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本事方
宋代許叔微撰中醫典籍
《普濟本事方》,又名《類證普濟本事方》或《本事方》,10卷,宋代許叔微撰。本書是許氏集平生所驗效方,附以醫案,並記其事實之書,故名。約刊於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按中風肝膽筋骨諸風、心小腸脾胃病、肺腎經病等分為二十五類,包括內、外、婦、兒、傷、五官、針灸各科。共收錄373方,每方首列主治、方名、藥味、藥量,次錄治法、服法。其中有81則論證和論述,見解精闢,大多后附病例,條理明晰。這些方中十分之七為丸、散、膏、酒、粥、針灸、按摩,十分之三為湯劑,除仲景麻、桂、柴、葛外,多為各家名方及民間效方,其中煮散最多。書末的“治葯制度總例”70餘條,有關藥物炮製方法頗切實用。全書內容翔實,臨床實用價值很高。
本書仿唐·孟棨《本事詩》體例,於晚年取“平生已試驗之方,並記其事實”成書,故名《本事方》。分為中風肝膽筋骨諸風、心小腸脾胃病、肺腎經病、補益虛勞方、頭痛頭暈方等25門,輯錄醫方、醫論、醫案。全書共收珍珠丸、獨活湯、星附散等318方,氣厥與中風論證、驚病抑肝補脾論證、補脾並補腎論證等簡短醫論70餘則,諸方下多記有關治驗。書中所論“氣厥不可作中風”“益腎宜進滋腎之葯”“治脾腎虛弱全不進食,補脾不如補腎”等,以及腸風、臟毒、蟲痔等病證之辨析,皆為後人稱道。所收神效散、溫脾湯、玉真丸、退陰散諸方,識精理到,尤足補前人所未及。
普濟本事方序 | 遠志丸 | 卷第二 |
卷第一中風肝膽筋骨諸風 | 茯神散 | 治氣虛頭疼。 |
真珠丸 | 寧志膏 | 卷第二治氣虛頭疼。 |
獨活湯 | 驚氣丸 | 白芷丸 |
星附散 | 辰砂遠志丸 | 白附子散 |
二生散 | 茯苓丸 | 羚羊角散 |
救急稀涎散 | 火府丹 | 養正丹 |
勝金丸 | 七珍散 | 黑龍丸 |
拒風丹 | 曲術丸 | 卷第二 |
蘇合香丸 | 白朮湯 | 治氣虛頭疼。 |
灸中風十二穴 | 二神丸 | 卷第二治氣虛頭疼。 |
續斷湯 | 溫脾散 | 白芷丸 |
山蕷丸 | 卷第二肺腎經病 | 白附子散 |
獨活散 | 棗膏丸 | 羚羊角散 |
地黃酒 | 五味子丸 | 養正丹 |
防風湯 | 葶藶丸 | 黑龍丸 |
竹瀝湯 | 紫金丹 | 卷第三風寒濕痹白虎歷節走注諸病 |
防己湯 | 細辛湯 | 續斷丸 |
木瓜煎 | 升麻湯 | 增損續斷丸 |
養血地黃丸 | 五靈丸 | 川烏粥法 |
羚羊角湯 | 蔡太師所服香茸丸 | 芎附散 |
烏頭湯 | 椒附散 | 麝香丸 |
小續命湯 | 麋茸丸 | 麻黃散 |
排風湯 | 地黃丸 | 茵芋丸 |
小風引湯 | 青鹽丸 | 牛蒡子散 |
《千金方》竹瀝湯 | 卷第二補益虛勞方 | 蓖麻法 |
《必用方》竹瀝湯 | 五味子丸 | 柏葉散 |
增損茵芋酒 | 人蔘丸 | 綠靈散 |
太一神精丹 | 雙和散 | 趁痛丸 |
鐵彈丸 | 黑錫丸 | 烏頭丸 |
黑神丸 | 石斛散 | 烏豆粥 |
定風餅子 | 八仙丹 | |
茯神散 | 卷第二頭痛頭暈方 | |
鱉甲丸 | 川芎散 | |
補膽防風湯 | 鉤藤散 | |
人蔘散 | 玉真丸 | |
醒後頭虛暈發熱方 | 硫黃丸 | |
卷外 | ||
卷外 | ||
