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化門街
黃化門街
黃化門街位於皇城的東北角,在明清時期一直是太監們聚居的地方,如舊時的司禮監、尚衣監、織染局等都圍繞在黃化門街周圍,所以這一代在明清時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皇宮內院的“服務所”。
在地安門內大街旁,有一段皇城城牆,城門內延伸出一條街道,這就是今天的黃化門街。
據一位家族在黃化門街住了100多年的老北京介紹,關於黃化門名稱的來歷,還有一段民間傳說。
這位老北京介紹說,他的父輩曾經講過今天的北京教育學院這個地方原來住的是康熙的奶奶孝庄皇太后的後人,官居三品。雖說是三品官,可好歹也是皇親國舅,出門也得用八抬大轎。可是當時在黃化門街通往地安門大街的那扇門沒有那麽大,不能通過這八抬大轎,於是這孝庄的後人就向皇帝請求把這扇門給加寬,皇帝看在孝庄太后的情份上答應了他的要求。在這之後,此地就因這段故事而得名為“皇划門”,意為皇帝給劃得門,是後來慢慢地變成了“黃化門”。
雖說這是民間說法,可還是很有幾分傳奇色彩。其實今日的黃化門街舊時叫黃瓦門,據《日下舊聞考》記載:黃瓦門之名見於大佛堂碑刻,俗稱的黃化門、黃華門均為音之訛変。民國36年(1947年)此處始稱黃化門大街,1949年後沿用了此稱,直到1965年整頓地名時才改稱黃化門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