害很少發生於口腔前部,牙齦不受損害。

治療


● 保持口腔清潔,可使用依沙吖啶溶液清洗潰瘍面。
● 潰瘍面塗0.2%甲硝唑或5%金黴素魚肝油、錫類散等。
● 及時控制感染,針對病因選用抗生素治療。
● 補充足夠的營養和液體,預防和糾正水、酸鹼失衡。

危害


● 潰瘍性口炎以嬰幼兒居多,急性發作、全身反應重,臨床癥狀為局部疼痛、拒食、煩躁、發熱等, 嚴重影響小兒的營養攝入, 給治療、護理、家庭帶來諸多不便。

預后


● 潰瘍性口炎預后一般良好。

預防


● 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 糾正小兒吮指、不刷牙等不良習慣。
● 適當進行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提高小兒的抵抗力。

參考文獻


● [1] 陳謙明。口腔黏膜病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 [2] 桂永浩,薛辛東。兒科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