卷第三風痰停飲痰癖咳嗽 | 卷第三膀胱疝氣小腸精漏 | 卷第四臟腑泄滑及諸痢 |
化痰丸 | 念珠丸 | 鞠丸 |
三生丸 | 砂丸 | 陳曲丸 |
旋復花湯 | 金鈴丸 | 木香丸 |
檳榔丸 | 茴香散 | 溫脾湯 |
乾薑丸 | 金鎖丹 | 乾薑丸 |
芫花丸 | 清心丸 | 白朮散 |
紫蘇散 | 豬苓丸 | 靈砂丹 |
訶子飲 | 《良方》茯苓散 | 木香散 |
貝母湯 | 卷外 | 五味子散 |
卷第三 | 卷外 | 訶子丸 |
積聚凝滯五噎膈氣 | 卷第四翻胃嘔吐霍亂 | 卷第四虛熱風壅喉閉清利頭目 |
卷第三積聚凝滯五噎膈氣 | 附子散 | 利膈湯 |
纏金丹 | 鯽魚散 | 川芎散 |
枳殼散 | 枇杷葉散 | 芎辛丸 |
訶子丸 | 白朮散 | 通膈丸 |
砂丸 | 竹茹湯 | 門冬丸 |
紫金丹 | 槐花散 | 《千金》地黃丸 |
枳殼散 | 青金丹 | 人蔘散 |
五噎膈氣丸 | 香靈丸 | 清氣散 |
熏膈丸 | 柴胡散 | |
地仙散 | ||
卷第四腫滿水氣蠱脹 | 卷第五腸風瀉血痔漏臟毒 | 卷第五眼目頭面口齒鼻舌唇耳 |
葶藶丸 | 玉屑丸 | 羊肝丸 |
實脾散 | 《千金》。熏蟲痔方。 | 又方 |
羌活散 | 蒜連丸 | 楮葉散 |
大棗湯 | 槐花散 | 菊花散 |
茯苓散 | 椿皮丸 | 地黃丸 |
知母湯 | 腸痔下血方 | 治頭風冷淚方 |
升麻牛蒡團參湯 | 痔有鼠乳方 | 又方 |
卷第四腎臟風及足膝腰腿香港腳 | 黃丸 | 治肺風鼻赤酒方 |
治腎臟風攻註腳膝方。 | 鱉甲丸 | 又方 |
烏頭丸 | 卷第五衄血勞瘵吐血咯血 | 口瘡方 |
虎骨酒 | 茜梅丸 | 魚骨鯁方 |
檳榔湯 | 三黃散 | 玄參散 |
地黃丸 | 山梔子散 | 紅綿散 |
虎骨酒 | 天門冬丸 | 黃丸 |
思仙續斷丸 | 黃散 | 地黃湯 |
續骨丹 | 白扁豆散 | 黃湯 |
茵芋丸 | 卷外 | |
薏苡仁丸 | 治重舌方 | |
鹿茸丸 | ||
葯棋子 | ||
紫金丹 | ||
卷外腎臟風及足膝腰腿香港腳 | ||
妙香散 | ||
加料十全飲 | ||
生胃湯 | ||
卷第六諸嗽虛汗消渴 | 卷第七諸蟲飛屍鬼疰 | 卷第八傷寒時疫(上) |
杏酥散 | 制諸蟲方 | 桂枝湯 |
柏子仁丸 | 去勞熱方 | 麻黃湯 |
牡蠣散 | 治寸白蟲方 | 大青龍湯 |
防風湯 | 《良方》。療寸白蟲方。 | 溫粉方 |
消渴方 | 雄朱散 | 桂枝加附子湯 |
神效散 | 白薇湯 | 桂枝加濃朴杏子湯 |
生地黃煎 | 倉公散 | 大柴胡湯 |
三丸 | 卷第七腹脅疼痛 | 白虎加蒼朮湯 |
卷第六金瘡癰疽打撲諸瘡破傷風 | 枳實散 | 黃建中加當歸湯 |
地黃散 | 葛根湯 | 蜜兌法 |
劉寄奴散 | 枳殼煮散 | 破陰丹 |
芸苔散 | 薏苡仁丸 | 小柴胡加地黃湯 |
夢龜散 | 桂枝散 | 海蛤散 |
水仙散 | 芎葛湯 | 真武湯 |
檳榔散 | 神保丸 | 清心丸 |
柞木散 | 卷第七 | 竹葉石膏湯 |
斂瘡內消方 | 雜病 | 白虎加人蔘湯 |
拔毒七寶散 | 卷外 | 肉豆蔻湯 |
沈遇明一方 | 椒紅丸 | 良薑湯 |
太白膏 | 勝紅丸 | 吃噫又方 |
國老膏 | 卷第八 | 滑石丸 |
黃散 | 傷寒時疫(上) | 桂枝湯 |
生犀散 | 茵陳蒿湯 | |
黃丸 | 五苓散 | |
內托散 | 瓜蒂散 | |
治發背癰疽方 | ||
