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9條詞條名為白石鎮的結果 展開
白石鎮
重慶市忠縣白石鎮
白石鎮:管轄原白石鎮、兩河鄉及巴營鄉的巴嶺、黃家、巴營、華嶺、盆城5個村所轄行政區域,轄18個村、1個社區,幅員面積149平方千米。鎮人民0駐原白石鎮長壽河社區。總人口約45000人。
白石鎮位於忠縣中部,距縣城29千米。轄長壽河1個社區,華富、明星、明月、明華、萬板、望岩、打泉、尖峰、關金、白花、菜園、中坪、華山、巴嶺、巴營、華嶺、黃家、盆城18個行政村。省道忠(縣)墊(江)公路過境。
[代碼]500233120:~001長壽河社區 ~200華富村 ~201明星村 ~202明月村 ~203明華村 ~204萬板村 ~205望岩村 ~206打泉村 ~207尖峰村 ~208關金村 ~209白花村 ~210菜園村 ~211中坪村 ~212華山村 ~213巴嶺村 ~214巴營村 ~215華嶺村 ~216黃家村 ~217盆城村
清末民初屬永豐鄉,1931年置白石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2年建鎮。1997年,面積71.2平方千米,人口2.4萬,轄華峰、華雲、華中、華富、廟武、集中、青松、長流、明華、明大、明光、明月、明星、望岩、白星、萬板、堰壩、新橋、坪壩、打泉、中、青灣、石板23個行政村。
2006年區劃調整后,白石鎮面積149平方千米。鎮政府駐原白石鎮長壽河社區。巴營鄉的梅壩、馬嶺2個村劃歸忠州鎮管轄,巴營鄉的東風村劃歸黃金鎮管轄。
附:巴營鄉位於忠縣中部,距縣城18千米。省道忠(縣)墊(江)公路過境。清末民初屬三匯鄉,1931年置西岩鄉,1940年更名巴營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7年,面積49.2平方千米,人口2萬,轄楊家、巴嶺、雲嶺、坪嶺、丘嶺、聯盟、梅壩、鐵龍、馬嶺、華嶺、茶山、團嶺、胡寨、盆城、坡嶺、東風、大樹17個行政村。
附:兩河鄉位於忠縣西南部,距縣城43千米。公路與省道忠(縣)墊(江)路連接。清末民初屬永豐鄉,1931年置兩河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7年,面積37.3平方千米,人口1.2萬,轄尖峰、關金、和平、香花、艾溝、白花、菜園、金坪、中坪、華山、中山11個行政村。
白石鎮人民政府駐原白石鎮長壽河社區。
白石鎮大部分地方海拔在600米以上,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100毫米以上。土壤以黃壤、紫色土為主,呈酸性,特別適合紅豆杉生長,有天然紅豆杉資源1300多畝,是該縣紅豆杉I類發展區。白石鎮結合本地自然條件,把以紅豆杉為主的林業特色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抓,從2004年開始發展,至2005年底已發展紅豆杉2753畝,計劃2006年新發展2100畝,至2008年底全鎮共發展紅豆杉11000畝。白石鎮因其特殊的地理條件和已有的紅豆杉資源,被重慶市林業局命名為“重慶市紅豆杉之鄉”,這是該縣惟一獲此殊榮的鄉鎮。
忠縣白石鎮地處忠縣腹心,西距重慶市210公里,東距縣城29公里。全鎮幅員面積149平方公里,居全縣第2位。轄18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人口49764人,居全縣第5位。政府機關職工62人,領導幹部18名。海拔200—1150m,屬典型的深丘壑谷山區,是市人大辦公廳直接幫扶的特困鎮。
白石鎮距今已有約3000年歷史,1949年解放。千百年來名人輩出。陝西提督方洪林將軍,二炮某部高級工程師、總工程師、解放軍少將陳正富,原萬縣地區專員張廣政等都是白石人。
種養業獨具優勢。耕地面積39931畝,土質以沙土、黃土為主,主產水稻、玉米、大豆和油菜,盛產黃花梨、西瓜,紅豆杉、茶葉發展前景看好,是全縣唯一的“紅豆衫之鄉”。蛋雞養殖規模大,生豬、蠶桑也具一定規模。漁業資源豐富,漁種站在本轄區內。森林覆蓋率高。森林覆蓋率高,退耕還林長勢良好。水資源豐富。轄區內有蓄水量達4800萬立方米的中型水庫一座,淡水資源豐富。忠縣二期引水工程結束后,白石水庫將成為縣城居民重要的飲用水源。有三座水電站、一個水文站。
忠墊公路橫穿本鎮,半小時可達縣城、2小時可達重慶。加密電視入戶率50%以上,電信寬頻已進入千家萬戶;農電網改造基本完成。招商引資工作初見成效。已引進了陶瓷工藝、礦石開採、茶葉種植加工等項目。石材加工廠、瓷磚生產、方家河電站、雞蛋及母雞深加工、場鎮超市等項目正待招商開發。堅持“麻雀招商理念”,實行項目辦理全程代理制和“保姆式”服務,努力營造不欺生、與本地人同等待遇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