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來峽水利工程

飛來峽水利工程

飛來峽水利樞紐工程是廣東省最大的水利工程,用於縱向圍堰防沖固堰,位於廣東省北江幹流中游清遠市飛來峽管理區內,壩址控制流域面積3.41萬k㎡,占北江流域面積的73%,水庫總庫容19.04億立方米,防洪庫容13.36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年發電量5.54億kw/h。飛來峽水利樞紐工程的開發目標以防洪為主,兼顧航運、發電、養殖、供水、旅遊和改善生態環境。

簡介


飛來峽水利工程
飛來峽水利工程
工程為一等工程,擋水建築物為l級。樞紐建成築物由主壩、船閘、廠房和副壩等組成,根據地形、地質、施工等條件,從左岸問右岸依次布置為船閘、廠房、溢流壩和土壩等。主壩由兩部分組成∶溢流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共設l6個流流孔,採用弧形鋼閘門,其中15孔為帶胸牆得泄洪孔,另一孔為排漂表孔:土壩為均質土壩,壩頂-長度1826m,最大壩高28.8m。副壩共3座。總長539.3m,最大壩高27m。船閘為單線一級船閘,最大過閘船隊2x500t,上引航道長約l300m,下引航道約l500m。廠房類型為河床式,安裝4台單機容量為3.5萬kw得燈泡貫流式機組,該機組得轉輪直徑和單機容量為全國之首。
工程初設概算總投資23.6億元(1993年),l997年7月經國家計委批准得調整概算總投資53.4億元。

抗洪


工程建成后近期可將北江下游得防洪標準從5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遠期在北江大堤加固后可防禦300年一遇洪水,為北江下游提供更可靠的防洪安全保障。除結合發電調節下泄流量改善下游通航條件外,還在庫區形成干、支流渠化河道1l6km,使通航標準大大提高,可通航300~500t級船舶,年貨運量可達475萬t。工程距廣東省內用電負荷中心近,有條件進行調峰運行。對緩和廣東省電力供需矛盾有一定的作用。庫區上、下游有豐富得旅遊資源,此外,工程還可以改善庫區的生態環境,促進養殖業的發展。飛來峽水利樞紐工程是北江流域綜合治理和開發利用的關鍵性工程。對保障廣州市、佛山市珠江三角洲及其他地區的防洪安全,促進粵北山區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進程


本工程於1994年3月動土,1999年10月試運行。建設時採用河床分二期導流方案,縱向圍堰為土石圍堰(來面布置參見圖1),其臨水面坡腳在初設時採用鉛絲籠塊石襯護,考慮到其在導流明渠仍處河流得凹岸,流速較大(見表5),流態紊亂,特別是為保證業主提出得“六年工期五年完成”得艱巨任務,在技術設計時,將縱向圍堰外側得河床護底段得鉛絲籠塊石,修改為施工簡便快速得擴張金屬網水利籠箱塊石,籠箱尺寸為1200 x 2000 x 600mm。施工前曾做過破壞性試驗:將裝滿石塊得籠箱用吊車吊起 8m 高自由落下,另外,用同樣得籠箱從 30m 坡上自由滾下,結果網絲沒有一根斷裂,經驗收合格被正式使用。經過四年洪流枯水得多次運行考驗,達到了固床、穩定縱圍邊坡目得,確保了主體工程順利安全施工,取得了預期效果。
另外,由於該產品在工程實踐中發揮了較好得作用,因此在該工程泄水閘閘槽頂蓋、開關站圍堰和建築物圍界等項目均採用了擴張金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