治發背方 | ||
玉真散 | ||
卷第九傷寒時疫(下) | 卷第十婦人諸疾 | 卷第十小兒病 |
治結胸灸法 | 四物湯 | 睡驚丸 |
鵲石散 | 滑胎枳殼散 | 麥門冬散 |
桂枝麻黃各半湯 | 內補丸 | 白朮散 |
抵當丸 | 木香丸 | 調中丸 |
破陰丹 | 白朮散 | 芎朴丸 |
金液丹 | 紫蘇飲 | 消積丸 |
來複丹 | 下死胎方 | 捻金散 |
氣海 | 紫石英丸 | 扁銀丸 |
補脾湯 | 通經丸 | 青州白丸子 |
白虎湯 | 地黃丸 | 金液丹 |
麻黃湯 | 琥珀散 | 醒脾丸 |
小柴胡湯 | 桃仁煎 | 人蔘散 |
麻黃湯 | 佛手散 | 蠍梢丸 |
小承氣湯 | 治崩中下血方 | 龍齒散 |
葛根湯 | 愈風散 | 《普濟本事方》治葯制度例 |
始得陰毒候 | 交加散 | |
正元散 | 治婦人諸般淋 | |
退陰散 | 半夏散 | |
五勝散 | 蒲黃散 | |
陰毒漸深候 | 芎羌湯 | |
玉女散 | 當歸散 | |
還陽散 | 大棗湯 | |
陰毒沉困候 | 鹿屑湯 | |
辨少陰脈緊證 | 卷第十 | |
來蘇丹 | 小兒病 |
醫之道大矣。可以養生,可以全身,可以盡年,可以利天下與來世,是非淺識者所能為也。苟精此道者,通神明,奪造化,擅回生起死之功。則精神之運,必有默相於冥冥之中者,豈瘼,迨及後世。周有和緩,秦有扁鵲,漢有倉公,魏有華佗,宋有徐文伯,唐有孫思邈,又皆神奇出人意表,背望踵躡,代不乏人,自茲以往,其妙不傳。間有能者。僅可一二數,何古人精巧如是,而今人之不逮也。予嘗思之。古人以此救人,故天畀其道,使普惠含靈。後人以此射利,故天嗇其術,而不輕畀予,無足疑者。予年十一,連遭家禍,父以時疫,母以氣中。百日之間,並失怙恃。痛念里無良醫,束手待盡,及長成人,刻意方書,誓欲以救物為心。杳冥之中題為普濟本事予既以救
本書由於實用價值較高,對後世有深遠影響。如王肯堂《證治準繩》、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龔廷賢《壽世保元》、吳儀洛《成方切用》、徐靈胎《蘭台軌範》,張潔《仁術便覽》、戴元禮《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均輯錄本書資料。《慈雲樓藏書志》評價本書“立論淵微,方多經效”。
許叔微,字知可,真州白沙(今江蘇儀征)人。約生活於公元1079~1154年(北宋元豐三年至南宋紹興二十四年)。11歲時,父以時疫,母以氣中,百日之間,先後辭世。許氏深感醫道之重要,在習儒同時,刻意方書,精研醫學。凡有病者來召,不分晝夜,無問貧富,誓欲以救物為心,志在活人,而不求其報。其醫術之精湛、醫德之高尚,頗受時人嘉許。《傷寒百證歌·張郯序》中說:“建炎初,劇賊張遇破真州,已而疫疾大作,知可遍歷里門,視病與葯,十活八九。”許氏53歲中進士,曾任徽州、杭州教官及翰林集賢院學士,故後世稱之為“許學士”。許氏對《傷寒論》研究頗深,著有《傷寒百證歌》《傷寒發微論》《傷寒九十論》,又善於化裁古方,創製新劑,晚年匯萃平生所得,編撰成《普濟本事方》《普濟本事方續集》。
《普濟本事方》《類證普濟本事方》《本事方》
現存清康熙刊本、日本享保二十一年(1736年)刊本、《四庫全書》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