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喪
漢語詞語
匿喪,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nì sānɡ,意思是對外隱瞞或另擇時日。出自《舊唐書·劉玄佐傳》。
匿喪
nì sānɡ
ns
舊時官員祖父母﹑父母死,不呈報,不服喪,對外隱瞞或另擇時日,謂之匿喪。
《舊唐書·劉玄佐傳》:“將佐初 匿喪,稱疾俟代,帝亦為隱,數日乃發喪。”
《清會典事例·吏部·為本生父母繼母及庶祖母治喪》:“如有 匿喪不報者,照 匿喪例革職。”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一回:平時本來要好,受他的好處已經不少,如今臨走忽然又送這些貴重東西,未免令人局促不安。莫不是外面傳說他甚麼匿喪那話是真的?果然是真的,倒可趁此又敲他一個竹杠了。