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反興奮劑機構

世界反興奮劑機構

世界反興奮劑機構於1999年11月10日在瑞士洛桑成立,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下設的一個獨立部門。總部位於加拿大蒙特利爾

2019年11月,波蘭體育和旅遊部部長維托爾德·班卡和中國冬奧會首金得主、北京冬奧組委運動員委員會主席楊揚分別當選新一任WADA主席和副主席。

2019年12月9日,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執行委員會在瑞士洛桑舉行會議,通過了“對俄羅斯禁賽四年”的提案。意味著俄羅斯未來四年來將不得參加包括奧運會在內的國際重大賽事,也不得申辦和舉辦國際重大賽事。2020年2月28日,世界反興奮劑機構起訴孫楊和國際泳聯案宣判,孫楊被禁賽8年,當日起生效。

歷史沿革


1999年11月10日,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在瑞士洛桑成立。
2000年1月,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在洛桑舉行了首次正式會議。
2000年1月13日,舉行了首次基金會會議。
2000年2月18日,中國成為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理事國。
2000年3月22日,舉行了首屆基金會全體會議。
2015年,WADA在首次全球反興奮劑大會後開始著手制定《反興奮劑教育國際標準》。
2018年10月24日,第二屆全球反興奮劑教育大會在北京懷柔召開。
2019年11月7日,世界反興奮劑大會在波蘭卡托維茲舉行。

主要職責


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審定和調整違禁藥物的名單,確定葯檢實驗室,以及從事反興奮劑的研究、教育和預防工作。

主要領導


主席:維托爾德·班卡
副主席:楊揚

組織機構


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理事會由10至35名成員組成,理事會成員任期為3年,可連任兩次。

機構成就


世界反興奮劑機構
世界反興奮劑機構
截止至2012年7月19日之前全世界範圍內所進行的71649個興奮劑測試中,已有107名運動員被發現違禁並受到嚴懲。
2016年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公布了更多田徑界興奮劑醜聞的調查結果,指國際田聯前主席、現任國際奧委會委員迪亞克(LamineDiack)涉及有組織合謀及貪污,包括在2020年奧運主辦城市選舉中,涉嫌接受日方賄賂而投票給東京。國際奧委會已向WADA索取報告,調查是否確有其事。
2016年4月22日,世界反興奮劑機構暫停北京興奮劑檢測實驗室的資格。
2016年8月15日,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致函北京興奮劑檢測實驗室,認可其已完成技術整改並達到評審要求,決定立即恢復實驗室認證資格。
2019年11月7日,在波蘭卡托維茲舉行的世界反興奮劑大會上,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基金會董事會審議並通過了新修訂版的《世界反興奮劑條例》,新條例結合了體育、社會、醫學和科技領域近年來的發展變化做出修訂,並將從2021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此外,WADA執委會審議並通過了七項修訂和新增的國際標準,包括簽約方合規國際標準、實驗室國際標準、禁藥清單國際標準、隱私與個人信息保護的國際標準、檢測和調查國際標準、治療用藥豁免國際標準以及新增加的教育國際標準和檢測結果管理國際標準。其中,除了檢測和調查國際標準將於2020年3月1日生效之外,其餘六項國際標準將於2021年1月1日生效。

禁賽提案


2019年11月25日,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稱,由於在檢查中發現“莫斯科反興奮劑實驗室的數據‘既不完整、也不完全可靠’”,因此提議在國際重大賽事上對俄羅斯禁賽4年。2019年12月,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執委會一致通過了合規審查委員會有關認定俄反興奮劑機構不合規的建議,禁止俄羅斯在未來4年參加大型國際賽事,包括奧運會和世錦賽。
2020年4月24日,對於中國游泳明星孫楊入選中國游泳隊東京奧運會的最新名單這一事件,明顯違反孫楊為期八年的禁賽令。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orldAnti-DopingAgency)要求得到合理解釋。
2020年12月17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宣布,認定俄羅斯反興奮劑機構違規,並對俄羅斯反興奮劑中心處以為期兩年的一系列處罰,期間俄羅斯將不能以國家名義參加大賽,包括東京奧運會、卡達世界盃及各項目世界錦標賽等重大國際體育賽事。
2019年,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執行委員會就做出決定,認定俄羅斯反興奮劑機構存在違規,禁止俄羅斯運動員在未來四年參加大型國際賽事,包括奧運會和殘奧會。
2020年12月23日,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對“瑞士最高法庭已撤銷八年禁賽裁決”一事發表聲明,稱已得知瑞士聯邦法院支持孫楊對CAS判決的改判請求,會積極採取行動,在案件回到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后,繼續陳述其立場。

檢查


2021年5月22日,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主席班卡21日在記者會上透露,將在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上試用干血點(DBS)檢測。該檢測從指尖和手臂採集的少量血液,就能進行分析,有助於更簡便地采血和保管血樣並降低成本,WADA力爭在明年的北京冬季奧運會和殘奧會上正式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