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學應用科學學院

北京科技大學應用科學學院

應用科學學院由四系一所兩中心組成,即數學力學系、物理系、化學系、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應用物理所、現代物理研究中心和化學分析測試中心。設有凝聚態物理博士學科授權點;應用數學、計算數學、運籌學與控制論、固體力學、凝聚態物理、物理電子學、分析化學、應用化學、化學工程等碩士學科授權點;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應用化學、生物技術等五個本科專業。今年將申報固體力學和應用化學博士學科授權點,為學校理科群建設打好基礎。

學院簡介


北京科技大學應用科學學院由四系一所兩中心組成,即數學力學系、物理系、化學系、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應用物理所、現代物理研究中心和化學分析測試中心。設有凝聚態物理博士學科授權點;應用數學、計算數學、運籌學與控制論、固體力學、凝聚態物理、物理電子學、分析化學、應用化學、化學工程等碩士學科授權點;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應用化學、生物技術等五個本科專業。今年將申報固體力學和應用化學博士學科授權點,為學校理科群建設打好基礎。現應用科學學院已分為數理學院和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概況

根據學校發展需要,學校黨委經研究決定,於2010年8月18日成立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及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黨委。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以原應用科學學院化學系、生物科學與技術係為主體,融和胡國華、黨智敏兩位教授的學術梯隊組成。截至2010年底,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設立三個系、一個中心:即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化學與化學工程系、生物科學與工程系;化學分析中心。自然科學基礎實驗中心掛靠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學院共有教職工77名,其中國家入選者1人、長江學者1人,教授16人,副教授18人,高級工程師4人;教育部新實紀人才4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5人,博士生導師11人,碩士生導師32人。學院在校學生662名,其中研究生186人,本科生476人。

學科與科研

2010年,學院組織申報了化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並獲得通過,學院現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化學),1個自設博士點(材料和成化學); 2個碩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化學、化學工程),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由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數理學院共同建設的光電信息材料與器件北京市交叉學科重點學科申報成功。
年內引進入選者胡國華教授,並引進師資4人(海外1人,國內3人)組建團隊,建設臨時實驗室,籌建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
學院共組建成13個教學科研梯隊。“農藥殘留與環境毒理實驗室”正式獲批農業部農藥登記殘留試驗單位,並被學校確定為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師資力量


學院學科面寬廣,主要從事應用基礎理論教學和科學研究。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治學嚴謹、學術水平高、富有開拓精神的師資隊伍。學院共有教職員工151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9人,碩士生導師48人,教授27人,副教授40人。由國外學成歸國的導師所佔比例為31%。學院目前在校本科生980人,研究生267人。

知名學者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難先 海外高層次人才:張學記 長江學者:姜健壯

博士生導師

邊永忠 陳飛武 弓愛君 姜建壯 李文軍 劉傑民 閆海 楊運旭 袁文霞

所獲榮譽


學院榮譽

學院不僅承擔了全校170門課程的教學任務,同時還承擔著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中關村風險投資項目等研究任務,研究方向為33個。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獎、863項目重大貢獻獎等二十餘項。近兩年學院獲得的縱向和橫向課題經費已達340萬元,在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40篇。隨著“211工程”及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的實施,學院共增添大型設備近30台件,建成了具有國內一流先進設備的力學實驗室、微機介面實驗室、感測器實驗室、信息技術實驗室、高效液相色譜實驗室、色質聯用實驗室、離子色譜實驗室、結構分析實驗室等。該院物理系的國家工科物理基礎課程教學基地,2004年順利通過教育部專家組驗收。教學基地的經驗已在多所高校推廣。

學院發展

北京科技大學應用科學學院已於2010年8月18號分為北京科技大學數理學院及北京科技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將增設高分子專業,並且原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更名為生物科學與工程系。這是北科大院系發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應用學院的使命圓滿結束。

科研項目

負責人項目題目起止時間
魏培君聲子晶體彈性波帶隙結構研究(No.10672019)2007 - 2009
馬萬彪賴於媒介的傳染病時滯微分系統與細胞免疫時滯微分系統的穩定性研究2007 - 2009
鄭連存具有連續移動、延伸表面的冪律流體邊界層傳遞行為研究2005 - 2007
李安貴醫院共用信息管理平台2005 - 2006
李安貴政治理論學習系統2005 - 2007
李安貴邯鋼辦公自動化系統2003 - 2004
潘禮慶磁隧道結磁電阻晶元的開發2001 - 2003
鄭連存變尺度鬆散結構物質在多項化化學反應條件下的內部傳遞行為2001 - 2006
邱宏,潘禮慶自旋相關隧道結磁電阻材料與器件2001 - 2003
王鳳平光學級金剛石薄膜的差分反射研究2000 - 2001
李安貴高速公路工程建設管理系統2000 - 2002
申江新型稀土化合物結構設計2000 - 2005
邱宏,田躍生物免疫晶元基片與電信號檢出方法的研究2000 - 2001
吳平薄膜集成天線的開發2000 - 2002
張躍材料斷裂與環境斷裂在原子度域的微觀機理研究2000 - 2002
田躍低維磁敏感測器技術開發2000 - 2003
羅勝鉍系高溫超導單晶沿C軸的本徵約瑟夫森隧穿特性研究1998 - 2000
羅勝高溫超導材料2212—BSCCO單晶沿C軸的本徵約瑟夫森效應及其應用1998 - 2000
羅勝高溫超導材料C軸輸運性質的研究1997 - 1999
李安貴萊氏體鋼碳化物評級自動化系統1997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