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青化鎮的結果 展開

青化鎮

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轄鎮

青化鎮,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地處周至縣西北部。東鄰啞柏鎮,南依青化南塬,與竹峪鎮相鄰,西接寶雞市眉縣青化鎮,北瀕渭河,與楊凌農業示範區隔河相望,總面積33.92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青化鎮下轄9個行政村。2018年,青化鎮戶籍人口27820人。2011年,青化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0339億元,有工業企業1個。

歷史沿革


建置沿革

唐時屬周至縣豐邑鄉。未有青化店。
清康熙時建青化鎮。乾隆后歸鳳泉里管轄。
1949年後,原青化鄉和白寨鄉合併,名稱為白寨鄉,治所在新白寨村,歸周至縣第二區(治所在啞柏鎮)管轄。
1958年,設啞柏公社青化管理區。
1962年,成立青蛤公社。
1984年,改建為鄉。
2011年,青化鎮改建為鎮。
青化鎮風光
青化鎮風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青化鎮地處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西北部,在周至和鄠邑區交界處。轄區東西最大距離4.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5.3千米,總面積33.92平方千米。距縣政府19千米。

地形地貌

青化鎮地處關中平原,地勢南高北低。境內主要有渭河漫灘地、平原等地貌。 

氣候特徵

青化鎮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氣候較暖和,少雨多東風;夏季炎熱,有雷陣雨;秋季涼爽,多西風連陰雨;冬季寒冷,降雪多西北風。多年平均氣溫13.20C,1月平均氣溫-6℃,極端最低氣溫-17℃(2000年1月10日);7月平均氣溫29℃,極端最高氣溫41℃(2010年7月)。最低月平均氣溫-9℃(2007年1月),最高月平均氣溫30℃(2010年7月)。平均氣溫年較差1.4℃,最大日較差20℃。生長期年平均285天。無霜期年平均305天,最長達310天,最短為29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400小時。O℃以上持續期280天(一般為2月下旬—12月上旬)。年平均降水量66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42天,最多達66天,最少為26天。極端年最大雨量820毫米(2010年)。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9月最多。 

水系水文

青化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渭河,在北邊緣從西向東流經聯庄、聯集等2個村,境內流長4.48千米。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轄青化、二廟、半個城、杏園、滹沱、聶村、興隆、新白寨、聯庄、聯集10個行政村;下設109個村民小組。 

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6月,青化鎮下轄9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青化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124109200121青化村
610124109201220二廟村
610124109202220滹沱村
610124109203220聶村
610124109204220聯庄村
610124109205220杏園村
610124109207220新白寨村
610124109208220聯集村
610124109209220興隆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總人口2618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89人,城鎮化率2.2%。總人口中,男性13617人,佔52%;女性12568人,佔48%;14歲以下2640人,佔10.1%;15—64歲20530人,佔78.4%;65歲以上3015人,佔11.5%。2011年,青化鎮人口出生率5.1‰,人口死亡率2.3‰,人口自然增長率2.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34人。 
2018年,青化鎮戶籍人口27820人。

經濟


綜述

財稅收支
2011年,青化鎮財政總收入29700元,比上年增長9%。 
人民生活
2011年,青化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500元。 

第一產業

2011年,青化鎮耕地面積30085畝,人均1.18畝,林地面積16840畝。2011年,青化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0339億元,比上年增長0.9%。 
種植業
青化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青化鎮糧食生產5859噸,人均217千克。其中小麥2625噸,玉米3234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苗木、獼猴桃等。 
林業
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累計造林面積14015畝,其中防護林2750畝,經濟林11670畝。 
畜牧業
青化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青化鎮生豬飼養量8060頭,年末存欄3228頭;家禽飼養量43940羽,上市家禽22460羽。2011年,青化鎮生產肉類157噸;畜牧業總產值0.0359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5%。 
生產條件
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有大型農業機械36台。 

第二產業

2018年,青化鎮有工業企業1個。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76千米,投遞點166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0.11萬份、期刊0.03萬冊。固定電話用戶0.12萬戶,行動電話用戶1.65萬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90.1萬元。 
2018年,青化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6個。

文化


地名由來

宋代曾名青化店,清康熙年間設青化鎮。因鎮政府駐青化村而得名。 

交通


310國道從青化鎮境內通過,境內長度3.5千米,為西安通往寶雞之雙向2車道,總長5千米;鄉級公路2條,總長5千米。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鎮區橋樑6座,總長度90米。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有幼兒園7所,在園幼兒865人;小學10所,在校生1364人,專任教師10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24人,專任教師5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主要學校有青化初級中學。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3個,公立衛生院1個;病床8張,固定資產總值7.6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3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青化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6.8萬人次。2011年,青化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6萬人,參合率98%,孕產婦死亡率為0,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均為0。 

社會保障

2011年,青化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18戶,人數1283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0人。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有自來水廠4個,鋪設幹線水管42千米,生產能力8500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40%;排水管道15千米。
截至2011年末,青化鎮擁有10千伏變電所1座,變壓器79台。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14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7.76%,供電可靠率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