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苔
燥苔
燥苔即舌苔乾燥缺少津液。舌苔乾燥而色黃者,為胃熱熾盛,損傷津液。舌苔乾燥而色黑,為熱極陰傷。若舌苔乾燥色黑而且有刺,則屬熱極。
● 英文名稱:Dry Fur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診斷學—望診
● 常見病證:熱盛傷津證,陰液虧耗證,陽虛氣不化津,燥氣傷肺
● 舌有燥苔,或黃黑、燥裂、芒刺,有熱有結也,大黃、芒硝為主。(《廣瘟疫論·卷之三 里證》)
● 苔面缺乏津液,苔質乾燥,捫之燥澀的舌象。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 燥苔是一種病理性舌象,屬於舌苔異常的情況。
● 人體舌的具體表象變化迅速而又鮮明,猶如人體內髒的一面鏡子,人體臟腑的虛實、疾病的嚴重程度、人體津液的盈虧、氣血是否旺盛等,都可以通過舌質和舌苔的變化表現出來。
● 舌診是中醫特色診法之一。中醫認為,正常的舌苔是潤澤有津,乾濕適中的。舌苔的潤燥能夠反應人體內津液的盈虧狀況以及體內津液的氣化輸布狀況。
● 燥苔是舌苔中的一種,是指舌苔表面缺少津液,苔質乾燥不濕潤,用手摸起來感覺乾燥乾澀的舌象。
● 燥苔的出現,常常提示人體內的津液的代謝情況出現了異常,體內的津液不能夠上承於舌面,導致舌苔乾燥。
● 熱盛傷津證:舌苔燥,常與寒熱往來,白天神志清醒,夜晚則胡言亂語,神誌異常等並見。
● 陰液虧耗證:舌苔燥。嚴重者可見呼吸短促、汗熱而黏、身畏熱、手足溫、躁妄不安、渴喜冷飲,或面色潮紅、脈細數無力。
● 陽虛氣不化津:舌苔燥。臨床常見口乾咽燥,皮膚枯燥,唇燥而裂,小便短少,大便乾結。
● 燥氣傷肺:舌苔燥。臨床常並見乾咳無痰,或咯痰帶血,咽喉疼痛,胸脅痛等癥狀表現。
● 體內津液虧少,常見的原因有高熱、大汗或者嘔吐之後,體內的津液耗損太多,尚未補充;或者服用了溫燥之性的藥物,溫燥之氣損傷津液,導致體內津液不足,舌苔不能得到充足的津液來保持滋潤而乾燥。
● 體內津液的運輸布散功能障礙;常見的原因有痰飲停滯於體內,脾胃的運送津液以及轉化津液的功能受阻;或者體內有瘀血內阻,導致經脈不通暢,津液運行失常;或者體內陽氣虛衰,陽氣的溫煦水液、蒸騰水液的功能減弱,不能夠使津液蒸騰到舌面,最終導致舌面失於濡養而乾燥。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 [3] 朱文鋒。中醫診斷學.1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