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結核
腸結核
徠腸結核是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腸道慢性特異性感染。多見於青壯年,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多繼發於其他部位結核;可累及胃腸道任何部位,但以回盲部最常見。結核分支杆菌感染,常因口傳播引起。患者可有腸外結核病史,當患者抵抗力低下,侵入的結核分枝桿菌數量較多、毒力較大時,即會發病。臨床多表現為非特異性右下腹腹痛,腹脹,腹瀉,腹部腫塊等;結核毒血癥狀如盜汗等。本病治療主要是抗結核感染治療,併發合併症後部分需手術治療。本病可能會出現腸梗阻,腸穿孔,腸瘺等合併症。早期診斷,正確治療,多可治癒。
● 消化內科、感染科
● 結核病的發病是人體和結核分枝桿菌相互作用的結果。當侵入的結核分枝桿菌數量較多、毒力較大,在人體免疫功能低下、腸功能紊亂引起局部抵抗力削弱時,才會致病。
● 結核分枝桿菌侵犯腸道主要是經口感染,也可由粟粒性結核血行播散引起,或由腹腔內結核病灶如女性生殖器結核直接蔓延引起。少見情況下,腸結核也可是結核的原發感染。
● 牛型結核分枝桿菌腸結核常因飲用未經消毒的帶菌牛奶或乳製品而發生。
● 患者本身帶菌,可因吞咽自身痰液引起。
● 潰瘍型腸結核
● ● 腸壁的淋巴組織呈充血、水腫及炎症滲出性病變,進一步發展為乾酪樣壞死,隨後形成潰瘍。潰瘍邊緣不規則,可深達肌層或漿膜層。
● 增生型腸結核
● ● 病變多局限在回盲部,可有大量結核肉芽腫和纖維組織增生,可引起梗阻。
● 混合型腸結核
● ● 兼有以上兩種病變,稱為混合型或潰瘍-增生型腸結核。
● 患者較難判斷自己是否得了該病。大部分患者有腸外結核病史。
● 非特異性臨床癥狀主要為右下腹陣發性疼痛,腹瀉,腹部腫脹,便秘等癥狀。
● 結核桿菌毒血症表現,出現乏力,盜汗,食欲不振,消瘦等癥狀。
● 有以上癥狀時及時就醫。
● 鋇劑造影、實驗室檢查、纖維結腸鏡輔助檢查及鏡下取病理活檢多可確診該病。
● 鋇劑造影及CT、磁共振成像、小腸造影
● ● 鋇劑於病變腸段呈現激惹徵象,發現跳躍征、潰瘍、腸管變形和腸腔狹窄等徵象。
● 腸鏡
● ● 可見腸道潰瘍及增生性病變。
● 實驗室檢查
● ● 也可以協助診斷。如白細胞計數無明顯變化,而血沉加快,可作為評估結核病活動程度的指標之一;糞便多為糊樣,一般無肉眼黏液和膿血,隱血試驗陽性;結核菌素(PPD)試驗或γ-干擾素釋放試驗(國內常用的為T-Spot TB試驗)陽性有助本病診斷。
● 病理活檢
● ● 能發現乾酪性肉芽腫則具有確診意義。
● 醫生診斷腸結核,主要依據臨床癥狀、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及病理活檢來確診。
● 具有結核性毒血症表現,非特異性腹痛,腹瀉,腹部包塊等癥狀。
● 血沉加快;可見膿樣便,隱血試驗陽性;結核菌素試驗及γ-干擾素釋放試驗陽性。
● 腸鏡下可見特徵性的潰瘍及增生性病變,能發現乾酪性肉芽腫則可確診。
● 克羅恩病臨床表現、腸道造影和內鏡所見常酷似腸結核,也可出現腹痛、腹瀉食欲不振、盜汗等一系列癥狀;右側結腸癌、阿米巴病也可出現與該病類似的腹部癥狀。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腸鏡、病理等排除其他疾病,作出診斷。
● 腸結核的治療目的是消除癥狀、改善全身情況、促使病灶癒合及防治合併症。
● 腸結核的治療主要是積極抗結核治療,全身支持治療,使腸道不再繼續感染。
● 對症治療:腹痛可用抗膽鹼能藥物。攝入不足或腹瀉嚴重者應注意糾正水、電解質與酸鹼平衡紊亂。對不完全性腸梗阻患者,需行胃腸減壓。
● 手術治療:對於出現腸結核合併症經保守治療無效者,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不同手術方法。
● 腸結核可有腹痛,腹瀉便秘,盜汗發熱等一系列癥狀,影響患者生活工作。
● 腸結核多併發腸穿孔、腸梗阻、腸瘺等。對消化系統,身體健康造成損害。
● 腸結核經治療后多可痊癒,很少複發;總體來說,提高對腸結核的認識,早期診斷、及時且合理選用抗結核藥物,保證充分劑量與足夠療程,對於改善患者預後有重要作用。
● 積極治療原發病
● ● 積極控制原發性腸外結核病。
● 早期抗結核治療
● ● 有癥狀及時就醫,爭取早期治療結核病。
● 強調有關結核病的衛生宣傳教育
● ● 牛奶滅菌,不隨便吞咽痰液,公筷進餐,進行疫苗接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